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社科 > 正文

基于学生社会能力培养一体化的高职经管类专业课程优化研究

sansa2025

  基于学生社会能力培养一体化的高职经管类专业课程优化研究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09-000-02

  知识经济和全球化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要想取得较大的市场竞争优势,必须依托人才素质优势。这样,高职学生仅凭学业成绩优异恐难适应社会发展。一个人要想获得事业成功,除了专业知识与技能,还应有为人处事的社会能力。因此,培养经管类专业学生社会能力非常关键,而日常课程教育又是学生学习的核心,责不旁贷。积极优化基于经管类专业学生社会能力培养一体化的高职经管类专业课程,对于推动高职经管类专业学生社会能力培养,显得十分重要。

  一、构建专业教学和社会能力培养一体化课程必要性

  (一)树立综合职业能力本位的课程意识,有效衔接专业能力与社会能力的培养

  以往的课程体系,仅仅是根据教学大纲和计划制定,部分高职院校,办学历史不长,甚至是照搬其他本科院校的课程体系,这样就无法适应教育改革的需要和趋势。高职院校,要培养学生较强的社会能力,就应该突破过去的学科体系框架,树立综合职业能力本位的课程意识,实现专业教学与社会能力培养一体化课程的构建。也就是说,高职院校在构建课程体系,不仅要培养经管学生的专业能力,尤其是加强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应用,同时要培养社会以及用人单位所需要的创新能力、团队合作精神、自控能以及自我发展能力等。整个经管专业的课程体系,要始终站在培养人才的角度,树立综合职业能力本文的课程意识,将培养学生的社会能力渗透到每一门的专业课程中。例如,《现代企业管理基础》,不仅要求学生掌握扎实的管理学知识,还要求学生提升沟通能力、组织能力等。

  (二)构建专业和社会能力一体化课程,有助于高职院校的发展

  作为高职院校,要发展,就要有比较清晰的定位,在当今竞争激烈的社会,学校与学校之间的竞争是专业特色和人才培养的竞争,要提升自己的实力,仅仅依靠过去的教学模式是无法实现的。因此作为高职院校,可以采用工学结合、学做合作的方式,利用现实完整的产品(服务)、活动项目和过程为以真实的系列产品(服务)的开发过程建设课程,为学校经管类专业学生能够在实际的工作情境中和职业环境中去提升自我,学习将来必备的专业知识应用能力及社会职业素养,进一步强化自身的职业道德修养,培养团队合作精神,提升沟通组织能力,为将来的在职场上竞争打下扎实的基础。总之将真实、完整的活动项目开展过程为驱动构建课程,为培养学生的社会能力搭建了强大的平台,为学生的自身发展提供了较广阔的舞台,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进一步改进和完善高职院校的专业课程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有助于其长期的发展。

  二、开发专业教学与社会能力培养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方案

  (一)以人才培养方案优化来促进高职院校综合职业能力本位的课程体系建设

  作为经管专业,是一个招生和就业都比较傲热门的专业,尤其是近些年来就业的竞争非常激烈,因此要达到学校经管类专业大学生社会能力的培养目标,就要在加大力度完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例如会计专业、金融专业、物流专业、营销专业、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等人才培养方案。另外,高职院校在制定培养方案的时候,不能仅仅停留在专业能力的培养思路上,更要将学生社会能力的培养计划列入到人才培养方案里面,总的来说专业的培养目标就包括专业能力和与社会能力的培养。高职院校在构建综合职业能力本位的课程体系,利用整体――基础――渗透等策略去加强专业学生社会能力的培养。另外,从专业能力的角度划分,课程体系可以由“基础理论知识模块”“专业水平模块”以及“社会能力模块”等组成,进一步完善和充实经管专业的课程体系内容。例如营销专业的培养方案,就包括营销基础知识、沟通能力的培养、推销能力的加强。

  (二)借助真实的产品(服务)驱动专业能力模块课程开发以融合专业课程与社会能力

  作为高职院校,应该参与到企业的市场调查中,从选择商品或服务开始,深入认识经管专业的行业背景与人才需求等信息,例如财会专业要了解现在企业各个管理环节涉及的财会知识,以及相关企业的运营里路程及职位相关特点。高职院校,要进一步解职业岗位资格标准,包括对技能证书的要求,例如金融专业,是否需要银行从业资格证、证券从业资格证,营销专业哪些岗位需要营销员、助理营销师等技能证书等。接下来,是要明确各个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与就业岗位群,明确驱动专业的专业能力模块课程,经管专业教研组要加强沟通和交流,根据系列产品设计与制作环节,开设专业能力模块的关键课程。同时要认真研究产品每一道工序要具备的技能,将这些技能性的具体要求列入到学校人才培养方案中,构建适合岗位群。总的来说,要根据这逻辑统筹每门专业核心课程,原则上每道工序都有对应的课程,借助依据核心课程所需要融入的基础知识,开始设置每门专业基础课程,例如金融专业的《金融市场学》,进而要实现专业能力模块课程的设置。在这个课程设置的整个过程中,有助于让大一的学生就有明确的学习目标,树立自己的方向,由于其制定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了解自己将来想立足的行业,自己感兴趣的产品和服务行业等。

