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理工科类 > 正文

开展悦读助小学生语文阅读走向高效

sansa2025

  开展悦读助小学生语文阅读走向高效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6-138-02

  阅读能力的培养是未来人才的需要、阅读能力是人必备的基本素质,阅读是阅读知识的主要方式和重要途径。因此,小学语文教学,阅读教学不容忽视,如何让学生由阅读到悦读的根本性转变更是教学的重点和值得探讨的话题。

  本文以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并发行的小学语文教材为例,结合平时的语文教学实践,谈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阅读的有效教学,促使想读、会读到“乐读”到“乐读”、“悦读”的飞跃,打造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魅力课堂。

  一、兴趣导读――激发欲读

  “好之”是“乐之”的前提和基础。学生们只有想读才会向会读、乐读过渡。因此,注重导读,激发欲读是阅读的不可或缺的环节。因此,小学语文教学中,注重阅读的重要性,注重学生们兴趣的激发和培养,使学生对阅读产生兴趣,从而愉快、自觉地投入到阅读中。

  对于语文教学,利用好教材中的每一篇阅读文章而激发阅读兴趣是阅读兴趣的激发和培养的主要有利素材,利用好每一篇文章,注重阅读前导读,注重导入的方法,创设阅读的氛围为有效阅读教学推波助澜。

  如小学一年级的《怀素写字》,教学不应仅仅是字词的过关、课文的简单的背诵,对于小学一年级学生来说,培养阅读兴趣,养成阅读的习惯比背诵一篇文章意义更深远。对于这一课,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少时的怀素在练字的图片,提出一定的问题,引导孩子们仔细看图,并思考和交流老师提出的问题。如仔细观察图片,图片上的人在做什么?你能猜出他是什么时候的人吗?从哪儿可以看出来?你们知道他是谁吗?

  一系列的问题的提出,给学生们看图、想图、思图、解图的空间,给他们发表自己观点的平台,在注重阅读兴趣的激发的同时,也培养了孩子们观察、猜测的能力,也发展了语言表达能力。

  在孩子们激烈争论、热烈探讨之后,教师巧妙引出课题:他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怀素”,他是唐代的书法家,他的《千字文》、《二十四章经》流传至今。那么,他是怎样成为书法家的,他又是怎样成才的?今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来学习今天的课文――《怀素写字》。这样,寥寥数语,犹如一块磁铁,深深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把学生引入到课文的阅读教学中。

  二、学生为主――培养会读

  教师应坚持“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的理念树立学生主人公的地位,创设学习情境和问题情境,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以培养孩子们阅读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从而实现由“想读”到“会读”的跨越。

  如学习《赠汪伦》时,先用一个汪伦和李白结交的过程的故事,而吸引学生的兴趣,再根据提供的故事内容而设计两个抢答题:(1)汪伦是一个_____、_____的人。(2)_____把_______送给了________。故事的引用,问题的提出,无不与《赠汪伦》密切相关。使学生了解了李白和汪伦的关系,有助于了解这首诗歌的意境。

  在阅读过程中,对于古诗文的教学,多数教师沿袭“范读――带读――讲解――自由读――背诵”的“五点一线”教学,这种教学显然与新课改理念相悖,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探究活动的开展,制约了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和提升。开方式多样化的自主阅读可以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和提高阅读能力为宗旨是新课标的总体要求。

  如提出自读任务:结合文题和课文注释,思考这首诗歌是谁写给谁的?写这首诗歌的目的是什么?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怀?根据提示,把四句诗歌整体上连贯起来,说说诗歌的大意,并提出在阅读过程中不懂或者有不同看法的问题。这些任务,把阅读的主动权教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

