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教育师范 > 正文

现当代小学生学习国学之我见

sansa2025

  现当代小学生学习国学之我见

  “国学”一说,最早见于近代思想家章太炎先生的《国故论衡》。“国学”就是中国之学、为中华人民上下五千年经典文化和智慧精髓的总称。学习国学,是继承和发扬中国文化,也是每个中国人义不容辞的责任,更是时代的呼唤与要求。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西方文化侵入中国。中华文化备受摧残,特别是“文革”动乱中的十年,更是全民批孔。使中华文化遭受到重大打击。近年来,全国上下掀起一股国学热,大人小孩都学国学比如《论语》、《三字经》、《弟子规》以及练习毛笔书法,开展媒体汉字英雄等等。现结合国家教育部语文教学大纲要求和小学生实际认知情况进行分析。

  一、小学语文大纲要求及学情分析

  最新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须切实打好听说读写的基础,加强思想教育,使学生受到辩证唯物主义的启蒙教育和社会主义道德品质的教育;逐步加深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感情;陶冶爱美的情趣;从而全面完成语文学科的教学任务。

  小学阶段学生基本处于6-12岁,儿童期还是理智的睡眠时期,儿童的智力还处在感性阶段。此时的智育和德育不能操之过急。但心理充满了对社会的喜爱和好奇。卢梭认为,人生之中最关键的时期就是从出生到12岁。此时的教育在于让孩子接受美好和正面的事物。从小学生的知识结构以及接受特点和兴趣出发,精心选材,选些有代表性和权威性的国学精粹读物。以流畅的语言,深入浅出的讲解方式来引导学生,为学习和了解国学知识搭好良好平台。因此小学生的国学读物就应该有很强的针对性、层次性以及适应性。

  二、学生国学读物选

  中华典籍是我们文学史上灿烂的经典型作品,也是令世界瞩目的瑰宝。是不是所有的国学都适合小学生读呢?如果不是,那么又应该如何选择?

  我国传统国学典籍按经、史、子、集四类划分。“经”指的是我国古代社会中的政教、行为纲常、伦理道德的规范教条,主要是儒家的典籍。儒家经书之精华《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尚书》、《礼记》、《诗经》等等。

  “史”指的是记载历史兴衰景观、各类人物和制度等的历史的书籍,司马迁的《史记》为中国正史的开始,后几乎每朝一史,共有二十四史,此外,中史、野史、地理态、政书、职官、时令等也都归入史部。史学代表作《国语》、《战国策》、《史记》、《三国志》。

  “子”指的是记录诸子百家及其学说的书籍。春秋战国时期诸子辈出、百家争鸣。并且每家都有著作专辑仅次于经书而成一家之言,所以称为子书。诸子百家辉煌代表作《孙子兵法》、《老子》、《庄子》、《韩非子》、《墨子》、《荀子》。

  “集”指的是历代作家的散文、诗、词、曲等集子和文学评论著作。一人专著的称为别集,会选多人的作品叫做总集,有关诗的集被称为诗集。古典文学史的精髓《楚辞》、《菜根谭》、《世说新语》。

  此外启蒙国学读物比如《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文章内容浅显易懂,朗朗上口,适宜给初入学的读者使用。而且具有很强的教育意义,比如三字经开篇写道,“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告诉我们人在出生的时候,本性是善良的。大家所处环境受教育程度不同,以致每个人的性格和行为也会出现不同。“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孟子的母亲对环境选择非常重视,为了找到适合孟子读书学习的地方居住,曾三次迁居。让学生从小知道环境的重要性,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蓬生麻中不扶则指。“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深刻的告诉学生们一个人小时候不好好学习,那么等到年纪大了什么都不懂,什么都不会,何谈作为呢?就像玉石一样不经过打磨不能成为珍贵的饰品。“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通过简短的孔融让梨的故事,教育学生们应该从小知道尊敬兄长、尊敬他人。通过简单、易懂寥寥几个字就把故事意思讲给了学生,学生易学,老师易教。属于好国学教材的标准。

  《千字文》“云腾致雨,露结为霜。金生丽水,玉出昆钢。资父事君,日严与敬。孝当竭力,忠则尽命。学优登仕,摄职从政。”简单、明了的语言说明云气上升遇到冷空气就形成雨,夜晚气温下降露水就结成霜。丽江水中盛产黄金,昆仑上盛产美玉。

  《弟子规》是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儿童的读本,被誉为“童蒙养正宝典”。总述为“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只有简短的1080字,360句,三字一句,两句一韵。教导孩子怎样孝顺父母,怎样尊重长辈。还有生活中的一些应对之礼。如果不重视扎善根,只重视枝叶繁茂。即使“读破五车书”,满腹经史子集,到头来不但事业无成,还会害人害己害社会。所以组织好学生学习好的国学是重要的选择。

  三、读国学顺序

  古籍记载“为学者,必有初。孝经通,小学终。至四书,四书熟。如六经,始可读。经子通,读诸史。考世系,知终始。”读书求学问要讲究方式方法,读书也要有顺讯。《孝经》从头到为就讲了一个孝字。俗话说的好,百善孝为先。孝是中国的传统美德,是每个人都应该具备的品质。把《孝经》的道理理解透彻了,才能去读四书五经,只有把经子集读好了,才能去读诸子百家的书籍。只有遵循研究学问的方法和原则,才能到达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结语

  国学是国家和个人立国立命的根基。学习国学能从中汲取智慧,能壮大成长力量;我认为小学生学习国学是件很好的事情,但是对于国学读物的选择,应该考虑先后顺序、难易程度、学生接受能力多方面因素。读本应该以形式简短、内容丰富、情节有趣、故事动人、教育意义突出的启蒙性为准。

  现当代小学生学习国学之我见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国际象棋对小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探讨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识码:A 国际象棋具有“智慧体操”的美称,属于当前最为流行的一种棋种。大部分的历史伟人都将国际象棋列入日常喜好中。国际象棋在各方面均具有良好的作用,对培养人的综合素养具有促进性的作用。国际象棋并不像...

    sansa2025教育师范
  • 浅议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职业规划及发展策略

    一、中职学前教育发展困境 最近几年来,我国的职业教育受到了党和国家的重视,职业教育迎来了发展的大好时机,中职学前教育专业也成为历届初中毕业女生的首选专业。目前,很多中职学校已经开设《职业生涯规划》的专业课程,为中职学生毕业之后的就...

    sansa2025教育师范
  • 高职学生学习动机影响因素及动机对策研究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高校的扩招,录取的分数线不断降低,从而导致高职生的生源质量不断下滑。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的学习态度不端正,主要表现为:上课睡觉,玩手机,迟到、旷课等,还有一些学生对学习没有任何兴趣,无论老师怎么引导,都无动于衷,...

    sansa2025教育师范
  • 高校辅导员学生工作的精细化管理模式构建

    高校辅导员最为重要的工作是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学生管理工作的优劣,将会直接影响和决定着今后能否培养出社会所需的优秀人才。在现今新时代的教育背景的变进之下,高校辅导员工作管理模式也随之出现了根本性的变化,体现了从管制化至引导化,从宽广化至精细化...

    sansa2025教育师范
  • 浅议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3-017-01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计算机技术已大范围呈现。社会的不断发展促使各行各业的计算机应用朝着更加方便、快捷的方向延伸,这就对计算机软、硬...

    sansa2025教育师范
  • 新时期我国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作者简介]周静(1980- ),女,贵州遵义人,南京工业大学校长办公室,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高校党建。(江苏 南京 211816)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

    sansa2025教育师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