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社科

人文社科 第61页

  • 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主题教育活动研究

        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主题教育活动工作是一项相对复杂的工作。作为高校教师,要从主观上意识到思想政治的重要性,切实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做好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全面提升高校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主题教育活动的重要...

    sansa2025人文社科
  • 在通识教育中培养学生交际能力的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4)09-0244-01  20世纪以来,世界各国的大学都先后推出了以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的通识教育,使个人能力同社会发展需要紧密结合。而交际能力作...

    sansa2025人文社科
  • 浅析高职院校学生骨干队伍的培养

        高校学生骨干队伍是高校教育管理工作中的中坚力量,是学生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组织者、管理者和实施者,也是传递师生信息、沟通师生感情的桥梁和纽带。如何打造一支作风正、素质高、业务精、师生满意的学生骨干队伍,充分发挥学生骨干队伍在学...

    sansa2025人文社科
  • 高校大学生人格塑造的途径探索

        当前我国处于社会转型期,高校人格教育在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都存在不足之处,主要表现为传统人格培养实效、现代人格培养失范、理想人格培养失落,加上学习、就业、人际交往等方面的压力和困惑,部分学生人格和心理存在缺陷和不足,塑造和培养大学生健康人格已...

    sansa2025人文社科
  • 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创业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近年来,大学生毕业后出现了就业难的现象,应届毕业生面对的不仅是本届毕业生的竞争压力,还有上届乃至上上届未就业前辈的竞争压力,除非你足够优秀,否则很难在社会上站稳脚。因此,创业成为很多毕业大学生的不二选择。但是如今,创业这条路并不好走,需要创...

    sansa2025人文社科
  • 刍议高校辅导员对大学生的抗挫折教育

        近年来,有关大学生因心理问题而自杀的相关报道通过各种媒体频频出现在大众的视野中。据相关调查显示,导致大学生自杀或他杀等极端心理事件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目前大学生自身抗挫折能力差和抗挫折教育的缺失。因此,加强大学生抗挫折教育迫在眉睫。高校辅...

    sansa2025人文社科
  • 浅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

        课堂教学效率的体现,不在于教师教了多少,而在于学生学到了多少。而学生学到了多少取决于他们对课堂教学的参与热情、主动性,在于积极的思维过程。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只有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充分思维,教师的努力才能取得效果,也才能真正实现课堂教学...

    sansa2025人文社科
  • 医学生“隐性逃课”现象的调查分析

        1“隐性逃课”含义及其特点  “隐性逃课”是指学生按时上课,但实质则“形在而神不在”,[1]思维却没有在课堂上,而是在做着与课堂内容无关的事。“隐性逃课”最明显的特点是普遍性,几乎每一个大学生都曾出现过此现象。[2]另一特点是隐蔽...

    sansa2025人文社科
  • 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养成教育研究

        思想政治素质是人的素质中的根本素质,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灵魂,是大学生素质的诸多构成要素中居于核心和本质地位的要素。对青年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素质方面的养成教育,使他们自觉接受思想政治知识的学习,全面提升青年综合素质,做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可...

    sansa2025人文社科
  • 激情与理性间徘徊——对当代大学生消费行为与消费心理的社会学解读

      内容摘要:  大学生的消费是社会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在现代社会的消费观念、生活方式、流行时尚的影响下,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往往产生彼此间的相互影响,并形成特有的群体消费心理特征。本文试图通过对当代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和消费心理的分析,提出与之相适...

    sansa2025人文社科
<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