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教育师范

教育师范 第115页

  • 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主体类型分析与价值导向研究

        1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主体分类  伴随着知识水平的提高,青年学生的参与意识和表达愿望不断被激发。纪念日和节日、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校内相关利益的诉求等事件极易成为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契机,并通过当下流行的微信、微博等社交网络...

    sansa2025教育师范
  • 试论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大众传媒的影响

        一、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大众传媒的影响  1、积极影响  1.1思想政治教育更具时效性。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教师可以巧妙利用多样化的大众传媒手段,比如,电脑、BBS、MSN,及时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传递给学生,马列主义、社...

    sansa2025教育师范
  • 农村中学学生科学素养教育研究

        科学素养的概念出现于20世纪50年代,美国著名教育家、化学家,哈佛大学校长科南特(ConantJ.)在1952年首次使用该词。最初将科学素养的概念用于基础教育领域的是美国著名教育家、斯坦福大学教授赫德(HurdP.),他在1958年使用...

    sansa2025教育师范
  • 浅谈生物教学中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

        新课程理念倡导探究性学习,通过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变被动为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精神,并通过多种形式的探究活动,培养获取知识的能力,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与方法,主动的搜集和分析各种信息,善于与他人交流与合作,对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

    sansa2025教育师范
  • 探析培养小学生数学应用题解题能力之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7-087-01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中真正理解和掌...

    sansa2025教育师范
  • 新媒体视域下高校学生党员组织生活现状和提升

        本文系2015年浙江省教育厅思政课题“新媒体视域下大学生党员组织生活现状及提升研究”(项目号Y201533546)的研究成果  党员组织生活建设是基层党组织加强党内民主监督、增强组织观念、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有效途径,也是对高校学生...

    sansa2025教育师范
  • 试论“中国梦”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途径

        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首次对“中国梦”的含义进行了阐述。他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中国梦”提法亲切,易于理解传播,将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梦...

    sansa2025教育师范
  • 论当前社会背景下高校学生干部的定位

        一、学生干部在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一)学生干部是高等教育的探索者  学生干部于高等教育的发展历史而言是探索者。李大钊有言:“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

    sansa2025教育师范
  • 浅议小学音乐教育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与培养

        素质教育中音乐是重要的组成,音乐可以陶冶小学生美的情操与趣味,形成对美、善的追求心理,在提升小学生艺术素养的同时,加速小学生全面的发展。而小学音乐教育在当前存在教学观念落后,教师素质不足,忽视小学生音乐教学的主体性,小学音乐教学氛围单调和枯...

    sansa2025教育师范
  • 刍议当代大学生的宪法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528(2010)09-0043-04  宪法教育就是宪法知识和宪政精神的教化和传承过程。教育者通过宪法教育向受教育者传播统治阶级对于国家和社会生活进行民主管理的愿望...

    sansa2025教育师范
<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