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社科 > 正文

关于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

sansa2025

  关于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z.2016.03.033

  Reflections on Promoting College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ake Theory and Education Practice Combination as Perspective

  LIU Cuibai, LIU Qiangqiang

  (Lanzhou University, Lanzhou, Gansu 730107)

  Abstrac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higher educatio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work to grasp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aspects of research and education practice theory, and do a good job of theoretical research and educational practice in this hands to be able to overcome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the current problems, to better promote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Students educational work effectively to enhance the effectivenes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work.

  Key words theoretical research; education practice; relation

  在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日渐突出。有效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树立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举措,对于培养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意义重大。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理论研究的推进与教育实践开展的不协调、不统一仍是目前存在的实际问题。所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如何将理论研究和教育实践相结合并实现相互促进,依旧是有效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当研究的首要问题。

  1 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特别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文)提出以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取得长足发展。工作思路创新、内容丰富、载体多样,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效显著。经过长期坚持的努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入了新的阶段。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已经形成良好的基础,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先进理念被广泛接受并付诸实践。各高校内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制机制不断完善,基本上形成了“全员育人”的良好氛围。同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不断壮大,人员专业性不断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正在以强劲的势头向前发展。这是近十年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本情况。

  同时,不能否认,国际形势复杂多变、互联网使得西方思潮和不良价值观传入我国,价值多元化的冲击使得教育我国现代大学生的树立科学的价值观尤为迫切,再加上大学生思想方面呈现出强烈的独立性和自主性。这些因素都给当今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新的困难和挑战。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研究认清当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所面临的新困难和新挑战,勇于担当,大力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成效。这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当担负的责任。但是在实际工作中不难发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理论研究和教育实践却出现脱节的现象。具体而言,就是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等研究人员在理论研究和探讨方面方面占据优势,而实践经验却相对缺乏。辅导员等从事一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工作人员实践经验相对丰富,而理论水平和科学研究能力相对不足。在这种情况下,就造成了理论研究和教育实践逐渐脱节的实际情况,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并不鲜见,无法使得理论研究和教育实践完美结合,共同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取得更大的成效。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出现的理论研究与教育实践不协调、不统一的问题由来已久,在更多情况下表现为理论研究与教育实践脱节,呈现出“两张皮”的状态。如何协调好理论研究与教育实践的关系,实现理论研究与教育实践共同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出成果、见实效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2 原因分析

  (1)目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针对性不强,目的性不突出。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断发展进步的今天,我国高等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也很好地发挥了应有的作用,这是值得肯定的。但同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不强,目的性不突出的问题依然大量存在,主要包括脱离大学生心理和思想发展进步的实际、没有关注部分个例因素、没有调动大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等等。在这种情况之下,极容易出现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知而不信、言而不行的不良反应,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本来的目的和作用肤浅化甚至流于形式。   (2)当前高校内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人员存在不协调现象。当前高校内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人员构成复杂,主要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专兼职辅导员、团干部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理论研究方面做出了较大贡献,而从事具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较少。专兼职辅导员、党团干部等承担了较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工作,而知识结构、科研能力与专业教师有一定的差距。在这种情形之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研究与教育实践脱节就在所难免。

  (3)高等教育受教育人数增多的趋势与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员较少的矛盾依旧存在。国内高等教育规模逐年加大,学生人数逐年增加,而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员数量相对紧张,师生之间的联系紧密程度有所降低,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人员对于大学生实际情况的了解和掌握不够。在这种对学生的情况没有深入分析和了解之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出现盲目应对的可能性就增大了,自然没有办法去做有效的研究和理论探讨,工作实践中的失误也会相对增多。同时,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人员队伍状况也存在着不能适应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践的情况,这对于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将理论研究与教育实践相结合也造成了困难。

  基于以上原因而产生的理论研究与教育实践“两张皮”现象就必然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质量无法得到有效保证。

