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经济管理 > 正文

在数学课堂中如何让学生动起来

sansa2025

  在数学课堂中如何让学生动起来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0-0134-02

  在当前的数学课堂中依旧存在着牵引式的被动教学的现象,束缚了学生的思维与发展。如何让学生动起来,已经成为了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重点对待的问题。首先,教师要对“动”的含义进行正确的理解与把握,确定学生动起来的基础。在新课标之下,“动”不仅仅是指动手、动口这些比较显性的方面,还包括动脑等比较隐性的方面。高中数学具有思维性比较强的特点,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将知识传授给学生,还要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启发。利用互动的教学手段实现激发学生思维活动的教学最终目标。在数学课堂中,要实现学生动起来首先需要教师发挥其引导作用,因此教师要依据以人为本的原则来引导学生“动”起来。

  一、为学生创造动起来的机会与条件

  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的学习活动除了数学概念与结论的识记与掌握等学习方式之外,还包括自主的探究与思考、合作等。在数学课堂中要注重学生的课堂参与互动,鼓励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不仅仅是行为方面的参与,更重要的思维方面的参与,只有提高学生的课堂活动参与率才能够提高课堂效率。教师要发挥其主导作用,为学生创造动起来的机会与条件,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与自我表现机会。例如,在“空间几何体”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学生参与的课堂活动,取几本书放置在讲桌上,通过这几本书形状的变化让学生对比不同形状情况下书的体积进行观察与思考。

  二、为学生创造动起来的方向

  学生在数学课堂中随意的、盲目的动并不能够达到教学的效果,学生的动应该是有序的、有方向的。教师要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利用最有效与最基本的巧设探究问题的途径,为学生创造动起来的方向,引导学生有效的、有方向的动起来。这里所讲的“问题”并不是指狭义的数学知识方面的问题,而是指广义上具有思考价值的问题。教师在进行问题设置的过程中,要将学生的基本情况与认知特点作为依据,让班级的每一位同学都能够动起来。例如,在“直线的两点式方程”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点斜式来解决问题,依照从特殊到一般的规律来进行思考与学习,在此基础之上提出探究性的问题鼓励学生自主探索与学习,一方面能够让学生温故知新,另一方面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信心,让学生能够真正的动起来。

  三、为学生创造动起来的动力

  在数学课堂中,教师会发现学生在课堂中不能够积极发言的情况。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学生自身心理方面的,而另一方面则是由于教师。在高中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由于课容量不断增加而将教学任务的完成定为了教学目标,这就导致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将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知识的讲授过程中,忽略了学生的发言情况,甚至对一些学生主动举手发言的情况视而不见,逐渐导致了学生自我表现的积极性与主动性的降低。同一个班级中,不同的教师讲课会出现不同的课堂发言的情况,这就表明了教师调动作用的重要性。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发言情况,对于一些积极发言的同学要进行表扬,对于一些不愿意积极发言的同学要进行鼓励。教师要对学生的自我展示进行点评,肯定学生的正确意见与观点,从而调动学生发言的积极性,为学生创造动起来的动力。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只有让学生感觉到学习的快乐才能够激发其学习的动力。因此,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对学生的看法哪怕是微不足道的看法进行肯定,使学生树立信心,能够主动地参与到数学课堂活动中来。此外,教师关注的另一方面的内容就是学生学习方面的反馈,通过激励等方式让学生能够保持学习的动力。教师要尊重所有的学生,激发学生学习的潜能,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四、对学生动起来进行引导与调控

  在数学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提倡让学生动起来,但并不是要学生“乱动”。很多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都会由于担心学生“乱动”而限制学生动的范围与幅度。如果学生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出现“乱动”的情况,思维超出了教师期初预想的范围,就会导致课堂活动不按照教师设计好的套路进行,从而造成课堂时间的浪费,不能够达到预期的教学任务。因此,教师要通过课堂预设的方式来解决这些问题。教师要在课前对动态课堂进行预设,一旦课堂出现意外的情况,教师要通过预设来找到最为合适的结合办法,对学生的“动”进行引导与调控,让学生的思维能够回到教学内容中。教师在课堂预设的过程中,针对每个问题都要充分地考虑学生可能存在的思维方式,控制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乱动”情况。第一,预设启发性的、突发性的教学引入,以此来调动学生的参与的热情与积极性,使知识自然而然的形成。第二,预设探究性与探索性的教学过程,让学生在教学的过程中体验探究的过程,促进学生动起来。第三,重点关注学生的思维,抓住知识的重点内容,对课堂的秩序进行调控与引导。

  总结:

  在当前的数学课堂中,教师应该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通过为学生创造动起来的机会与条件、为学生创造动起来的方向、为学生创造动起来的动力、对学生动起来进行引导与调控等策略,让学生能够真正的“动起来”,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确保数学教学任务的完成。

  在数学课堂中如何让学生动起来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企业管理教学中学生综合能力培养分析

    企业管理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等综合能力,而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通过设置案例情境,将学生带入特定的情境中,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并讨论问题,通过团队之间的合作和思想交流的碰撞,来逐步培养学生的各项综合能力。文章就企业管理教...

    sansa2025经济管理
  • 从艺术类高职院校看大学生信仰缺失

    有调查研究显示,高职院校大学生的信仰缺失现状的确不容乐观。[1]通过观察和分析,艺术类高职院校大学生信仰缺失现状尤为突出,并且有蔓延的趋势。 第一,信仰的真空化。艺术类高职院校大学生对大学生活规划往往是模糊的、茫然的:要么是机械地...

    sansa2025经济管理
  • 远程开放教育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评价的研究

    中图分类号 G72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4)14-0038-04 现代远程开放教育是特指根据国家教育部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实施的“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项...

    sansa2025经济管理
  • 学生评价英语教师教学研究的元分析

    学生评价教师教学(student evaluation of teaching effectiveness),简称学生评教,是指“学生对授课教师的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进行评估和判断的活动”。20世纪初,学生评教开始出现在美国的部分高校管理中,...

    sansa2025经济管理
  • 高职院校学生阅读状况调查

    笔者切实感受到老师、学校的关切――学生利用图书馆现状不佳,阅读状况不好,图书馆资源利用低。是什么原因影响学生图书馆的阅读状况呢?本文通过访问调查学生,从学生阅读状况的角度研究分析高职学生图书馆资源利用低的原因,探索改善学生图书馆阅读现状的办...

    sansa2025经济管理
  • 浅析如何在中职英语教学中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一、前言 英语作为新时期一门重要的工具学科,在新时期学生综合素质提高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已成为当前英语教学的主要发展方向。如何转变教育观念,培养有创新精神和开拓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是当今教师的首要任务。课...

    sansa2025经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