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社科 > 正文

高职学生校园生活与思想状况调查及对策研究

sansa2025

  高职学生校园生活与思想状况调查及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6.01.090

  The Research and Countermeasure of Higher Vocational

  Students' Campus life and Thought Condition

  PENG Saihong, FAN Yingping, ZHU Zhiming

  (Changsha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Changsha, Hu'nan 410217)

  Abstract This research focuses on college freshman and sophomore students from four aspects to investigation and study in family situation, physical and psychological conditions, the campus life and ideal faith.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higher vocational students' academic pressure and emotional pressure is larger, with a lot of difficulties in campus life satisfaction, thought condition, difficult for help, and then put forward the relevant countermeasures to continuously strengthen the effectiveness of our college ideological education.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students; campus life; thought condition; countermeasures

  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在校生为781 万人,占全国高校在校生总数的53%,其规模已占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家长、学生对高职院校的需求与期望越来越高。社会发展、企业需求,也对职业学校“内涵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高职学院应遵循“以人为本”育人原则,深入研究高职院校学生家庭、身心、学习状况,了解学生校园生活的诉求,化解学生成长的困扰,优化学生学习、生活、活动、实习实训环境,提高学生校园生活满意度,促进高技能复合型人才的成长与发展。本研究着重对我院2013级、2014级学生在家庭状况、身心状态、校园生活、理想信念等四个方面展开调查研究,从而不断增强我院大学生思想教育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次调查对象为我院在校学生,大一、大二、大三三个年级在校学生。本次研究总共回收问卷2340份,有效问卷2264份,有效率为96.75%。包括男生1240名,占 54.77 %,女生1013名,占 44.74%,各系有效测评人数机械系309人,建艺系830人,经贸系724人,汽车系272人,人信系129人。

  1.2 调查工具

  本次调查采用自编问卷,共25个题目(24个客观题,1个主观题)。主要从家庭状况、身心状态、校园生活、理想信念等四个方面展开调查研究。

  1.3 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处理,差异性显著为p<0.05。

  2 结果

  2.1 高职生家庭、经济的调查

  独生子女占37.5%,单亲(无父母)占6.2%,经济困难学生占49.8%。

  2.2 高职生身心状况调查

  见表1,目前,学习压力和情绪压力是高职学生面临的主要压力;相当一部分学生曾遭受过重大创伤(如亲人离世、重大挫折等),同时高职学生睡眠障碍占6.7%。

  2.3 高职生校园生活调查

  见表2,目前,超过一半的学生存在学习障碍,其中文化基础差占22.6%,感到专业难度大占18%,文化与专业都感到困难的占12.8%,男生有25.0%文化基础差,女生有20.5%觉得专业难度大。无生活目标的占10.8%。课余时间主要用来上网娱乐,较少安排学习、培养业余爱好等自我素质提升等活动,校园活动参与度不高,但对文体活动类、实践类活动较感兴趣。对校园设施、食堂就餐等校园环境满意度低;一半以上的学生希望通过社会兼职来获取经济支援,社会实践欲求强烈。

  2.4 高职生思想调查

  由表3、表4、表5得知有22.2%的学生认为人格高尚是人生最重要的,30.9%的学生崇尚生活舒适与人格高尚,有28.5%重视人际关系,21.9%认为渊博知识是成功的重要条件,75.1%学生关注时事,10.6%对社会现实有不满。

  2.5 大学生思想动态差异表现

  2.5.1 大学生思想动态性别差异(表6)

  注:睡眠障碍、学习障碍项目得分范围为1~5分;社会关注项目得分范围为1~3分;p<0.01表示统计上达到了差异显著性。

  由表7得知,在困难求助方面,倾向于求助朋友的占54.5%,尤其是男性更倾向于选择求助于自己的朋友(660人,53%),女性倾向于选择向辅导员(574人,56.5%)(统计差异显著性为p<0.05)。   2.5.2 大学生思想动态系部差异(表8)

  3 分析

  高职学生中家庭经济困难的较多、遭受创伤事件的学生较多;在学习、情绪方面压力比较大,身心健康状况不容乐观。高职学生很看重人际关系,因同伴在支持系统中具有自然、便捷等特点,学生54.5%困难时会求助朋友,37.7%求助于辅导员,凸显出朋辈关怀的重要,以及辅导员对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作用。高职学生思想状况大致稳定,表现为主流价值观正确、关注社会热点和时事,社会实践欲求强烈等,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良现象,主要表现为理想信念不坚定,对社会现状不满,缺乏人生目标,对未来专业发展前景不够乐观。究其原因:

  (1)复杂的社会环境以及自身发展的不成熟,较易受到社会不良现象的影响。如,互联网的普及和新媒体的大量涌现,给他们带来了无限的诱惑。求知欲强但辨别力弱、崇尚科学但欠缺辩证思维的大学生面临一系列负面影响,从而产生思想波动,对社会表现出不满情绪。