  再提出问题,假如你是汪伦,你会唱着什么歌儿送李白?这个问题可以以小组讨论、自由交流的形式开展,以培养学生从小养成合作的意识。

  三、拓展阅读――增加阅读量

  仍然以《赠汪伦》为例,在学生看图、讨论、探究、讨论的基础上,开展阅读拓展活动:想一想学过的、或者自己读过的诗文中,还有哪些是写朋友依依惜别的情怀的。你能说出他们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吗?这个问题,使学生的学习不拘泥于课本所学,也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同时,教师的阅读素材的提供和必要补充,可以避免学生的因阅读窄而对这个问题束手无策的窘况。如高适的《别董大》、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提示学生如何比较诗歌的不同,可以从语境上、诗意上等进行探讨,如李白用目光送孟浩然,而高适用语言别董大,再进一步体会诗歌中的朋友的依依惜别的深情。再引导学生分析《赠汪伦》等诗歌中,赠别诗中有主客之分,那么《赠汪伦》中主客各是谁?主客之间相互送别的方式有什么不同?(李白以诗相送,汪伦以踏歌而别)。这样,通过引导学生学会欣赏诗歌,拓展学生的阅读空间,

  四、悦读――阅读的最高境界,实现“乐读”

  有人将阅读比作作家手中的“笔”。如不注意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不培养自觉阅读、专注于阅读的习惯,阅读将会毫无效果。

  1、培养学生专注于阅读的习惯,不能一心二用,甚至一心多用。

  2、培养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对于不懂的问题应敢于提出来,养成质疑的习惯,并养成和同学交流、探讨,向老师请教的习惯,阅读不能囫囵吞枣,不是走马观花,以达到真正阅读、深刻阅读之本。

  3、引导学生养成阅读时,善于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和作者产生心灵的共鸣。

  4、指导学生在阅读中养成记笔记的好习惯,笔记包括难点、疑点,摘抄优美的字词和喜欢的句子和段落,为写作积累写作素材,为写作做铺垫,解决写作时的“无米之炊”的难题。

  这些阅读习惯的养成,利于学生阅读更有效、阅读更省时省力、阅读更有目的性和方法性,有利于学生爱上阅读,实现“悦读”的转变。

  小学语文语文学习的起始阶段,也是阅读习惯养成的关键阶段。小学语文教学中,注重阅读方法的指导、习惯的养成、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力、丰富学生的思想内涵。总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不容忽视,教师应当好指路人,做好引导者,使学生越阅读,越悦读。

  开展悦读助小学生语文阅读走向高效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高职高专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就业观的调查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5)11-0116-01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就业制度和就业形势的变化越来越大,大学生就业越来越困难。对于高职高专临床...

    sansa2025理工科类
  • 互联网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析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7)06-0235-03 随着网络的普及和发展,互联网越来越成为大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平台,它极大地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方式、方法,促进了教育公平,学生...

    sansa2025理工科类
  • 试论人文关怀在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中的价值

    新形势下,高校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要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从大学生的实际状况出发,尊重和理解受教育者,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高校思想道德教育中渗透的人文关怀,值得各高校有关人员广泛关注和进一步的探讨。 一、人文关怀在思想道德教育中的价...

    sansa2025理工科类
  • 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研究

    目前,很多高校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都仅限于在毕业生中展开,一般是由学校的就业指导部门解读就业政策、提供招聘信息和进行求职指导等,而对于大三、大二阶段的学生,学校则没有做好职业生涯规划的渗透工作,学生对自己将要从事的工作和领域也比较茫然。...

    sansa2025理工科类
  • 川北医学院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现状调查分析

    [DOI]1013939/jcnkizgsc201630074 进行课外体育锻炼是学校课外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大学生维持健康体魄的重要渠道之一。本文通过对川北医学院大学生进行课外体育活动的调查,了解大学生喜欢的体育运动种类...

    sansa2025理工科类
  • 新时期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的探讨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3(b)-0179-02 党员发展工作是我国高校党建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高职院校党建工作发展起步较晚,在党员工作中还存在很多问题。高职...

    sansa2025理工科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