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未命名 > 正文

高校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对策探析

sansa2025

  高校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对策探析

  一、高校大学生面临的创业问题

  (一)大学生主观因素

  1、大学生创业主体激情和创业信心。创业信心是创业者对创业能力价值判断主观性决定性因素,大部分创业者尽管有创业热情,但缺乏创业信心、经验、技术等条件,导致创业计划夭折。

  2、大学生创业主体个人素质,能力不足。创业者除必备的职场技能和素质外完整的专业知识体系实践操作能力和协调管理能力外,创业过程中的适应性和心理承受能力更是不可缺少,若缺乏这些因素,创业难能成功。

  3、团队缺乏凝聚力和战斗力。基于家庭背景个人阅历都不同,大多数大学生心理承受能力较低,以自我为中心的现象较为普遍而专业所学的差异导致一个团队整体未必能够进行良好的协作,来发挥一加一大于二的最佳效益,

  (二)社会可观因素

  1、创业的体制不完善,政策不成熟。由于我国大学生自主创业人群少,国家在给予大学生创新创业的优惠政策方面,缺乏特殊照顾。

  2、缺乏基本的,物质基础作为支撑。当前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尚不成熟,创业还处于初级阶段,大学生创业缺乏足够的资本支撑。

  3、创业者对适者生存的游戏规则尚不熟悉。未谙世事的大学生不熟悉市场游戏规则,难以与经验丰富的对手竞争。

  4、中国传统教育体制的不利影响。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教育思想,禁锢了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对创业必然造成负面影响。

  二、创新创业分析

  1、重视创业教育转变教学理念。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而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更体现国家的创新能力,因此建立以创新教育为核心,实践教育为辅助,全面推进落实素质教育,为大学生创新创业夯实基础。

  2、优化创新政策构建创新模式。政府部门与教育部门应积极鼓励自主创业,构建服务平台,开展相关公益活动,优化创新政策构建创新模式。

  3、拓宽大学生创业融资渠道,提高大学生创业资金补助。拓宽大学生融资渠道,设立大学生创新创业专项基金和奖学金资金,努力解决大学生创业融资难问题。

  4、加强个人创业素质培养创新创业能力。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倡导学生自主学习,理性思考,启发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造思维;提高大学生的创业价值认同,引导学生将个人成才与社会发展结合起来;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鼓励大学生接触社会,认识并服务于社会,从而不断提高他们的创业能力。

  三、大学生创业的SWOT分析

  1.大学生自身的优势(S)。大学生是知识层次较高,是一个知识和智力都相对密集的群体,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最大的优势是知识资源, 年轻有活力,勇于拼搏。

  2.大学生创业的劣势(W)。缺乏经验和创业资金是大学生创业最大劣势。除此之外大学生眼高手低,好高骛远, 喜欢纸上谈兵,创业设想大而无当,对市场预测过于乐观;急于求成、缺乏市场意识,心理承受能力差,遇到挫折易于放弃等等这也是大学生初创业的劣势。

  3.大学生创业的机遇(O)。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以创业带动就业,这是大学生创业的最好机遇,当前工商、税务、卫生等部门对应届大学生创业实行了多项优惠政策,免息的小额贷款等等。

  4.大学生创业面临的威胁(T)。面对日益竞争激烈人才市场,人才需求趋向饱和,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加之市场机制还不完善,国家宏观调控存在触及不到的地方,市场秩序混乱,这对于刚走出校门还没有太多社会经验的大学生来说是最大的创业威胁。同时个人身体健康隐患、家庭不稳定因素、糟糕的财务状况及还款压力等等都是潜在的威胁。

  (一)大学生创业SWOT战略决策

  SWOT分析为当代大学创业提供了四种战略,即S―O战略、W―O战略、S―T战略和W―T战略。

  1.发挥优势,利用机会(S―O战略)。充分发挥自身知识丰富、专业强、悟性高,易接受新事物的优势,利用好国家政策大好机遇,选择投资较少、专业对口的项目着手创业,从而带动就业、为当地创造更多的价值、实现自我价值。

  2.利用机会,克服劣势(W―0战略)。清醒认识到自己的劣势,认真分析市场的需求情况,根据自己所学的专业克服劣势,利用国家的有利政策,选择在对自己有利的行业进行自主创业,或者先进入对口的企业中进一步的锻炼自己、完善自我,增长经验和知识,为下一步的创业做好扎实的准备。

  3.利用优势,挑战威胁(S―T战略)。深入分析不利的环境因素,尽量回避创业威胁所带来的不利影响,同时还要敢于挑战威胁、超越自我,充分发挥知识丰富、专业性强的优势够融入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实现自己的创业梦想。

  4.克服劣势,回避威胁(W―T战略)。大学生面对自身存在着不足,同时外部创业环境也不是很理想,在最不利的创业情况下,应该“识时务者为俊杰”,大学生应克服自身的劣势和环境所带来的影响,暂时选择延迟创业,采取“先就业再创业”,在社会大熔炉中逐渐成长,积累实战经验,从而达到自我的最优规划,才能克服劣势回避威胁。

  四、总结

  创新创业是时代的潮流,而大学生又是该潮流的主力军;当代大学生应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提升自身理论知识以及实践能力,努力实现自我价值;社会各界也应加大对大学生创业的支持力度,创造良好的创业环境。

  高校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对策探析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高校大学生创业素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问题的提出 2015年10月1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北京出席首届“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并考察主题展区发表讲话着重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重要性。据教育部数据统计显示2016年我国高校毕业生预计超过...

    sansa2025经济管理
  • 高校大学生创业意识现状调查与培养途径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15-0180-02 目前全球经济依然处于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也没有完全走出国际金融危机的阴影。在经济转型中,挑战与机遇并存,我国各行各业呼唤有创业...

    sansa2025人文社科
  • 高校大学生创业意识现状调研及教育策略

    0 前言 2010年教育部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中的意见》中,提出大学生创业是落实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性国家”和“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发展战略的要求。大学生创业意识是创业行...

    sansa2025经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