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理工科类 > 正文

有效构建主体教学模块 激发学生主动思考意识

sansa2025

  有效构建主体教学模块  激发学生主动思考意识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6-245-01

  初中数学着重培养孩子们的抽象思维能力,抓住事物的本质之后,进行其核心道理的运用,从而举一反三,有效提升和思考。我们要从基础知识和典型例题中找出可以通用的东西,并且将这些通用的东西运用到各种题型当中去,从而总结各种有效的规律,在模块化的学习当中,我们去运用知识发现知识体会知识,从而进行有效的创新和思考。

  一、重视基础知识的学习,构建模块化的基石――理解运用最基本的原理。

  1、重视基础知识运用的综合化模块,把握数学本质原理。

  从数学例题中概括出来的核心知识,是我们应用最广接触最多的,从其中总结出基本的解题规律,例如我们有效的思考“有理数的计算”这一部分模块,包括基本的运算和混合运算,将这两者的相互结合能够有效的解决相关的问题,从中找出我们基本知识的有效运用和思考。

  2、重视数学基本能力的提升训练。

  我们通过分步的方法,将数学中的基本性的原理概括和总结出来,这种模块化往往可以概括出我们的基本能力,这种基本能力的提升是以基础知识为基础,在此基础上的综合运用和思考分析,就是在基础知识的前提下,通过基础能力的有效提升和感悟思考,训练学生解题的能力。这种数学能力的运用,就是在基础知识能力前提下,进行单项和综合性的训练,有效的提升个人的能力。“学习知识,提高能力”是初中数学课两大目标。知识就是“常用广用、普及大众、核心内容”,就是课本教材必修课程;能力就是独立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数学知识的模块化构建,整体理解和综合提升――知识的基本运用和贯通。

  整体化的数学模块,包括知识点的整体集合,包括解题方法和思路的整体集合,这是在基础之上的综合性运用,也是训练学生融会贯通思维的能力。

  1、有效构建知识前后的模块联系。

  抓住数学的核心规律,以不变应万变,做到游刃有余,将前后的知识规律有效的进行结合,在自己的头脑中自发的构建知识,新的知识点与旧的知识点建立链接,达到融会贯通的效果,从而消除畏惧心理,首先解决简单的知识,继而解决相关的复杂知识点,提升解题思路。

  例如我们数学中最重要的一个知识点,一元一次方程和一元二次方程以及二元一次方程,我们熟悉了元和次的所指以及关系,完全可以举一反三进行综合化的运用,这就是模块化的综合性运用,老师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去自己探索和分析思考,通过一元一次方程的形式去解决其他方程的问题。

  教学的模块化整合是从辅散思维到聚合思维的转变,是知识点内在的领会感悟和一线贯之,相比分散学习而言,这有着不可比拟的效果,有利于知识的内在掌握和未来发展,教师做到充分备课,有效合理的安排课堂进程,适时穿插相关内容,使学生在学习中能事半功倍。

  三、思维空间的预留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发挥――尊重过学生主体地位。

  学生主体地位,就是让学生进行有效积极的思考分析感悟,提升自己的思维能力,老师在数学教学的时候,应该让学生更加注重自己对于基础知识的综合性运用与巩固提升,同时有效的提升效率。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就是尊重学生的积极性,通过自己可以解决的问题来达到提升的目的。

  老师操作几何画板,学生观察图像的变化。老师首先利用几何画板画出y=x2的图像,然后在同一坐标系中拖动参数k使其变化,画出y=x2+1与y=x2-1的简图。直观感知出k影响了y=x2+k的位置,然后归纳出由y=x2的图像通过上下平移即可得出y=x2+k的图像,总结出y=x2+k与y=x2的图像图像间的联系。

  以上的推倒过程,完全可以让学生自己来演示和思考,通过图像来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来推倒出更加有效和可行的方法,这个过程是一个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将课堂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进行自我的思考和分析,这样会得到更加深刻的认知和对于数学的理解。这样才能够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和水平,才能将知识融会贯通,达到熟练应用的目的。此外,数学课堂知识的练习运用,不是单一知识点的练习,而是知识的综合化运用和练习,在最初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打牢基础知识,形成基本能力。

  综上所述,将知识前后联系,能够有效的将知识进行相关的整合和思考,将零碎的知识有效的系统整合,提升我们的综合认知能力。初中数学其本质特点是齐头并进的,而且各个知识点有效的均匀分布,通过我们有效的思考,将知识点有效的互相联系,我们便于系统的把握和思考分析,从而做到由发散思维到聚合思维的有效转变,教师做到充分的备课,能够有效的安排课堂教学进程,提升教学效率,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有效构建主体教学模块  激发学生主动思考意识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一、前言 作为交际工具,语言对学生学习和生活具有非常重大的影响。语言表达能力不仅有利于促使学生有效获取信息,还有利于实现人与人之间的有效思想交流,进而更加有效地适应社会环境,逐步提升学生综合能力。小学阶段属于学生语言发展的关键阶段...

    sansa2025理工科类
  • 中职班主任如何做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几点思考

    在素质教育深化改革的背景下,我国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各类学校在教学中都有所突破,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各类思潮不断涌现,对学生的思想产生了一定的冲击,学生的心理有了变化。为此,各学校都开始重视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引...

    sansa2025理工科类
  • 加强职业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素养

    加强和改进实验教学是职业高中化学教学改革的重要方面。学生在学习化学这门课程时,应有更多的时间进行化学实验。学生通过实验,不仅要学习化学知识,培养思维能力,掌握实验的操作技能,还要从中学会探索研究自然学科的科学方法。下面是我对实验教学的一些思...

    sansa2025理工科类
  • 以人为本模式在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应用

    Abstract: The people-oriented concept is applicable to many fields in the modern life. It also plays a particularly impo...

    sansa2025理工科类
  • 如何提高我班学生的物理解题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3-163-01 提高我班学生的物理解题能力,可以提升我校的物理教学质量,从而提高高考的“一本率”,为我校的进一步发展壮大起着推动作用。本人写的这篇文...

    sansa2025理工科类
  • 网络虚拟群体对大学生个性社会化的影响分析

    中图分类号:C9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14-0046-02 社会化是指一个自然个体在社会环境中逐渐成长为一个合格的社会人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个体需要了解和掌握社会事物、社会行为规范与规律等社会...

    sansa2025理工科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