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社科

人文社科 第106页

  • 浅谈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怎样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现代教育重视的是学生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培养。而这些能力与精神的培养所依赖的课堂应是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的课堂。所以,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学生是特定的认识主体和信息交换的主体。学生主体思想已被大多数教师所接受,但在实际教学实践中教师仍然习惯于...

    sansa2025人文社科
  • 大学生道德教育的挑战与对策

      [摘要]文章分析了经济全球化、市场经济和信息网络化对大学生道德教育提出的严峻挑战,并提出认真研究这些挑战,采取“改革德育内容、优化德育过程、建设德育队伍”等积极有效的对策,以期把大学生培养成为社会主义建设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关键词]道德教...

    sansa2025人文社科
  • 提升体育教师教学理念提高学生田径比赛成绩

        近年来,最明显的感觉到自己教学水平的提高到了一个瓶颈,对运动员的训练一直在抓,但成绩的提升微乎其微,常常感慨越教越不会教了,时时觉得快要江郎才尽了,为此苦恼不已。虽然知道自己的教学还存在一些问题,但对于提高和改进的方向却如重重迷雾,遮蔽了我...

    sansa2025人文社科
  • 如何在初三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一、自主学习能力的概念  学生自身充分发挥主动性和积极性而进行的自己学习新知识,巩固旧知识,构建知识体系的能力叫做自主学习能力。这种能力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学生的自我约束和独立思考问题为前提。...

    sansa2025人文社科
  • 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数学教学的过程性与创生性  1.数学教学的过程性  数学教学从性质上来看是一种师生双向互动的活动过程,数学教师引导学生实践、思考、探索、交流,并通过学生自主探索学习的过程而建立知识认知体系。因此,数学教学过程也是学生创造...

    sansa2025人文社科
  • 关于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若干思考

        暑期“三下乡”是大学生作为一个集体走近农村、服务农村的社会实践活动,也是大学生社会实践的一种普遍形式。通过一系列实践活动以提高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思想认识,同时更多的为基层群众服务。农村需要大学生去发挥聪明才智,大学生也需要到农村去接触社...

    sansa2025人文社科
  • 初中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新的课程标准强调,要发展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始终把听说放在英语教学的首位,听是基础,说是教学的关键。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我们偏重于对词汇、语法知识的讲解,强调学生阅读、写作、听力等能力的提高,忽略了学生口语能力的培养,导致很多学生口语发音不准...

    sansa2025人文社科
  • 研究生层次留学生培养、教学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策略研究

        为了实现来华留学生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教育部提出了“扩大规模,提高层次,保证质量”的十六字方针。留学生的培养工作已经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而作为研究生层次的外国留学生的培养,更是“重中之重”,面对日益增长的研究生层次留学...

    sansa2025人文社科
  • 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与教育对策探讨

        大学生是青年群体当中文化程度较高的群体,近些年,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每况日下,这对学生未来的良好发展带来了很大的阻碍。教育体制改革背景下,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创新,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就显得...

    sansa2025人文社科
  • 调查报告:大学生眼中的电子商务

      近几年,我国许多高等院校纷纷开设电子商务课程,学生反映强烈。北方交通大学是我国率先开展电子商务教学的高校之一,1992年就开设了《条码技术与电子  数据交换(EDI)》的选修课,1996年该课被列为物资管理和国际企业管理专业的  必修课...

    sansa2025人文社科
<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