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教育师范 > 正文

浅谈教学是提高学生智力的手段

sansa2025

  浅谈教学是提高学生智力的手段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3-0033-01

  投身职业教育已有数年,前几天有机会去本市一重点中学听了一堂英语课,课堂上,老师大容量授课,不断强化高频词、高考词汇、作文,我又仿佛回到了挤独木桥的高考岁月。我在想,尽管提倡素质教育多年,重点中学这样的教学对于孩子智力的提高有多少?按常理说,接受的教育越多,人应该越聪明。可身边常遇到的是不能应付生活问题的硕士、博士……作为职业院校的教师,面对的是为就业做准备的学生群体,要培养满足社会需要的,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工作在生产、服务一线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我们肩头的责任重大。我们需进一步思考:“如何理解教学是提高学生智力的手段?”

  教学应该是提高学生智力的手段,而不是加重学生负担引起学生厌学的一个过程。即使学生听话,努力适应教学,也会塑造出一批批只有学历没有能力的书呆子,离服务社会相差太远。如果教师思路不改,仍然视学生为学习的机器,把教学当做提高升学率的手段,而不是培养人才的手段,提高国家的科技实力等于纸上谈兵。职业院校就是为社会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地方,把教学作为提高学生智力的手段,培养一个全面发展的人是我们职业院校教师的责任。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现状:中等职业院校学生大多是没有考上高中的所谓“差生”,是普通教育中,单纯追求升学率的结果。有些学校,对于掉队的学生不是想办法制定补救计划,而是选择了放弃,甚至不允许学生参加中考,以免影响升学率。这些学生由于学习成绩不好备受老师冷遇,在没有爱和理解、得不到老师和同学们关注和肯定的环境中逐渐形成了强烈的自卑感、厌学情绪。由于初中阶段长时间遭受教师冷遇,中职生对老师有深刻的偏见,易产生对老师的抵触情绪。作为一名职业院校的英语教师,如何体现教学是提高学生智力的手段呢?

  一、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中职生是一个完整的生命个体,具有独立性、独特性,是具有闪光点的发展中的人,是学习的主体。正因为他们在初中阶段经受过教师不公平的冷遇,我们职业院校教师,更应该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注、理解、呵护,尊重他们的人格,逐渐消除长期以来对老师形成的偏见,使他们愿意接受老师的教育、引导,挖掘他们的闪光点,培养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学好技术成为服务社会的重要力量。

  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1.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和学生都是完整的生命个体,都有独立的人格特质。师生双方在人格上具有平等的地位,教师的教学必须通过学生的学习来完成。教师要承认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人格,帮助学生获得主体地位的积极体验,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帮助学生实现自我提高、自我完善。

  2.对话的师生关系。学生是一个具有社会属性的人,他们拥有自己的思想、经验、价值观和思维方式,加强师生对话,有利于师生间的了解和沟通,倾听对方的意见和见解,发表自己的观点。教师以平等、开放的态度,耐心倾听学生的声音,把课堂的话语权交给学生,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观点,通过师生间对话碰出思想、情感的火花,增进感情,达成共识。在平等的对话交流中,学生感受来自教师的尊重、理解和帮助,从而树立起自尊心和自信心,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三、改进教法。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学生能力

  1.把课堂还给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英语课堂上,应努力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不能一言堂,只能起一个主导作用。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下,学生读单词、造句子、读译课文。小组讨论,通过师生对话,达成共识。教师要营造一个平等和谐的学习环境,使每一节课,学生都主动有效的参与课堂教学,面向全体、使每一个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2.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职业学校英语教学,不是为了升学,而是为了运用。所以英语教学必须围绕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来进行。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习惯,明确学英语是为了用用语的观点。课堂上听说读写尽量交叉进行,加强朗读和讨论,强调独立思考,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让学生爱学、乐学,在每天的学习中形成听说读译的能力。

  3.精心引导,培养学生学习习惯。很多中职生学习习惯不好,这也是他们学习落后的一个原因。教师要加强引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一旦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养成,学生会终生受益。良好的学习习惯主要有:计划学习习惯、课前预习习惯、自主学习习惯、课后复习习惯、总结反思习惯等。

