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理工科类 > 正文

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实践与体会

sansa2025

  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实践与体会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05-0104-02

  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既是学生学习的目标之一,又是新课程改革所提倡的教改新内容。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是过分强调知识掌握向学习方式和学习能力的转变的要求,同时也是新课程理念所提倡的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科学探究的意识,养成探究的习惯,具有一定的探究能力。探究式学习更注重过程性学习,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亲身实践获得知识和技能的过程。如何提高学生的探究欲望?学生的探究能力如何才能有效培养?所有这些都是教师在教学中值得深入研究和实践的。下面笔者就生物教学中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谈几点体会。

  1 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探究欲望

  发现和提出问题是非常可贵的,往往是探究活动必须具备的。正如爱因斯坦所经常论道的:“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此,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要渗透到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就会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创设问题情境通常是通过实验观察创设问题情境;通过亲身体验创设问题情境;借助学生的日常生活实践创设问题情境;巧用诗歌、谚语、谜语创设问题情境;利用多媒体网络资源创设问题情境;等等。

  例如,在引导学生观察蚯蚓形态结构异同的实验时,教师特意准备了带有环带的蚯蚓和不带有环带的蚯蚓。然后引导学生观察,学生从观察中发现并提出问题:为什么有的蚯蚓带有环带,有的蚯蚓不带有环带?问题的产生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接下来,引导学生学习教材内容,查阅有关蚯蚓结构的书籍资料,让他们互相比较有环带和没有环带的蚯蚓有何区别,并组织讨论交流的形式以寻求答案。十几分钟的时间,答案很快就出来了:幼小的蚯蚓本身是没有环带的,蚯蚓的环带都是蚯蚓成熟的结构特点。

  2 引导学生从生物实验探究过程中激发探究的兴趣和热情

  在生物实验中,学生经历生物科学探究的实验过程,感受是直接的,体验是真实的。如在教学“植物的激素调节”内容时,组织学生进行如下的探究实验:

  实验1:用单侧光照射放在暗处的玉米幼苗,观察其生长的情况。

  实验2:用单侧光照射切掉胚芽鞘幼苗的尖端,观察其嫩芽的发育情况。

  实验3:给玉米幼苗尖端套上锡帽,用单侧光照射幼苗,观察其生长情况。

  实验4:给玉米幼苗尖端下部套锡裙,用单侧光照射幼苗,观察幼苗的生长情况。

  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分析、总结后得出结论:玉米幼苗具有向光性。

  学生通过进行以上生物实验,亲身体验到实验探究的乐趣,同时也激发了激发探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 借助多媒体的优势,加深对所探究知识的理解

  生物的进化发展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生物的繁衍、生长过程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在生物教学中,有些生物进化发展的过程需要学生观察的内容很多,有些内容需要观察的时间很长,不可能在短短的一节课的时间内当堂完成。还有些生物现象是微观的,不能直接用肉眼观察到。此时,借用现代信息技术的丰富表现力,通过播放预先制作的生物课件,使学生不能看到但又必须让学生观看的生物微观以及生物的生长过程等(在课堂上此时无法看到),通过大屏幕呈现在学生面前,清晰地揭示所学内容的本质及其内在联系。这样,虽然时间很短,但是学生用不了多长时间就了解了所要学习的内容。

  例如,在教学“人类的进化”一部分内容时,只利用课本上的几幅静态的照片或者观看有关内容的标本是不能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因为人类的进化经历了特别漫长的年代,所以只通过几张图片,学生很难想象出人类的进化的过程。利用多媒体形象直观地展示人的发育、进化过程,打破时空界限,跨越漫长时限,最大限度地展示给学生看,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此外,在“植物的升腾”“细胞的有丝分裂”等微观的教学中,都可以利用多媒体强大的演示功能将教学内容宏观形象地展示给学生,使学生如临其境,大大加深对所探究知识的理解。

  4 运用科学的评价模式,培养学生良好的探究习惯

  传统的教学评价模式只重视知识学习的评价,不重视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价;只重视终结性评价,忽视了学习过程的评价;忽视学生之间的评价,或者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单单注重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是不可取的。这样的评价效果肯定是不会有好结果的,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从严重的情况看肯定不利于学生的发展。

  这就要求教师必须结合学生实际,构建符合新课程理念、切实可行的教学评价体系,构建教学评价新模式。例如,对学生生物实验的评价方案可以从实验技能、模型制作、实验探究能力、实践活动等几个方面进行评价(评价内容、评价方式、评价工具以及具体的操作方法见表1)。在平时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探究能力的评价,要记录每一个学生在每一次实验过程中的实验探究情况,特别是记录学生实验准备情况如何?探究设计能力如何?实验能力提高程度如何?等等。同时,对探究方法的选取,以及探究过程的各种变化,从实验过程中来量化学生探究能力提高的情形。

  此外,还应该适时组织探究实验竞赛、实验能力测试、实验水平测试等形式来提高实验技能。通过组织类似的实验探究竞赛活动等来考查和评价学生的实验能力。

  总之,要建立健全和改革评价机制,运用科学的、可操作性强的评价模式,培养学生的探究欲望,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5 结语

  总之,在生物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既要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态度,又要培养勇于创新、勇于探索的精神。要在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要在生物实验中经历生物科学探究的实验过程,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借助多媒体来帮助学生理解生物概念和原理,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观察和独立思考能力,使学生的认识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借助现代信息技术丰富表现力的优势和强大的演示功能,将教学内容宏观形象地展示给学生,使学生如临其境,有效地揭示生物的本质及其内在联系,大大加深对所探究知识的理解;运用科学的评价模式,培养学生良好的探究习惯,促进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提高。

  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实践与体会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高职高专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就业观的调查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5)11-0116-01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就业制度和就业形势的变化越来越大,大学生就业越来越困难。对于高职高专临床...

    sansa2025理工科类
  • 互联网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析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7)06-0235-03 随着网络的普及和发展,互联网越来越成为大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平台,它极大地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方式、方法,促进了教育公平,学生...

    sansa2025理工科类
  • 试论人文关怀在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中的价值

    新形势下,高校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要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从大学生的实际状况出发,尊重和理解受教育者,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高校思想道德教育中渗透的人文关怀,值得各高校有关人员广泛关注和进一步的探讨。 一、人文关怀在思想道德教育中的价...

    sansa2025理工科类
  • 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研究

    目前,很多高校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都仅限于在毕业生中展开,一般是由学校的就业指导部门解读就业政策、提供招聘信息和进行求职指导等,而对于大三、大二阶段的学生,学校则没有做好职业生涯规划的渗透工作,学生对自己将要从事的工作和领域也比较茫然。...

    sansa2025理工科类
  • 川北医学院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现状调查分析

    [DOI]1013939/jcnkizgsc201630074 进行课外体育锻炼是学校课外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大学生维持健康体魄的重要渠道之一。本文通过对川北医学院大学生进行课外体育活动的调查,了解大学生喜欢的体育运动种类...

    sansa2025理工科类
  • 新时期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的探讨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3(b)-0179-02 党员发展工作是我国高校党建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高职院校党建工作发展起步较晚,在党员工作中还存在很多问题。高职...

    sansa2025理工科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