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社科 > 正文

如何在中小学美术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审美和创新能力

sansa2025

  如何在中小学美术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审美和创新能力

  目前,我国中小学教育中,一些家长、老师对美术课程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使学生失去创新能力培养最重要的途径。美术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精神和态度,使学生的审美素质和创作能力得到提高。水彩画的明丽、轻盈、滋润和淋漓尽致的独特艺术效果,以及水彩画颜色和水的流动、晕化、冲刷、吸收、参透、移动的特点,更能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在构思联想一系列由浅入深的思维过程中,学生思维的广阔性、灵活性、独特性得到锻炼与发展。

  一、我国中小学美术教育的现状及教学方法

  1.乡镇中小学美术教育现状。目前我国大部分乡镇中小学美术教育处于一个比较尴尬的境地。开展美术教学有些困难,农村孩子经济条件差,购买力低,没有能力购买很多必备的绘画工具,软件条件不足,而教师短缺,教学场所的缺乏等,硬件条件明显不具备,因此,美术教育在这一地区很难得到普及。但乡镇学校的美术教学又有独特的优势,乡村自然美丽的景色,自然资源唾手可得,比比皆是,为美育培养提供很好的条件。

  2.城市中小学美术教育现状。城市学校学习美术课最优越的资源就是可以参观美术馆、青少年宫、图书馆和博物馆、当地文物资源、名胜古迹、文化宫、艺术家工作室、走访美术专家画廊等,这些硬件条件为学生构建了一种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了一个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实践的机会,引导学生关注社会走向社会,使学生在耳濡目染中增长美术知识,培养敏锐的观察能力,养成观察美、发现美的好习惯。

  在具体教学中,不论城市还是乡村,都会因为美术新课标和当地美术教育现实的碰撞、应试教育根深蒂固、学生对美术课缺乏兴趣、教学资源缺乏、教师配备不专业等问题直接影响美术教育的发展,导致学校开展美术教学困难,不能发挥美术教育的育人功能。表现为美术课堂大多是“以绘画性为目的”的教学,着眼点仍是看画、临画,无法与其他教育科目和社会生活进行密切联系,形成综合教育,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这种教学结构设置单一,大大约束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充分发挥。

  3.我国中小学美术教育的教学内容及方法。由于思想观念、教师短缺、设备不足、考核机制等因素,一些学校把美术视为“副科”,专业教师少,大多是兼职代课,致使美术教学脱离教材,内容单调,方法单一,枯燥无味。有些教师让学生照着原画临摹,使美术课演变为“图画课”。这种以绘画为目的性的单一教学方法,禁锢学生的思想,对于学生感受自然美、生活美、艺术美都有很大的约束,使学生的审美观变得迟钝,压抑了学生想象能力、创新能力的发展。根据中小学美术教材内容和教学实际,充分利用水彩画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审美、创新能力有非常大的作用。

  4.中小学美术教育的作用。美术学习的核心是让学生在美术课中体验轻松快乐,在轻松快乐中产生学习兴趣并获得知识。美术教育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艺术学科,要通过看一看、做一做、画一画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绘画能力和表现活动的自由性等。多给他们更多时间和空间欣赏美术作品,增强学生集体合作的意识与班级活动的自信心,潜移默化地提高视觉审美能力;能帮助学生掌握绘画技巧理解并感悟生活中的自然美。通过美术教学,学生能在图像视觉方面正确地反映现实,加深对周围事物的了解,培养对造型与色彩的喜爱,增强学生绘画才能。在欣赏作品和自己创作的过程中,学生的美感和评价美的能力得到大大发展。

  二、中小学美术教育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美术学习重视运用多种方法,重视发散性思维的培养。美术教育能有效促进学生个性的形成,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逐步培养学生的情趣性、想象力、发散性思维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同时也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美术教育要注意培养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构建艺术环境的建设,鼓励学生大胆地进行绘画与创作,促进思维、情感、创新等各方面的发展,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审美能力、创造思维能力、技术意识。在教学过程中应针对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素养及独立生活能力和文化艺术素养,把各种美术知识与技能有机地融入绚丽多彩、有滋有味的美术活动中,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注意营造艺术学习气氛,锻炼学生的抽象思维、创造性思维能力,而且通过美术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充分发展学生观察事物的敏锐度、形象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如何运用水彩画教学培养学生的审美、创新能力

