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社科 > 正文

浅谈农村小学生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朗读指导

sansa2025

  浅谈农村小学生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朗读指导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5-328-01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对小学生的朗读目标提出: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朗读是小学生完成阅读教学任务的一项重要基本功,是阅读的起点,是理解课文的重要手段。而农村小学生由于生活环境的影响,朗读水平相对较低。那么,我们在阅读教学中应该怎样加强朗读训练呢?我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加强预习,正确朗读。

  朗读的最本质特征是靠声音表情达意。因此,发音准确、吐字清晰是朗读教学中的基本要求。小学生识字量较少,但是“字典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我要求学生必须准备一本字典。在上新课之前,先让他们作好预习,借助字典将不认识的字作上拼音。很多老师都有感受,那就是如果学生不预习,我们的阅读教学任务就比预期的要难以完成。所以,预习非常关键。在预习时,我们应要求学生把字音读准,在朗读过程中要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颠倒重复,要求学生通过反复朗读,达到通顺流利的地步。

  由于小学生的注意力不够稳,喜欢新颖的内容,反复的朗读一定也会让学生感到烦躁、无趣,所以作为教师,我们要想办法调动起学生朗读预习的积极性。获得别人的肯定和赞美是每个孩子共同的愿望,我们可以抓住孩子这一心理特点,在班上开展各种形式的朗读比赛,可以指名读、开火车读、分角色读、小组比赛读等,及时检查学生预习情况,对读得好的学生进行表扬,刺激学生朗读的热情。

  二、熟练朗读,促进理解。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反复的朗读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意思,把握文章内容。熟读是在正确朗读的基础上进行的,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进一步要求学生做到语言连贯、节奏分明、语速适中、语音清晰。有些学生读字、读词非常熟练,但是遇到句子,特别是较长的语句,就不能连贯的读下去。所以在课堂上,教给学生朗读的技巧很有必要。我先将停顿、语速、句调、重音等一般规律告诉学生,遇到长的语句,我就先划好断句,让学生练习,然后再放到语段中读。通过反复的训练,学生慢慢掌握朗读的技巧,熟读也就容易多了。

  三、感情朗读,体会意境

  朗读,不仅要读得正确,读得流利,还要读得有感情。有感情地朗读是朗读的最高境界。一篇文章要读出情感来,就必须要走进文本,探寻作者内心,有一定的生活体验。只有透彻地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才能声情并茂地朗读。农村学校的小学生的见识、体验还较少,要较好地领悟包含在文字中的情感是相当困难的,这时就需要老师带领着去读。在教学过程中,我有时会借助多媒体,将抽象的文字形象化,通过图片、视频等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文字,比如在教学西师版六年级下册《夏》这篇课文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到“夏天的气氛是热烈的”,我就收集了许多夏季农村繁忙的图片和农民伯伯收割劳作的视频。农村孩子本来是见惯了收割的场景的,只是由于情感体验不够,无法较好的将文字和生活结合起来,现在通过图片和视频唤起了孩子的记忆,情感和作者产生的了共鸣。此时,再来读课文,孩子们情感更加投入了。除了借助多媒体唤起孩子情感,我们也可以让学生边读边想象,把文字转化为画面,比如读“天空”便会想到广阔无比,读“草原”会想到茫茫无际等。对有些离学生生活实际较远的,我们可以通过老师解说、教师范读、情景再现等措施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得到体验,文字就会变成鲜活的形象浮现在学生的脑海,从而朗读出情感。比如在教学《小兵张嘎》,课文中有这样一段描写:嘎子失声叫道:“奶奶,两个鬼……”‘子’字还未出口,嘎子连忙改口高叫到“奶奶,有两个太君进院了”。短短的几十个字,反映出了嘎子的聪明机智,面对敌人的临危不惧。为了让学生深刻体会,我先让学生想象当时的情景,自由朗读,再请几个学生表演读,在不同朗读的对比中,嘎子的形象鲜活起来,学生更能用心的去读好这简单的语句中所蕴涵的情感。

  农村学校小学生天真活泼,极易被新奇的事物所感染,他们的内心有着丰富的情感等着我们去唤醒。作为一名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应重视朗读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积极采用各种方法,不断地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我想,孩子的朗读水平的提高必然会使他们受益终身。

  浅谈农村小学生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朗读指导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大学生投资理财能力与方式的调查研究

    一、大学生消费现状分析 怎么没有任何导入问题的陈述?为何调查,目的和问题是什么? 对于刚刚步入大学的人来说,他们有着依照自己的消费偏好、消费习惯独立支配生活费的能力。由于不懂得如何理财,如何合理支配生活费往往陷入过度消费...

    sansa2025人文社科
  • 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整合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13-0256-03 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既有各自的特点,又有内在的统一性,二者共同指向“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这一教育的最高目的。所以对二者相...

    sansa2025人文社科
  • 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路径思考

    在现阶段小学教学的主要目标就是通过加强对学生自我学习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自我学习意识与能力,加强学生知识学习的有效性。但是在小学科学的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并未对其起到足够的重视,忽略了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下面就如何培养学生自我学习能...

    sansa2025人文社科
  • 当代大学生入党动机及教育培养工作研究

    当前高校学生党建工作面临巨大的挑战,如何准确地把握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状况是高校党建工作与时俱进及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对于学生来说,端正正确入党动机是争取入党的首要问题:一方面是保证学生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需要;另一方面是经受住党组织考验的需要...

    sansa2025人文社科
  • 川东北地区家长社会交际能力与中学生心理健康关系的调查研究

    【摘 要】目的:分析川东北地区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人口学分布特征;探究家长社会交际能力与中学生心理健康的相关性。方法:研究采取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川东北地区五所中学的1000名在校生及其家长,进行相关问卷调查。问卷采用《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

    sansa2025人文社科
  • 检验高考学生创造能力的动机与效果问题

    带着了解当今大学生与研究生之于历史专业的背景理论与背景知识之情况的意愿,我有幸厕身于某地今年历史高考试卷的评阅队伍,参与第42题即第2问答题的评分,颇受教益。该题试图以考查考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为目标,先列出两种截然不同...

    sansa2025人文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