  四、把德育融入课堂。帮助学生健康成长。

  在英语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帮助中职学生树立“学好真本领,服务社会,报效父母恩”的思想。有目标,才有动力。教师的引导使学生丢弃坏习惯,培养好习惯,自觉刻苦学习知识、技能,并持之以恒坚持下去,成为一名服务社会的有用之才,成为父母的骄傲。

  五、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培养阅读习惯。

  古今中外,许多名家都阐述了阅读的重要性,通过阅读,陶冶情操、开拓视野,形成正确世界观。笛卡尔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雨果说:“各种蠢事在每天阅读好书的影响下,仿佛烤在火上一样渐渐融化。”可见读书的重要性。中职生的一大特点就是不爱读书,殊不知,阅读就是提高人智力的一种方法。因此,积极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开展读书活动,让学生感受读书的乐趣,非常重要。读书的内容,就是学生的智力背景,这个背景板越丰富,学生学习越轻松,学生智力提高越快。让我们行动起来,通过自己的读书行动,感染学生,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习惯。

  六、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习惯。让知识变成思维的工具。

  理论上讲,学生学得东西越多,学习起来越轻松。但是,在我们过往的教学中,老师提供给学生运用知识的机会很少,再现知识的机会多;这就造成了学生的机械记忆、死记硬背现象。长此以往就会扼杀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让学习成为苦差事。如,在英语课堂上,单纯死记硬背单词效果很差,因为这种知识是没有生命的,但是如果是在不同情景中反复使用词、句,它就是活的,是有生命力的知识。当情景再现时,学生就会自然地、半自动化地运用这些词句。因此,在我们的课堂上,学生的脑力劳动占据首位的不是背诵,而是借助所学知识进行的思考,要让知识变成思维的工具。

  总之,数年的职业教育工作,让我明白培养一批具有综合能力的高素质劳动者的不容易。让我们从改变对学生的观念做起,从改变师生关系做起,尊重学生人格,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还原学生一个个鲜活的正在发展中的个体的样子,尽我们所能把教学作为提高学生智力的一种手段,去帮助学生、引导学生不断进步,让学生感到,今天的精神生活比昨天更丰富,今天的自己比昨天更优秀!让我们一起努力!

  浅谈教学是提高学生智力的手段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如何在声乐课教学中激发和培养学生的练习兴趣

    练习兴趣,是指学生在声乐课中从事练习活动所表现出来的精神状态。它是一种深层次能力的表现,也是完成练习任务、质量的关键。我们在声乐课教学中,经常会碰到这种的情况。当同学们兴趣浓厚时,在课中就会表现出精神饱满,认真听老师讲解,仔细看老师示范,练...

    sansa2025教育师范
  • 小学班主任与学生和谐关系的构建探讨

    引言 小学是一名孩子成长的重要阶段,为社会培养优质人才,小学班主任肩负着重大的责任。小学班主任需要采取有效的引导,与学生之间建立良好、和谐的关系,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观念以及乐于奉献的人生态度,为学生成长指点迷津。...

    sansa2025教育师范
  • 关于培养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探讨

    数学这门学科会贯穿学生十几年的学习生涯,如果学生从一开始就被动地接受教师灌输的知识,而没有从自我的角度出发去认可数学,培养出学习数学的兴趣,将会对学生今后的学习产生较大的影响。数学作为三大主科之一,其知识涵盖的广度和深度也常常困扰着学生的学...

    sansa2025教育师范
  • 大学生社团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及实现

    高校社团组织是大学生自愿组织的符合学校校规章程的自发性学生组织,通过社团组织,大学生有效提高自身的能力,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同时,高校社团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是中国高校第二课堂的引领者,对于提高学生的各项能力有显著的效果。因此,通过社团...

    sansa2025教育师范
  • “德”、“学”、“行”、“锲”,共圆少数民族艺术类大学生的青春梦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1-0378-02 2013年的五四青年节,习近平总书记参加了“实现中国梦、青春勇担当”的主题团日活动,与各条战线的优秀青年代表亲切交谈,鼓励青年们要...

    sansa2025教育师范
  • 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及相关阐述

    在素质教学理念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自我学习能力是教学的重点问题。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加强对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视,通过实际的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 一、现阶段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基本状况...

    sansa2025教育师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