  1.了解水彩画的特点。通过讲解让学生知悉水彩画是用大量的水和透明颜料在水彩纸上进行绘画的,水与色彩的透明感是它的特点。水彩画讲究用水,调配得当可以在纸上形成透明且爽朗的艺术特色,给人一种特别整洁纯净的美感,同时也要注意水用多了,画面水迹太多,颜色游移,得不到所需要的形体和颜色,反之则没有润泽与透明,使得颜色脏而干[1]。水在水彩画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只有通过不懈的练习与结合驾轻就熟的笔法才能逐渐掌握与适应。

  2.运用技法与特殊技法。通过示范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水彩画技能。比如:干画法、湿画法的不同运用与不同效果。干画法是不受时间限制的,可以多层叠加,这种方法是学生最容易掌握的一种技法。不过这种画法多次的叠加会使画面变得脏污、浮色和呆板。湿画法顾名思义是在还没有完全干透的情况下着色的方法,也就是在画第一遍色未干时再画另外一种不同的颜色,两种颜色相互交融,形成独特的美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重点放在干画法与湿画法的结合上,指导学生干画法与湿画法要恰到好处,胸有整体,并从局部画起,这种方法可以让学生精力集中,掌控水与时间变得容易,两种画法并用合理,顾此失彼的现象就能降到最低。画出的效果爽朗流畅,运用自如,就能于对比手法中出现丰富生动的效果。

  3.大胆实践,张扬个性,培养审美、创新能力。通过实践让学生尝试用一些特殊技法绘画一些肌理。如:酒精、盐、松节油、菜汤的喷溅,塑料包装物的肌理,有规律的印章刻印法,用蛋清或蛋黄调色加厚处理,利用丙烯和树胶调色,等等[2]。开始动笔时一些学生胆小,怕弄脏画面。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典型示范,尽量让学生“动”起来,鼓励学生大胆尝试绘画。例如用松节油、菜汤喷溅在纸上,一开始在白纸上喷溅或在画过颜色的纸上喷溅,再用水彩颜料覆盖,画面出现排斥第二层颜色的斑点露出第一层的颜色,自然而然地出现一些丰富的颜色对比和所需要的肌理。

  通过水彩画学习,指导学生用特殊技法作画,帮助学生扩大视野、开拓题材,生活中废旧材料的利用使得生活和学习水乳交融,使学生更容易发现美,强化创造美的意识。

  四、结语

  美术教育是中小学必须学习的课程,作为美育的一项,它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材料性是美术教育的一个独特的特点。使用不一样的材料进行创作,会使得作品产生截然相反的效果与美感。要加强中小学美术教育中水彩画的教学,让学生进行水彩画创作,在水彩画创作中全面提高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

  如何在中小学美术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审美和创新能力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学生智力差异研究及与英语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2-012-001 一、存在的问题 在多年的英语教学工作中,老师们碰到了一些难题。难题之最是学生的两极分化现象。刚开始学英语时,学生学...

    sansa2025人文社科
  • 上海市某高职校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学生职业素质认知差异测评

    学校职业素质教育在学生职业素质开发和提升过程中肩负着重要责任。教育部在进入本世纪初的《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指出:“学生应在具备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门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具有...

    sansa2025人文社科
  • 从《课程标准》看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的培养

    赵亚夫先生说:“历史教育是有关人性的教育――自由精神;它关乎国民性的改造――理性批判;它是有关人类文明及民族的演进认识――反省意识;它关乎国民社会态度的养成――社会行动。”历史学科作为人文学科的核心课程之一,充满着生动丰富的深远博大的人文资...

    sansa2025人文社科
  •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创造力是指人在某种动力的推动下,从事创新活动的能力。虽然创造力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一种能力,但并不是每个人的创造力都一样,其高低也与后天培养有关。现代社会是创新社会,社会的发展迫切需要创造性人才,所以学校教育应以培养创造性人才为目标,而语文学科...

    sansa2025人文社科
  • 音乐专业大学生如何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在新形势下,综合院校音乐专业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育人工程,它贯穿着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并渗透到教学、实践过程的各个方面,最终使学生所蕴含的创造潜能得以开发。 如何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这...

    sansa2025人文社科
  • 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学工作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3-0051-03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学工作的重要性分析 1.完善自我,加强德育教育和思想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

    sansa2025人文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