  三、建立专业教学与社会能力培养一体化的课程标准

  (一)构建专业能力、基础能力课程的“大案例”课程标准

  前面提到,经管专业的一体化课程,涵盖了专业教学与社会能力的课程体系,这个课程体系的由三大课程模块构成,其中就有专业能力、基础技能以及社会能力等。一般来说,高职院校的专业能力和基础能力的相关课程在整个教学管理中处于十分关键的作用,将会以“第一课堂”的身份开展,“大案例”将是这个课程标准的驱动力,融入社会能力培养,构建科学、合理的“一体化”课程标准,另外要鼓励各专业的学生大胆参与其中,学习相关从业人员应该具备的精神和能力,提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此处的“大案例”通常被称为“大任务”,一般是指在日常的专业课程体系中设置的完善的工作项目。在现实的教学中,大案例应该遵循“一案到底”的原则,高职院校经管专业要优化课程体系,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加强对课程内容的重新整合,实现相关的大案例。   高职院校的经管专业,应该保证每一门课程拥有10个左右的大案例,对于案例库要实现动态管理,尤其是像会计专业、等,每年的会计法都有所更新,教师要对相关的内容进行完善。同时要时刻把握当年的经济最新形势,更新会计专业的相关案例,作为培养会计专业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资源。

  在构建课程标准的时候,首先应该先从大案例的选取出发,同时要将课程案例模块进行细分,接着要对实践任务、支撑任务的相关理论进行分析。另外,要认真安排好每个课程案例的考核方式、评分标准等,为构建课程标准提供操作依据。

  (二)以竞赛活动为驱动,构建基础能力课程模块

  随着教育的改革,素质的教育要求培养人才不能仅仅依靠课堂教学,还要有相应的课外教学进行辅助。尤其是经管类专业,就业非常激烈,更应该丰富课外活动,为学生提供锻炼自我的平台。因此,高职院校要以课外活动作为驱动,例如增加“点钞比赛”“做账比赛”“股票模拟比赛”“营销比赛等”,还可以组织文艺表演等活动,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有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作为教师,可以针对各门专业课程的特征,设计适合的活动或者比赛让学生在活动中提升自己的基础能力,增强实践能力。

  (三)以社会实践活动为驱动,构建社会能力课程模块

  要提升学生社会能力,除了要改进日常的教学,提升教学质量和水平,还要以社会实践活动为驱动,构建社会能力课程模块。例如,教师可以将学生带到企业上实训课程,比如《金融市场》等课程,可以组织学生到证券公司进行交流和学习,甚至让学生在寒暑假到企业进行实践,例如营销专业,可以到相关的商店进行销售。对于这些社会实践课程,要设置相关的学分要求、考核方式等。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增强竞争的筹码。作为学校,还可以组织社会调研、志愿者、红色旅游以及“三下乡”等活动,为学生真正进入社会提供途径,为锻炼学生自我的综合能力提供舞台。

  总的来说,培养学生社会能力,是高职院校一项重要的工作,也是长期发展的必要课题。要完善高职经管类专业课程,就要构建专业能力、基础能力课程的“大案例”课程标准。以竞赛活动为驱动,构建基础能力课程模块,以社会实践活动为驱动,构建社会能力课程模块。

  基于学生社会能力培养一体化的高职经管类专业课程优化研究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学生智力差异研究及与英语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2-012-001 一、存在的问题 在多年的英语教学工作中,老师们碰到了一些难题。难题之最是学生的两极分化现象。刚开始学英语时,学生学...

    sansa2025人文社科
  • 上海市某高职校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学生职业素质认知差异测评

    学校职业素质教育在学生职业素质开发和提升过程中肩负着重要责任。教育部在进入本世纪初的《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指出:“学生应在具备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门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具有...

    sansa2025人文社科
  • 从《课程标准》看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的培养

    赵亚夫先生说:“历史教育是有关人性的教育――自由精神;它关乎国民性的改造――理性批判;它是有关人类文明及民族的演进认识――反省意识;它关乎国民社会态度的养成――社会行动。”历史学科作为人文学科的核心课程之一,充满着生动丰富的深远博大的人文资...

    sansa2025人文社科
  •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创造力是指人在某种动力的推动下,从事创新活动的能力。虽然创造力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一种能力,但并不是每个人的创造力都一样,其高低也与后天培养有关。现代社会是创新社会,社会的发展迫切需要创造性人才,所以学校教育应以培养创造性人才为目标,而语文学科...

    sansa2025人文社科
  • 音乐专业大学生如何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在新形势下,综合院校音乐专业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育人工程,它贯穿着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并渗透到教学、实践过程的各个方面,最终使学生所蕴含的创造潜能得以开发。 如何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这...

    sansa2025人文社科
  • 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学工作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3-0051-03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学工作的重要性分析 1.完善自我,加强德育教育和思想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

    sansa2025人文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