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社科 > 正文

浅析少数民族学生日常观念对提升历史教学效果的影响

sansa2025

  浅析少数民族学生日常观念对提升历史教学效果的影响

  少数民族学生历史知识的积累受限于自己的文化传统,对于世界历史的发展还不够了解,探究历史问题、规律的能力还有待提高。这与当前的初中历史新课程改革有显著的矛盾。因此研究探索提高少数民族学生学习历史的方式方法关系着整个历史课程改革工作的开展,需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一、通过学习历史感受的征文征信活动收集统计了少数民族学生在学习北师大版历史教材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1.学生反映最多的是汉文化和他们思想习惯上的差异

  在北师大版本的教材中根据汉族的思维编排教学活动,少数民族学生根据自己民族思想去理解,可能就会造成很多问题。思想方面存在差异,使得一些少数民族学生不能根据教材中的材料,推测相关历史史实或者总结某人的思想意识。在地域、社会发展等因素不同的条件下,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与汉族地区的学生存在诸多方面的差异,少数民族生活的地区就一般情况而言都是经济水平较差的,因此也就导致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与汉族地区的学生在基础教育、个人阅历方面都有所不同,也就导致少数民族地区在学习历史时存在诸多的障碍。

  2.师生沟通不是很灵便,心理距离过远等问题明显

  因为少数民族的学生有些内向思想,他们对外界的东西很感兴趣,但是与人之间的交流上由于语言的差别,沟通不是很便利,教师甚至不能从浓浓的乡音中听清楚学生的想法,这就导致两者产生很大的心理隔阂,若没有得到改进,双方的心理距离也就越加远了。教与学方面都将无法顺利有效进行。

  3.民族习惯带来的差异性,使得少数民族的学生民族意识更加强烈

  所谓的民族意识就是在民族发展过程中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而表现出来的民族文化特点上的心理状态,因此对于历史的发展状态,少数民族本身对其就有一个大致的概念,因此,少数民族与汉族之间的文化意识方面或多或少有不同之处,也就意味着历史课堂的教学中,无法运用思维进行有效理解,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少数民族学生对历史课进行有效的学习,也就导致教师所上的历史课无法发挥它真正的作用,教学效果不高。

  4.少数民族学生传统经验与书本知识不能正确取舍

  书本知识和他们接受到的文化传统经验有很大出入,导致学生怀疑知识,不敢相信教材上的部分内容,进而影响学习效果。

  从上述问题中我们能看出,少数民族学生在学习上的问题和生活上的经验是息息相关的,语言、习惯、思想、态度等都是和当前学校学习气氛有所区别的,他们想要改变,融入集体的愿望很强烈。

  二、在历史教学中可以采用双语对话练习等方法帮助学生学习历史

  1.简单进行双语的对话练习

  不仅把汉文化融入课堂,同时把少数民族的口语也纳入课堂,鼓励学生用少数民族语言进行交流,引导汉族学生用少数民族的思想进行探索分析,提高汉族学生和少数民族学生课堂学习的欲望和能力。交换思考位置有利于促进不同思想文化的认同。

  2.培训师生的语言、交际、思想素质方面的内容

  培训语言工作做好,能顺利解决少数民族学生在生活中的交际问题,能让师生之间的交流得到改善,思想方面的培训可以让学生思想更加开放,接受新鲜的事物知识,能培养学生相互理解等素质。这些培训是开展历史教学高效课堂的必要条件,学生心理问题得到了妥善处理,便于少数民族学生解决当前生活上的孤单状态,从而促进学习心态的转变。

  3.顺应课程变革,提出策略促进少数民族学生学习历史

  历史新课程改革要求体现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协调统一,所以传统强制灌输教学方法是要淘汰的,学生的观点成为现在课堂的研究重点,少数民族学生对书本知识的疑惑代表着学生的观点,教师应该尊重他们的想法,设计情境开展相关的历史教学。

  总之,少数民族学生是学习历史知识的主体,我们的教学安排应该有意识地根据他们的思想观念特色而进行,掌握其思维特点才能提出从语言角度、行为角度、交流方面优化历史教学的新思想,改变少数民族学生学习生活的不利局面,真正促进新课改在少数民族历史学习中的实际操作。提出有利于少数民族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方法策略是一个关键,这既能满足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需求,又能增强历史课堂的学习效果。

  浅析少数民族学生日常观念对提升历史教学效果的影响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学生智力差异研究及与英语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2-012-001 一、存在的问题 在多年的英语教学工作中,老师们碰到了一些难题。难题之最是学生的两极分化现象。刚开始学英语时,学生学...

    sansa2025人文社科
  • 上海市某高职校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学生职业素质认知差异测评

    学校职业素质教育在学生职业素质开发和提升过程中肩负着重要责任。教育部在进入本世纪初的《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指出:“学生应在具备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门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具有...

    sansa2025人文社科
  • 从《课程标准》看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的培养

    赵亚夫先生说:“历史教育是有关人性的教育――自由精神;它关乎国民性的改造――理性批判;它是有关人类文明及民族的演进认识――反省意识;它关乎国民社会态度的养成――社会行动。”历史学科作为人文学科的核心课程之一,充满着生动丰富的深远博大的人文资...

    sansa2025人文社科
  •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创造力是指人在某种动力的推动下,从事创新活动的能力。虽然创造力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一种能力,但并不是每个人的创造力都一样,其高低也与后天培养有关。现代社会是创新社会,社会的发展迫切需要创造性人才,所以学校教育应以培养创造性人才为目标,而语文学科...

    sansa2025人文社科
  • 音乐专业大学生如何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在新形势下,综合院校音乐专业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育人工程,它贯穿着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并渗透到教学、实践过程的各个方面,最终使学生所蕴含的创造潜能得以开发。 如何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这...

    sansa2025人文社科
  • 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学工作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3-0051-03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学工作的重要性分析 1.完善自我,加强德育教育和思想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

    sansa2025人文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