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社科 > 正文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反思性学习能力

sansa2025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反思性学习能力

  孔子就学习方法曾告诫过自己的弟子:“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强调了学习与思考相结合的重要性;荷兰著名数学教育家费赖登塔尔教授指出:“反思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核心和动力。”在数学学习中,反思是一个重要的环节,通过对学习过程、操作结果以及解题过程、解题方法等进行反思,可以促进学生的再认识,推动学生抓住问题的关键来内化,这样让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更加充分,更加深入。实际教学中我们必须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的反思,让学生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具备较高的反思能力,这样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本文结合教学实际谈谈如何在教学过程中提升小学生反思性学习的能力。

  一、在合适的时机引导反思,让学生有感而发

  限于小学生的认知能力,小学数学教材中的知识往往是零散的、递进的,在学生掌握这些知识之后,再引导他们来回味反思,这些零散的知识就能逐步聚拢起来,对学生知识体系的巩固起到重要的作用。数学学习中我们要在学习中有意识地让学生来进行针对性反思,这样让学生形成一个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在反思中有感而发,类似的经历会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反思能力。

  在学生系统认识转化策略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将之前的数学学习中运用转化的经历回顾一番,学生对这样的策略就有更直接的认识,学生反思能力的培养就是要从这里入手,先让学生有感而发,让学生感受到反思的作用,这样就能帮助学生养成善于反思的习惯。

  二、在适切的问题中引导反思,让学生有话可说

  如果学生的反思是发自内心的,那么反思的效果将是显著的,反之,如果学生的反思只是流于形式,那么这样的反思将失去应有的意义。在数学学习中,我们要在适切的问题中来引领学生的反思,让他们找到问题的关键,有自己的领悟,有急需交流和表达的东西,这样学生的学习才能深入且深刻。

  例如在“角的?J识”学习中,通过感知角、内化角、操作角等多个环节的学习,学生已经建立了与角相关的概念,这个时候笔者引导学生回顾生活中的角,学生找到了牛羊头上的角等生活角的模型。在此背景下笔者引导学生对角的概念进行深刻的反思,学生通过对比发现数学意义上的角与生活中的角有本?|的区别,生活中角是立体的,而数学上的角都是一个平面的,虽然两者都有一个尖尖的顶点,但是属于完全不同的范畴。还有的学生提出“如果将生活中的角画下来,忽略边上的弧度,就形成一个数学上的角”。

  在这个案例中,学生的反思建立在对角的定义有了充分认识的基础上,通过做角、画角等环节,学生已然建立了深刻的表象,再在此基础上来反思数学学习中的角与生活中的角的不同,学生就能抓住主要矛盾来比较,从而建立更清晰的认识。有了大量学习环节的支撑,学生的反思就不会无病呻吟,不会无从下手,反思的效果也更加显著。

  三、在充裕时间中引导反思,让学生深化认识

  从功能上来看,反思是数学学习的一种较高层次的形式,是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的一次再出发,当学生在学习中有了不同发现的时候,通过引导学生的反思和交流,我们可以推动学生上升原有的数学认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首先需要独立思考,将自己的想法整理出来,然后将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达成不同观点间的碰撞,从而提升自己的反思能力。

  例如在“列举的策略”教学中,笔者给学生出示了这样一个问题:小明有2元和5元的纸币共12张,其面值和为38元,那么两种纸币各有多少张?学生在独立尝试后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展示交流的时候,出现了两种不同的方法,一种是从2元的开始考虑,从0到12依次增加,一种是从5元的开始考虑,由0到12依次增加。在展示了两种思路的代表作品之后,笔者给学生留了点时间,让他们比较两种方法,看看有什么发现,在之后的交流中,学生有了很多发现,首先是比较两种方法的时候,学生发现从5元的纸币开始考虑明显要简单一些,因为5元的面值更大,所以需要的计算相对较少。然后在这个基础上,有学生提出从5元的纸币开始列举不需要考虑5元的张数为单数的情况,因为总的面值是38元,所以5元的纸币的总面值不可能是单数,从这个角度来思考,情况确实如此。

  在这个案例中,学生的反思是取得很大成效的,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教师给学生留了充足的反思时间是关键,当学生面对不同的方法时,他们自然会比较方法的优劣,在这个时候给学生机会去追问为什么会是这样,学生的想法就能由表及里,同时这些成功经验的累积会给学生积极的心理暗示,让他们自觉地去反思和追问。

  四、在方向延伸处引导反思,让学生自然生长

  学习中有很多需要反思的地方,而在学生思维延伸处来引领反思能够实现效益最大化,通过这样的反思将学生已知和未知的领域联系起来,学生的数学领悟就在无声中自然增长。

  例如在“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教学中,笔者首先让学生自由表达自己所在班级中的位置,交流的时候发现这些描述方法太乱了,有的是从自己的角度来确定位置的,有的是从讲台的角度来确定的,有的在数第几列的时候是从左向右的,有的是从右向左的,有的用的是横排竖排来表示,有的用的是第几组第几个的方式。面对这样的情况,笔者引导学生反思这些表示方法,并让他们说说自己的想法,学生得出的共识是需要建立一个统一的标准,于是用横向位置和纵向位置来确定的方法形成共识,并由此延续开去,找出了用数对表示的方法。

  在这个案例中,首先是学生自主地生长,发现问题之后,学生的反思就有了方向和目标,由此让学生的数学认识清晰起来,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得到自然生长。

  总之,反思性学习是生本课堂的体现,我们在数学教学中要适时引导学生反思,让他们经历多样的反思和交流过程,养成善于反思的习惯,提升反思能力,从而推动数学学习高效前行。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反思性学习能力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主体性

    一、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挥主观能动性 1.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要想让学生对数学学习感兴趣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创建起良好的教学目标,小学数学教学活动教师需要采取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在教学过...

    sansa2025经济管理
  • 小学数学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运用意识

    在我国的教育教学制度改革中,小学数学方面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制度改革是其中的重难点。尤其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小学数学教学已经开始与生活挂钩,并且被要求在生活中学以致用。但是在整个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运用意识科学地加以培养自然而然成为其中最...

    sansa2025理工科类
  • 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趋势分析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02-0171-01 新课改提倡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需要从生活场景或是学生熟悉的场景出发,并充分尊重学生的发展问题,在课堂教学中需要和学生的实际生活相...

    sansa2025教育师范
  •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开发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6-302-01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思维是人积极主动地发现新问题?p提出新问题?p创造新事物的思维,这种创新思维...

    sansa2025未命名
  • 小学数学教学应该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小学生受年龄的限制,大多还没有形成完整的思维体系,他们处于人生中黄金的成长阶段,这个时期的学习是塑造思维的重要阶段,抓住小学时期的学习可以为以后的学习奠定良好基础,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终生受益的事情。其中,数学在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中扮演着...

    sansa2025人文社科
  •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数学离不开思维,小学数学教学,如果忽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就会影响到教学效果。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以学生为主体,着力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这样,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帮助学生提高思想认识,在解题过程中做出果断选择,进而优...

    sansa2025教育师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