  3 对策分析

  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如果单纯地推进理论研究或者不去做必要的理论研究都是不恰当的,势必会使思想政治教育本身的意义和作用大打折扣。因而,要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环节重点抓好理论研究与教育实践的相协调和相统一。针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理论研究与教育实践脱节的实际问题和原因分析,笔者认为,要正确处理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理论研究和教育实践的关系,并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坚持以人为本,强调理论研究要贴近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实际,解决大学生面临的实际问题。《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明确指出要“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坚持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这些论述和要求给我们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重要指导。但同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出现的忽视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与大学生的实际需求联系不紧密等等问题也依旧存在。所以,要懂得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和对象是大学生,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我们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要从大学生的实际问题出发,以当代大学生的所思、所想、所需为基本导向,理论研究要能解决大学生的实际问题。大学生接受新事物、新观点的能力较强,思维活跃,时代特色鲜明,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研究工作要尊重大学生的时代特点,勇于突破常规思维,从“新”入手。“源于实践的理论,并不仅仅是对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更重要的是对实践活动、实践经验和实践成果的批判性反思、规范性矫正和理想性引导。这就是理论对实践的超越。”要紧紧围绕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理论研究,形成贴近实际需求的理论研究成果,充分体现理论研究的超越性,发挥理论研究的引导作用。

  (2)积极推动研究成果在教育实践中的运用,促进理论研究成果向教育实践有效转化。“理论联系实际是根本的教育原则和方法。”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能够“透过对大学生思想品德心理结构、大学生道德发展规律、大学生行为养成规律的分析研究,使教育者切准大学生的思想脉搏,为有的放矢地实施教育提供客观依据,做到因时而异,因人因材施教”“我们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一贯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促进理论研究成果向教育实践有效转化,要将最新研究成果融入到具体工作的细节中、体现到学生活动的环节上,以理论研究增强教育实践的针对性、有效性、科学性。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关注大学生的实际需求,研究大学生实际需要的新问题、新动态,增强研究成果在教育实践中的转化速度和转化质量,在如何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方面下功夫,努力摆脱单纯地理论说教、知识传播、真理讲授,有效避免理论研究不能应用到教育实践中的弊病。

  (3)不断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进一步完善队伍结构,提升队伍质量。目前,我国各高校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专兼职辅导员、党团干部等,是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和教育实践的主要力量。但我国各高校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员的配备与学生人数的比例还未达到国家规定的的标准,工作人员的学科背景、专业特长等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需求有一定的不适应,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专业化、专家化、职业化还不明显,这些都影响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要进一步完善队伍结构,坚持数量与质量齐头并进,加强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培养和训练,大力提升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员的理论研究能力和教育实践水平。

  (4)改革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增加实践环节的教育和引导。单纯地进行理论讲授和知识积累而缺少实践环节的操作的话,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就容易出现有理论、没行动的不良局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将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基本要求就是要在课程设置上增加实践环节的教育和引导,将课堂讲授的知识通过实践活动得到有效的运用,使理论知识在实践中发挥本来的作用。

  协调好理论研究和教育实践两方面的关系,在实际工作中体现两者的互补性并非一蹴而就,更主要的是要落实到具体的工作实践中,在具体的工作实践中见成效。

  关于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学生智力差异研究及与英语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2-012-001 一、存在的问题 在多年的英语教学工作中,老师们碰到了一些难题。难题之最是学生的两极分化现象。刚开始学英语时,学生学...

    sansa2025人文社科
  • 上海市某高职校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学生职业素质认知差异测评

    学校职业素质教育在学生职业素质开发和提升过程中肩负着重要责任。教育部在进入本世纪初的《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指出:“学生应在具备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门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具有...

    sansa2025人文社科
  • 从《课程标准》看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的培养

    赵亚夫先生说:“历史教育是有关人性的教育――自由精神;它关乎国民性的改造――理性批判;它是有关人类文明及民族的演进认识――反省意识;它关乎国民社会态度的养成――社会行动。”历史学科作为人文学科的核心课程之一,充满着生动丰富的深远博大的人文资...

    sansa2025人文社科
  •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创造力是指人在某种动力的推动下,从事创新活动的能力。虽然创造力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一种能力,但并不是每个人的创造力都一样,其高低也与后天培养有关。现代社会是创新社会,社会的发展迫切需要创造性人才,所以学校教育应以培养创造性人才为目标,而语文学科...

    sansa2025人文社科
  • 音乐专业大学生如何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在新形势下,综合院校音乐专业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育人工程,它贯穿着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并渗透到教学、实践过程的各个方面,最终使学生所蕴含的创造潜能得以开发。 如何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这...

    sansa2025人文社科
  • 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学工作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3-0051-03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学工作的重要性分析 1.完善自我,加强德育教育和思想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

    sansa2025人文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