  (2)高职生处于青年中期,生理接近成熟,但心理尚未成熟,所面临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促使心理日益成熟,成长为一个心理健康的成年人。处于成熟的关键期,并真正开始认识自己。一方面在自我成长中面临较多困扰与调整,另一方面开始探究自己在社会中所处的角色及所担负的社会责任,为实现社会成熟而付出努力。

  (3)高职生文化基础薄弱,学习不够自信,学习能力较低与较难的专业内容之间存在明显的不适应;学校开设的专业与社会、市场需求不适应,课程目标未能体现学生、社会以及学生职业发展的需要,教师上课方式陈旧等导致学生专业兴趣不浓、专业学习效果不理想。

  (4)我院高职生大多数来自农村,经济条件有限,这可能造成高职生面临较大的经济压力,由此产生较强的社会实践诉求;另一方面即将步入社会的憧憬与担忧交织的状况,强化了高职生对社会实践的诉求。

  4 对策

  (1)优化校园环境,提高学生校园生活满意度。对学校的满意度直接关系到学生对学校的归宿感、认同感与自豪感,是学生学校适应良好的体现,也是学生校园生活状况的表征。高职学院应不断地优化、美化校园环境,提升环境育人功能,提高为学生成长服务的意识。舒适、齐全、便捷的学习、生活场所,不仅给学校教育教学、学生业余活动提高基本的物质基础,还能学生带来生活、活动的愉悦与满意,促进学生文明习惯的养成与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的形成。

  (2)加强学习指导,提高学生学习的满意度与成就感。加强学习指导,学习规划,引导学生了解自己的专业背景、社会地位、人才培养模式、课程设置、本专业现状、发展前景及社会对本专业人才的需求;加强职业规划指导,帮助稳定专业思想,合理规划大学生活;同时,不断加强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

  (3)注重关怀与帮困,搭建勤工俭学平台。目前,高职院都建立了“奖、助、贷、免、补、勤”六位一体的资助体系,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有申请国家助学贷款,困难补助,品学兼优的学生还可获得各类奖学金与助学金。但更多的经济困难学生想通过校内外勤工俭学的渠道,来解决学费与生活费的问题,不仅能感受到通过自己劳动获得报酬带来的自信与成就感,而且能在实践中促进专业技能和社会服务能力的提高。高职学院应在为学生搭建校内外勤工俭学平台方面做更多探索与引导,减轻学生因经济,因校外兼职带来的冲突与压力。

  (4)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性研究,依据学生成长的需要,切实提供全面辅导,促进学生成长、成才。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性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在社会转型期,青年学生价值多元性,摆脱思想政治教育定位的“高、大、空”,结合学生思想实际与时代特点,提高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学生管理工作部门应整合高职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提升的内容,建立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平台,大力推动系部开展成长辅导室建设,促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重心下移,端口前移;辅导员要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专业化、职业化水平,真正成为学生成长的导师,能为学生的思想道德提升、生活适应、学业与职业发展、危机应对等方面做科学辅导,促进学生由迷茫到积极,由普通到优秀;要加大心理健康教育宣传力度,着重帮助学生树立“三正”意识;加强学生朋辈队伍的培养,着重提高学生会干部、心理成长部(心理委员、寝室信息员)等优秀学生的助人意识,树立学生榜样,传递正能量,增强同伴关怀与人际和谐。

  基金项目:长沙职业技术学院教研教改课题:《职业院校学生积极学习心理培育研究――以我院工科学生为例》(CZJG 15C07),前期调研报告.

  高职学生校园生活与思想状况调查及对策研究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学生智力差异研究及与英语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2-012-001 一、存在的问题 在多年的英语教学工作中,老师们碰到了一些难题。难题之最是学生的两极分化现象。刚开始学英语时,学生学...

    sansa2025人文社科
  • 上海市某高职校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学生职业素质认知差异测评

    学校职业素质教育在学生职业素质开发和提升过程中肩负着重要责任。教育部在进入本世纪初的《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指出:“学生应在具备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门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具有...

    sansa2025人文社科
  • 从《课程标准》看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的培养

    赵亚夫先生说:“历史教育是有关人性的教育――自由精神;它关乎国民性的改造――理性批判;它是有关人类文明及民族的演进认识――反省意识;它关乎国民社会态度的养成――社会行动。”历史学科作为人文学科的核心课程之一,充满着生动丰富的深远博大的人文资...

    sansa2025人文社科
  •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创造力是指人在某种动力的推动下,从事创新活动的能力。虽然创造力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一种能力,但并不是每个人的创造力都一样,其高低也与后天培养有关。现代社会是创新社会,社会的发展迫切需要创造性人才,所以学校教育应以培养创造性人才为目标,而语文学科...

    sansa2025人文社科
  • 音乐专业大学生如何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在新形势下,综合院校音乐专业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育人工程,它贯穿着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并渗透到教学、实践过程的各个方面,最终使学生所蕴含的创造潜能得以开发。 如何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这...

    sansa2025人文社科
  • 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学工作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3-0051-03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学工作的重要性分析 1.完善自我,加强德育教育和思想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

    sansa2025人文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