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经济管理 > 正文

让初中化学教学生活化

sansa2025

  让初中化学教学生活化

  中图分类号:G633.8

  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曾提出“生活即教育”的观点。他强调对学生要六大解放,从“读死书、读死书”中走出来,在生活中通过实践活动,获得知识;将课堂教学“生活化”,教学融于生活中才具有生命力。

  因此,构建“生活化”的化学课堂势在必行,教师在教学设计与实施中,引导学生通过体验活动,激活学生的思维,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去研究身边的化学问题,并学会健康生活、树立保护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一、多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感受学化学的乐趣。

  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如我们的衣食住行、如何控制污染、如何减少汽车尾气、化肥工业与人类粮食的危机等一切都富于化学“生活化”的主题。教学中,让学生通过观察化学现象,把化学知识用于生活实际中,挖掘生活中的化学资源,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从而实现有效课堂。

  在教学中,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增强学习化学的兴趣。例如,在化学课的第一节课,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你能举出几个例子说明生活与化学相关吗?学生的兴趣一下被调动起来,学生们个个跃跃欲试、踊跃发言,由人们的衣食住行、谈到医疗保健、由交通工具到“神州八号“的升空史实、由垃圾食品谈到新药物的研制和开发、由环境污染到环保等,学生的思维的闸门被打开,思维的翅膀已经放飞,创新思维能力得到发展。

  再如,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水。在教学《水的组成和性质》时,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了解水的净化、水的污染以及水资源的保护等很有必要。

  这样,教师的引导使学生感受到化学的魅力和精彩。因此,教学时,教师用生活中的事例去解释和总结化学现象,能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使课堂更精彩。

  二、引导学生多观察,养成多看、善思、质疑的习惯。

  教师在化学教学中,应让学生勤动手、多观察、善于思考、学会质疑等学习品质。

  如镁带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动手实验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学习氧气的作用时,让学生点燃一根火柴后吹灭,用带火星的火柴靠近氧气的集气瓶口时,熄灭的火柴杆又重新燃烧了起来,让学生观察后总结氧气的助燃作用。

  再如,在学习《物质在水里的分散》时,组织学生动手实验:在三个玻璃杯中分别加入适量的高锰酸钾、食盐、蔗糖,然后加入水,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再启发学生解释和总结高锰酸钾、食盐、蔗糖溶于水中逐渐消失的原因。进而再启发学生思考:如果在水中加入泥土、粉笔头、食用油等时,又会出现什么现象?再提出问题:洗衣粉能去除衣服上的污渍、洗发剂可以洗去头上的油脂,这是什么原因?

  这样步步质疑,学生会有兴趣去思考、探究、讨论、实验、分析等活动,引发学生学习化学的方法和方式。

  三、组织学生多动手,实现“做中学、学中做”。

  化学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不能让学生“死读书、读死书”,死记课本上的知识点,忽略学生的动手实践环节。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如果死记硬背,短时间内可能更快捷、更有效,省时省力,课堂又好驾驭,学生危襟正坐,井然有序。其实,时间一久、随着知识的增多,死记的东西逐渐被忘却的现象不足为奇。如果让学生亲自动手做、并亲自观察,会记忆良久。

  如,镁带的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如果学生不亲自做、观察,直接看课本记忆,恐怕对于颜色“白”就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忘记。如果亲自点燃了一条镁带,近距离观察镁带的燃烧过程和结果,想忘记都难。

  再如,“石灰水煮鸡蛋”的原理,学生会感到好奇,抓住其好奇心理,亲自做实验,效果不错。在小烧杯中加入少量的生石灰,再加入少量水,搅拌均匀、摇晃后,让学生用手摸一摸,会有烫的感觉。启发学生思考为什么?总结这一反应现象:生石灰变成熟石灰是放热的过程,生石灰具有很强的吸水性。进而启发学生通常情况下,夏天人们的室内、床底下放一些生石灰,为什么?学生思考、讨论、交流后不难得出生石灰可以用作干燥剂的结论。

  四、延伸课本知识,提高环保意识。

  学习是为了应用,在教学中,应将课本知识拓展延伸到实际生活,由课堂到课外,到生活实际中拓展知识、延伸知识结构,同时将知识运用于生活实际,实现“用中学、学中用”的目的。

  加强环保意识是初中化学课的一大主题。在教学中应与学生生活联系起来,通过知识的延伸,拓展学生的视野、提高环保意识。

  如,汽车尾气是一种有毒气体,对人体有害。因此建议人们出门少开私家车,以减少这种气体的排放,使空气少些污染;在学习《水和溶液》时,让学生认识到水资源缺乏、分布不均匀及严重污染等情况,提高他们节约用水的意识、也让学生明白保护水资源、不污染水资源的重要性,启发学生讨论:如何保护水资源,以便养成环保的好习惯。

  除此之外,引导学生观察校园内外方面袋乱飞、生活垃圾随地丢弃等现象,讨论这种种现象该如何根治,从而做个环保小卫士。再结合当前热门话题:低碳生活。组织反思自己的生活习惯与低碳生活有哪些格格不入的地方,列举出自己和家人、朋友、同学等低碳生活习惯,还有哪些有待改进的地方。这样,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总之,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引导学生不仅要理解、学会一些有关化学的知识,也应该结合实验现象积极思维、主动思考,学会质疑,学会观察身边的事,由现象分析本质,多做实验,通过实验、通过探究与活动学习化学知识和实验技能,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熟悉相关的化学变化,在玩、动手做的同时,获得更多的化学知识,养成不断反思的习惯。简言之,让化学课“生活化”是化学课的永恒不变的主题。

  让初中化学教学生活化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促进美育教学需提高学生审美趣味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8-043-01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这是在党的基本...

    sansa2025经济管理
  • 大学生创客谈赫哲族旅游纪念品设计

    0 引言 赫哲族作为中国黑龙江省特有的少数民族,现有人口不到5000人,是中国北方唯一的一种以渔猎为生的民族,其先民的历史可追溯到6000~7000多年前,超过千年的历史使其具备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独具特色的民族风格。赫哲有本民族...

    sansa2025经济管理
  • 农村初中物理习题教学生活化情境创设的问题和方法

    在农村初中物理学习过程中,习题练习生活化情境的创设,只要设计合理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不但容易被学生理解和接受,还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学习情趣,保持学习热情,弥补传统习题课的劣势,同时还能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效果,是一种十分必要的教学摸索。...

    sansa2025经济管理
  • 当代大学生理性爱国教育探析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简称《基础》)课教材第二章“继承爱国传统,弘扬中国精神”是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专章内容。本章从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新时期的爱国主义、做忠诚的爱国者三个层面,对爱国主义进行了较全面的阐释,对大学生怎样理解...

    sansa2025经济管理
  •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4)08-0105-01 数学教学过程是一个特殊的认知过程。不仅要求学生掌握抽象的数学结论,更应注重学生的数学思维训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探讨知识的形成过程,培...

    sansa2025经济管理
  • 高校学生会干部队伍现状及对策分析

    1 引 言 学生会作为高校重要的学生组织,是联系学校和学生的重要桥梁和纽带。学生会干部作为学生干部代表,他们的素质直接关系到学校学生工作的质量和水平,也影响着他人和自身的发展和成长。笔者结合自身工作实践经历,针对当前学生会干部队伍...

    sansa2025经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