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未命名 > 正文

小学数学教学培养学生逆向思维的对策探讨

sansa2025

  小学数学教学培养学生逆向思维的对策探讨

  在小学数学课程教学中,逆向思维是解答问题的关键方式,是对正向思维的有效补充,可以帮助小学生掌握牢固的数学基础知识,更好的解决数学问题。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逆向思维即为知本求源,从问题的结果出发,寻找原因,让小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数学问题,从而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培养小学生数学逆向思维的意义及存在的问题

  1.培养小学生数学逆向思维的意义

  逆向思维与正向思维相比是另外一种思维模式,属于发散思维,基本特征是从固有的思路出发,反向思索与考虑问题,这种思维方式可以反映出思维过程的突变性和间断性,是对惯性思维的克服。在小学数学课程教学中,学生一般都是运用正向思维解答问题,虽然转向逆向思维存在困难,但是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小学生来说,可以迅速并自如的转变,让他们创造性的思考与解决数学问题,加强对小学生逆向思维的培养,是提高其创造性思维的关键。

  2.培养小学生数学逆向思维存在的问题

  首先,忽视逆向思维的培养,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相对来说较为困难,因为他们的理解能力不强,部分教师为保证教学进度,在逆向思维培养方面没有花费太多的精力与时间,只是注重教学任务的完成。其次,缺乏培养逆向思维的手段,一些小学数学教师也认识到培养学生逆向思维的重要性,但是受限于他们的学习能力与数学基础,一些教学方法或模式无法得以充分应用,教师无法把握提升教学难度之后对小学生的掌握。

  二、小学数学教学培养学生逆向思维的有效对策

  1、培养学生思维还原意识

  在小学数学课程教学中,教师应从教学内容的客观规律出发,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课堂教学重点在于教学过程与知识层次,教师可以确切的将课程内容分为多个层次,在每个层次上再设计一些教学步骤,积极引导小学生逐步学习,一步一步提升他们的数学知识水平。小学数学教师应让学生在获取与运用知识的实践过程中,得出一个正确的逻辑结论,然后在根据正向思维培养他们的逆向思维,培养其还原意识。比如,在进行《数一数》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顺着数,从1、2、3……8、9、10,当他们数量掌握正向顺序与结构之后,及时引导小学生反过来数。通过这样的学习方式,小学生不仅可以对数学知识自身从“正向分析”与“逆向思维”双方向都获得深刻而全面的理解与认识,还能够在不知不觉中产生还原意识,促使其思维活跃发展。

  2、引导学生形成逆向联想

  数学知识的主要特点为符号化,而且这些符号往往比较抽象,特别是在小学数学教育活动中,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往往只关注符号自身,缺乏对其意义和知识内涵的思考与外延,所以,对于那些相反、相似、相近的数学符号认识不足,感知失真,甚至容易混淆、产生错误,将一些表示数量关系的数学名词术语同计算之间进行机械联系,无法灵活应用到具体的数学问题思考与解答中。因此,一些小学生在解答综合性数学问题时,思路不够清晰,思维方向不正确,导致他们运用惯性思维解决性质不同的问题,为尽量避免这一困境的出现,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引导学生从正反两个方面分析问题,引领他们使用逆向联想来解决两个概念在形式或意义上的差距,然后将其融会贯通,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揭示出数学问题的本质属性,小学生的思维方式被拓展。

  3、在计算中培养逆向思维

  数学知识主要以计算为主,但是计算数学比较乏味枯燥,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较为吃力,特别是部分知识难点,更是难以理解,所以,教师可以数学计算中着重培养他们的逆向思维。因此,在小学数学计算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通过创设具体的教学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巧妙引导他们运用逆向思维学习数学知识,能够有效提升教学效果。例如,在学习除法数学知识时,对于除法公式:a÷b=c,教师可以让小学生联想一些生活中的除法,诸如购买多支笔、分糖果等,通过探究、讨论发现除法规律;此时,教师应引导学生换一个角度思考,让他们运用逆向思维,反过来思考,将a、b、c之间的关系转变为乘法关系,即为a=b×c,从而真正掌握除法公式,而小学生的学习热情将会高涨,教学效果得以提升。

  4、几何教学培养逆向思维

  在小学数学课程教学中,有不少教学内容属于几何知识,虽然几何知识中涉及到不同图形,相对与计算来说来说直观形象,但是小学生是初次接触几何知识,在计算体积、面积和周长时,无论是学习习惯、文字表达,还是思维方式,对于小学生来说都较为陌生,而且他们的空间想象能力不强,理解几何知识时存在一定的难度。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可以引导学生运用逆向思维,让他们亲身经历几何知识的产生过程,不仅可以突破教学难点,还能够激发小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造能力。例如,在学习《三角形》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个练习题: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是48平方厘米,它的高为6厘米,求三角形的底边长?学生可以通过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运用逆向思维发现:底边=面积÷高×2,从而得出计算式:48÷6×2=16,以此培养小学生的逆向思维。

  三、总结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不仅是新课程教学标准的理念与要求,也是数学课程的教学需求,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应着重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让他们从逆向角度学习数学知识,从而提升其学习能力。

  小学数学教学培养学生逆向思维的对策探讨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3)01-0118-01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教学过程既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认知过程,又是学生能力的发展过程。因此教师要彻底抛弃和摆脱传统的“填鸭式...

    sansa2025未命名
  •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问题意识对促进个人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正如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加重要。但是,在剖析我国小学数学教学后发现,由于我国传统教材的影响以及应试教育模式的长期困扰等种种教学因素的影响,学生的问题意识十分淡薄,不敢提出问...

    sansa2025教育师范
  •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反思性学习能力

    孔子就学习方法曾告诫过自己的弟子:“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强调了学习与思考相结合的重要性;荷兰著名数学教育家费赖登塔尔教授指出:“反思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核心和动力。”在数学学习中,反思是一个重要的环节,通过对学习过程、操作结果以及解题...

    sansa2025人文社科
  •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的学习方法指导探究

    一、前言 在实际教学当中,有一部分的学生遇到一些实际问题,却不能和数学知识建立联系,更不能在实际当中,对数学知识进行合理的运用。因此,在教学当中,教师应该对学生进行引导,使得应用题教学方法能够最大优化,让学生能够进行问题的解决。在...

    sansa2025未命名
  •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6)07B-0068-01 一、对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的意义 在开展素质教育的大环境下,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是教学领域的核心问题,也是数学...

    sansa2025经济管理
  • 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实践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 数学本身就是由生产生活中逐渐衍生出来的,并且不断的适应、满足着社会需要,为创造更加和谐的生活发挥作用。因此,可以说生活中离不开数学,同样,数学也不应该与生活脱轨。在现代生活中,方方面面无不运用着数学知识,像计算存贷...

    sansa2025人文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