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教育师范 > 正文

提高阅读教学效果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探讨

sansa2025

  提高阅读教学效果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探讨

  中图分类号:G421;G633.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05-0045-01

  2011年福建高考语文试卷的现代文阅读,用了《中国周刊》总编助理林天宏几年前的一篇稿子。好奇心起,林天宏找来试做了一下,对照标准答案,能拿到一半左右的分数。自己的文章成了语文阅读题,自己做,然后对照标准答案,不仅拿不到高分,反而只拿到一半左右的分数,林天宏感叹自己“幸亏当年没落到出题人手上”。这听起来让人忍俊不禁,又不免有几分悲哀与叹息。林天宏的答不出,诚然有出题人过分解读文章、拔高文章题旨的因素,但在我们的语文教学特别是阅读教学中,经常出现教师辛苦一场,学生不知所云的现象。文章的阅读理解能力,是对语文学习过程中听、说、读、写能力多角度的综合考察,但在日常教学中,经常见到:课堂上,老师侃侃而谈,分析得头头是道,学生却昏昏欲睡,听得是不辨东西。

  问题出在哪里?是老师教法简单还是学生对语文阅读索然无味。语文课本精选的文章,一般而言都是经典,无论从语言文字,还是思想艺术都经过了筛选,为何学生不喜欢,且越学越茫然,细思之,笔者以为,与课堂教学中的无效行为有关。

  一、缺乏认真解读

  阅读教学,其重点是文章解读,教师对文章的解读与理解是首要的。在实际教学中,经常会发现,有些课堂看起来很热闹,实际上却是在粗浅层面耗费时间,而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认识并没有得到提升。许多教师自己对文章没有认真阅读,没有真正理解,甚至一遍也不阅读,在课堂依靠教学参考资料或优秀教案直接走捷径。作品不细读,就急于找一目了然的要点(如找文本中最感人的地方,最深刻的语句,最精彩的表达),认为这样就抓住了教学要点。古人云“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正其谓也。这样引导学生的阅读,学生总从大处着眼,粗解文意,跟着老师的思路了解文章大概,没有对文章反复阅读和理解。阅读教学,教师自己先要认真、多次阅读,有的文章甚至要看几十遍才能获得一种感觉,才能读出课文的精彩之处,然后才有可能把这种感觉转化为学生能够接受的教学处理、教学设计。学生对课文的深度阅读理解,一定是基于教师对作品的精细体会。

  二、轻视细心倾听

  在传统教学中,一直以知识为本位,以教师为中心。因而课堂教学中以教师传递为主要方式,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教师成为课堂的“独白者”、言说者,却遗忘了“倾听”的能力――以交流为前提的师生间、师生与文本(作者)、师生对自我的倾听。在新课改中,虽然提倡交流、合作、探究,但倾听仍然被许多教师忽视。表现在课堂教学中,就是教师的课堂语言组织流畅,但经常对学生缺乏倾听,对课堂中学生提出的问题及回答不能做出正面回应和评价,而是按照自己事先准备好的方案来概括,按照自己的设计和思路进行教学,忽略了学生的问题,忽视了学生的回答,教师和学生对文章理解是各行其道,教师口若悬河,学生一头雾水。再者,课堂教学时间有限,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阅读教学也讲究快节奏。在学生对课文内容还未完全熟悉,对文章语言尚未咀嚼时,教师就匆匆组织学生进入讨论――理清内容,分析思路,解读人物,归纳主题。接着,续写结尾,上台表演,课外拓展,高效率地完成了自己设计的教学任务。这种高效率忽略了对文章的倾听,忽略了阅读中最重要的体验和感受,也就剥夺了学生捕捉问题的能力和自己思考问题的机会,当他们自己面对阅读材料时,茫然不知所措就不难理解了。

  其实,真正读懂一篇文章比匆匆得出十篇文章结论更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能力。课堂上,多让学生阅读文章。或默读,全身心地投入文章中,与文章进行对话,产生真正意义上的交流、碰撞,享受阅读的滋味;或朗读,感受语言,体会节奏,领悟精神,培养性情。在倾听文章(阅读)过程中,还要倾听自我(独思)。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创设独立思考的空间,让学生的心灵在自由、宁静的空间中进行畅想,在心灵最深处进行自我的诉说,并让这种诉说发出声音,或在课堂口头表达,与老师同学共享,或流于笔端,形成文字,将理解留于纸上,这样才达到了真正的“言说”,也才是该有的对话。

  三、阅读范围狭小

  语文阅读教学,抓住教材是必需的,但不能固守教材。提高效果,必须进行适当的拓展阅读。从课内向课外,由文本到生活,都有拓展的空间。现在的语文课本,基本都配备了《语文读本》,这是对教材的很好延伸,是对教材内容的有益补充,它可以对同一题材的内容、同一作者的文章进行扩充,使学生进一步扩大阅读范围。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当给学生留下阅读的时间和空间,甚至把范围放得更大,优秀报刊中的选文,贴近生活,贴近时代,完全可以进入学生的阅读视野,这样,更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有人说,语文即生活。语文的源泉是生活,语文教学的根本是生活的体现。从生活中学语文,让语文在生活中延伸发展,用生活把教师、学生、课堂、知识连为一体,语文才能体现活力,放射光芒。因此,语文阅读教学要从文本阅读向生活“阅读”拓展,从课堂小圈子去关注生活,关注人生,关注社会,从而开阔视野,丰富思想。

  总之,适当的拓展,更能激发学生阅读兴趣;适当的延伸,更能提高学生思维能力。

  提高阅读教学效果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探讨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国际象棋对小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探讨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识码:A 国际象棋具有“智慧体操”的美称,属于当前最为流行的一种棋种。大部分的历史伟人都将国际象棋列入日常喜好中。国际象棋在各方面均具有良好的作用,对培养人的综合素养具有促进性的作用。国际象棋并不像...

    sansa2025教育师范
  • 浅议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职业规划及发展策略

    一、中职学前教育发展困境 最近几年来,我国的职业教育受到了党和国家的重视,职业教育迎来了发展的大好时机,中职学前教育专业也成为历届初中毕业女生的首选专业。目前,很多中职学校已经开设《职业生涯规划》的专业课程,为中职学生毕业之后的就...

    sansa2025教育师范
  • 高职学生学习动机影响因素及动机对策研究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高校的扩招,录取的分数线不断降低,从而导致高职生的生源质量不断下滑。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的学习态度不端正,主要表现为:上课睡觉,玩手机,迟到、旷课等,还有一些学生对学习没有任何兴趣,无论老师怎么引导,都无动于衷,...

    sansa2025教育师范
  • 高校辅导员学生工作的精细化管理模式构建

    高校辅导员最为重要的工作是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学生管理工作的优劣,将会直接影响和决定着今后能否培养出社会所需的优秀人才。在现今新时代的教育背景的变进之下,高校辅导员工作管理模式也随之出现了根本性的变化,体现了从管制化至引导化,从宽广化至精细化...

    sansa2025教育师范
  • 浅议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3-017-01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计算机技术已大范围呈现。社会的不断发展促使各行各业的计算机应用朝着更加方便、快捷的方向延伸,这就对计算机软、硬...

    sansa2025教育师范
  • 新时期我国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作者简介]周静(1980- ),女,贵州遵义人,南京工业大学校长办公室,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高校党建。(江苏 南京 211816)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

    sansa2025教育师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