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教育师范 > 正文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sansa2025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问题意识对促进个人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正如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加重要。但是,在剖析我国小学数学教学后发现,由于我国传统教材的影响以及应试教育模式的长期困扰等种种教学因素的影响,学生的问题意识十分淡薄,不敢提出问题也不敢质疑,学生在教?W过程中几乎处于一种“零问题的状态,导致学生在数学教学中无法快速提升教学效果,因而本文主要对提升小学学生在数学教学中问题意识的策略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一、锻炼学生“问题意识”的意义

  提出问题是思考的开始,也是学习的开端,问题作为思维的触发条件,同时也是探究问题中源源不断的动力。问题意识指的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最终可以解决问题,获得知识这一意识培养过程,因而问题意识对学生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锻炼学生的问题意识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思考,并在此过程中对问题进行重新定义和探究,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其次,锻炼学生的问题意识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创新性思维,使其得以不断超越自己;第三,锻炼学生的问题意识,可以使学生不迷恋于书本上的知识,培养其独立思考的能力,这对学生主动性的培养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二、小学学生“问题意识”淡薄的主要原因

  (一)传统教学观念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和家长认为“听话”就是最好的,但是埋藏在教师不让提问的现象背后的真正原因却是:第一,教师如果让学生随便提问,就会导致课堂教学任务无法按时完成;第二,能提出问题的学生不一定是考试时能考出高分的学生,因而导致学生“问题意识”淡薄的主要原因是传统观教学观念下“以知识为核心”的教学观念,在这种教学模式下,不论是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还是设计课堂教学方法时,都会将核心集中在知识传授上,从而严重忽视了对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情感的培养。这种将知识放在核心位置的教学方法无疑会形成“唯书至上”的教育观念,学生就会错误的认为凡是教师讲的、书上写的都是正确的,在此种教育观念的作用下,要想让学生在课堂上提出问题就变得十分困难。

  (二)教师的绝对权威性

  “师道尊严、学而优则仕”我国教育思想长期处于这种意识之下,教师作为为学生授业解惑的人具有绝对的权威性,在学生眼中,教师就是知识的化身,教师所讲的内容在学生的心中都是对的,这种权威性从小就深深根植于学生的脑中,在进入校园之后,学生就会逐渐对教师产生十分依赖的心理,最终发展成为一种盲目遵从的习惯,因而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不想甚至也不敢向老师提问题。

  (三)陈旧的教学方法

  目前,人们对教学模式存在一种普遍的误解,他们认为:问题设置完全可以代替启发式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将教师的问题作为核心,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且很多问题都是以教学为根本目的而设立的,学生讨论的问题也都是事先设计好的,学生只能在教师设置的问题情景下思考,偶尔即使有学生跳出了这一事先设定好的问题情景,教师也会在第一时间将其拉回,在这种一问一答陈旧的教学方法下,学生几乎没有自主思考的空间,对问题也不会深究,也就不会提出问题。

  三、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一)创设问题情景,激发问问题的欲望

  问题情景,指的是在面对刺激模式和个人的知识结构中形成的差异性,也就是在呈现在人们眼前的事物中,其已经超过了人们所拥有的知识经验范围,并最终构成了问题的条件。在问题情景中,学生在发现新的未知事物时,在头脑中就会形成问题,并促使学生思考。例如,在讲授比较分数大小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创设性的将学生引入教学环境之中:同学们,我们今天要去春游,教师为同学们准备了两辆汽车,其中一辆大的,一辆小的,那么我们班的同学有 要坐一辆车, 的同学坐一辆车,那么究竟要怎么安排呢?”由此引发问题情景,激发学生问问题的欲望。

  (二)积极展开课堂讨论,提升学生问题意识

  在进行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积极地组织一些课堂讨论问题,鼓励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看法,并通过不同的形式提出问题,和大家一起进行讨论,最终得到答案,学到知识。在这种教学环境之下,讨论是教学的重点,学生在这种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之下,就能更加大胆地提出问题。例如在学生学习“比的基本性质”之后,教师就可展开课堂讨论:在学习过比的基本性质后,你会想到些什么?提出什么样的问题?在经过讨论之后,学生提出了各式各样的问题,并进行了充分的思考,在此基础上教师对这些问题进行适当地点拨,让学生可以更加了解问题的本质,最终得以十分牢固地掌握了比的基本性质。

  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采用多种教学模式和方法,充分研究学生在此年龄阶段的心理认知特点,有目的地为学生创造问题情景,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对课堂知识的学习兴趣,使其能够形成良好的问题意识,教师要引导并鼓励学生大胆提问,唯有这样才能有效解决学生对问题的解决能力,发挥数学教学真正的作用,不断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和科学研究意识,帮助学生积累更多的文化知识,使其能力真正得到提升。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发挥学生积极性的探析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8-241-01 学生的积极性是发展教育过程中最好的一位教师,特别在小学生数学学习这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因为对数学的课程学习需要培养学生的兴趣,数学知...

    sansa2025教育师范
  • 小学数学教学中合理引导学生主动提问的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6-0157-01 1.小学数学教学中合理引导学生主动提问的积极意义 小学数学教学活动的开展,主要在于提升学生的数学基本素养,让学生接触...

    sansa2025教育师范
  •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3)01-0118-01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教学过程既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认知过程,又是学生能力的发展过程。因此教师要彻底抛弃和摆脱传统的“填鸭式...

    sansa2025未命名
  • 小学数学教学培养学生逆向思维的对策探讨

    在小学数学课程教学中,逆向思维是解答问题的关键方式,是对正向思维的有效补充,可以帮助小学生掌握牢固的数学基础知识,更好的解决数学问题。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逆向思维即为知本求源,从问题的结果出发,寻找原因,让小学生从不...

    sansa2025未命名
  •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 传统的教学将老师的“讲”放在了第一位,使课堂的活跃性降低,学生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归根结底,是老师没有放下自己的“架子”,高高在上的讲课人的姿态无法和学生进行平等地交流,也就没有办法营造一个轻松的学习氛围。...

    sansa2025经济管理
  •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反思性学习能力

    孔子就学习方法曾告诫过自己的弟子:“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强调了学习与思考相结合的重要性;荷兰著名数学教育家费赖登塔尔教授指出:“反思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核心和动力。”在数学学习中,反思是一个重要的环节,通过对学习过程、操作结果以及解题...

    sansa2025人文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