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社科 > 正文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原则与策略

sansa2025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原则与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8)04-0-01

  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数学的教学意义与以往相比已大有不同,当下的数学教学意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教育过程中如何运用适当的教学手段将学生的能力培养与知识教学相结合,使其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下吸收、掌握知识点,并能够举一反三,将其应用在其他领域是我们当前需要深刻探究的问题。

  一、创新意识培养的重要性

  1.培养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创新意识培养是鼓励学生不拘泥于书本和答案,积极提问、发现问题,并通过自己的疑问、分析、探究和求证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从而形成勤学好问、举一反三,具有创造力的思维模式。这样的教育更加有利于对学生大脑的开发,通过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其自主能力。通过能力培养增加学生对自己的认可度,使其在面对问题时能够有自信、想办法、去实践,而不是依赖书籍、老师或家长。创新意?R培养是思维模式的启发,也是能力的挖掘。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好奇心是学习兴趣的主要来源,只有学生对一件事好奇,才能引起他的了解欲望,而创新意识从狭义上讲就是对一件事的好奇而产生的意识和想法。培养学生敢于拥有与众不同的观点,并因此产生兴趣学习现有的知识,运用学到的技能解决或论证自己的观点,形成由创新意识到兴趣再到解决问题这样的良性循环,是教育所追求的目标。

  二、创新意识培养的原则

  1.尊重知识的科学性

  培养创新意识是我们共同追求的目标,但我们所提到的创新是建立在尊重知识尊重科学的基础上,而不是远离事实的胡思乱想。小学生需要天马行空,但也需要有人告诉他是非黑白。我们要培养的是具有创造力的、有未来的青少年,而不是胡思乱想不尊重规律的自负者。我们能想到与数学相关的最紧密的就是数字,而数字在任何工作中都是需要高度严谨的。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教师一定要严把尊重知识的原则,让学生从小树立尊重知识、尊重科学的意识观念,才能保证在日后的学习或工作中有态度、原则、有标准。

  2.以兴趣为基础

  前文提到创新意识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事实上,这两者相互作用,相互促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创新意识也要建立在兴趣培养的基础之上,以兴趣作为吸引,促进学生更加专注的学习,才能在整个过程中激发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小学的数学课程处在基础铺垫的阶段,在教学中我们往往反复强调,巩固练习,这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学生兴趣流失。因此,在设计教学方案时,我们应该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抓住学生感兴趣的点,例如一些数字规律、图形规律等小游戏,或者相同的知识点以不同的形式出现等。通过兴趣吸引帮助学生在课堂上集中注意力,激发思考问题和创新创造的能力。

  3.以实践能力的养成为最终目的

  缺少创新的实践只能成为机械的流水作业,而缺少实践的创新也只能称得上是满口胡言。而教学的最终目的都是将理论知识转化为行动力,用实践创造社会,造福人类。而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也是为了能让其将新颖的想法转化为创造力,使其从小就养成实践第一的理念。在教学过程中,一定不能忽视实践这一重要内容,鼓励学生将想法转化为行动,用实际结果说话。

  三、创新教学的策略

  1.更新教学方法

  随着网络科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满足学生对课堂的需要。而也有一部分人认为,数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均已数字事实为主,因此,方法转变起来十分困难。事实上,数学教学也需要与时俱进,根据不同情景进行教授方法的不断变化。例如:可以从传统的讲解式授课变成提问式授课,可以将知识点编辑成小故事,将需要记住的计算规则编成朗朗上口的顺口溜等。课堂教学也不要全部依赖板书,注意借助多媒体等新型设备,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对所教授的知识进行补充和扩展,帮助学生尽可能多的汲取相关知识,最大化激发学生的灵感和创造力。

  2.增强课堂的互动性

  无论是小学课堂还是初高中课堂,现在面临的最大问题时教师与学生的沟通问题。因为课程内容等客观原因,加之传统教学方法的影响,课堂形式主要以教师讲解,学生倾听的方式,偶有提问也不能顾及全部学生的进度。尤其是数学课程,环环相扣,一旦错过很难理解下面的内容,导致学生失去兴趣。这就是我们传统课堂的弊端,师生互动性差,教师不了解学生的掌握状况,学生错过进度或对某些知识点有疑惑不能及时反馈,会导致一堂课的有效教学成果少之又少。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我们更应该加强与学生的互动,通过沟通了解学生掌握情况,适时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

  3.自我教学评估

  除了上文提到的方法外,最重要的一点是教师的自我教学评估。通过对教学方法、课堂模式以及知识扩展等方面的改革,教师应该综合评估自己的教学成果。例如:那种方法对学生掌握知识最有效,那种形式更容易吸引学生注意力,什么样的内容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创造力。这些问题都是通过改变、总结、再改变、再总结这样的反复工作中解决的。因此,教师一定要对自己的授课进行评估,通过总结与反思能够增加自己对教学的认识,同时也激发自己的创新意识。

  结语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创新意识培养涉及到教师与学生、书本和课外等多个组成部分,教师虽然不是主体,但对教学效果和学生培养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现阶段我们应该充分运用可以利用的资源和工具,大胆更新教学方法,增加课堂上与学生的互动时间,认真对待学生的疑问和不解,积极帮助学生获得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教学,将呆板的数字变成跳跃的灵感,使其养成良好的思考方式,敢于大胆猜想和创新。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原则与策略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实施策略

    一、掌握生活信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抽象、枯燥是数学的最大特点,尤其是学习计算类的知识点时,学生容易搞混,所以教学方式就显得更为重要。教师应该充分发掘教学知识的特点,有效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及当地生活环境等因素,将知识点生活化...

    sansa2025人文社科
  •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

    在当前我国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社会各界对于小学阶段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增加,更加强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及对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为了更好开展小学数学教学,更快地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水平,需要改变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教师要不断引导学生学习,突...

    sansa2025未命名
  • 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之探讨

    教学应该是“教”与“学”的组合,也就是说,教学是一个双向的传播交流活动。可是传统的教学方式往往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生当作是听课的对象,这就不利于学生发挥能动性进行自主学习。所以,教师应该转变教学方式,以生活为切入点,结合数学,创设情境...

    sansa2025理工科类
  • 小学数学教学中发展学生主体性的思考

    传统的教学模式都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只是单纯地接受知识,并没有能够发挥自己才能和创新思维的平台和机会。小学对于人们来说是非常重要且关键的阶段,但是,就目前的小学数学教学而言,并没有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这对于学生的学习以及教学效果有着非常不...

    sansa2025经济管理
  •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6-0157-02 新课程改革日渐深入,素质教育取缔了以往的知识教育,在当前的小学教育中,创新能力、综合素质、自主个性的培养被放在了重要位置...

    sansa2025经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