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社科 > 正文

论高校学生党员“进出”机制的构建

sansa2025

  论高校学生党员“进出”机制的构建

  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健全党员能进能出机制,优化党员队伍结构。关于高校党建,从1990年中共中央发布《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党的建设的通知》至今,中组部、中宣部和教育部党组先后连续召开了21次全国高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并且每一次都把发展大学生党员放在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这个根本任务的战略高度。教育部党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学党员发展和教育管理服务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要重视做好在青年中发展党员的工作,特别强调及时处置不合格党员,要在健全党员能进能出机制上下工夫。

  当前高校学生党员能进能出机制落实效果不佳,出现入口把关不严、入党一劳永逸、出口形同虚设等现象。如何提高学生党员能进能出机制的信度,是高校党建工作的一种新尝试。要深刻认识“健全党员能进能出机制”的意义,查找“健全党员能进能出机制”的差距,积极探索“健全党员能进能出机制”的路子,对创新基层党建工作,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要正确认识创新党建工作长效机制的重要性

  高校学生党员质量保障的长效机制,就是保证高校大学生党员在发展、转正及入党后能够带头履行党员责任义务,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自觉接受党组织和广大群众监督与考评的机制,它不是一劳永逸、一成不变的,必须随时间、条件的变化而不断丰富、发展和完善。

  二、健全党员能进能出机制是新形势下加强党员发展和管理的客观需要

  健全党员能进能出机制,是增强中共对新形势下自身肌体健康问题的危机意识,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加强新形势下党员发展和管理工作的客观需要。当前中国正处于矛盾凸显期和改革深水区,社会结构发生巨大变化,不同阶层群体的利益诉求日益多元化,西方利用各种手段进行意识形态渗透,思想领域的矛盾和斗争更复杂激烈。随着党员人数的增加,在发展党员、执行党员标准过程中严把入口、疏通出口,建立党员、干部退出机制,解决党员、干部能上不能下、能进不能出的问题,具有时代的必要性和现实的紧迫性。

  三、制定党员队伍“入口”关机制有效措施

  探索清退不合格党员的同时更注重严把党员“入口”关建立党员队伍纯洁机制,不能仅仅理解为把不合格的党员清退出党组织,更要严把党员队伍“入口”关,从源头上保证党员队伍的纯洁性,这是在推进党的纯洁性建设中必须始终坚持的原则。在实际工作中,借鉴企业质量体系认证管理理念,建立“指导、发展、监督、评价”于一体的发展党员全面质量管理体系,从递交入党申请到预备党员转正,将发展党员细化为多个阶段与多个环节,对每一环节都提出明确具体的量化指标和时限要求。这样的标准化、科学化不仅保证了党组织可以对发展党员的全过程全面掌握,而且便于申请入党的同志一旦没有被批准也知道自己在哪个环节上还不够标准,可以有针对性地进一步努力提高自己;其次是研发发展党员全面质量管理网上信息系统,对发展党员工作实行网上登记、网上提报、网上审批,上一个环节不符合规定要求的,系统中止审核,不能进入下一个环节。并要求基层党委及时更新维护信息系统数据,做到培养管理同步进行,实现通过科学手段杜绝不合格党员混入党的队伍的初衷。

  四、加强经常性教育管理确保党员思想上时刻保持纯洁性

  要保持党的纯洁性,就要把思想纯洁摆在首位,把思想纯洁作为保持党的纯洁性的首要任务。为了做到防微杜渐,确保党员在思想上时刻保持纯洁性,必须强化党员日常教育管理。

  加强党员日常教育培训,重点抓好集中培训。要针对党员共性需求,党的基本知识,以及各部门和单位的中心工作,集中开展多次党员主题培训活动,引导党员自学。在抓好党员集中培训的基础上,建立和固定每月的“学习日”,以支部为单位,督促指导党员自学,落实学习考评,对党员参加教育培训情况要采取“党员述学、支部考评”形式,结合工作总结,组织交流学习成果和体会,年终进行检查,并做出评定。

  五、建立健全党员退出机制注意的问题

  1.建立脱党机制。脱党,视情况有主动脱党和被动脱党。鉴于种种客观因素,如退党在某种程度上可能是政治上的耻辱,所以,虽思想上脱党了,不再承认党的章程,不再参加党的活动,也不履行党的义务,但就是在形式上不退党,对此,党组织应主动对其予以除名。此外,还有一种情况就是,不与组织发生任何主动关系,组织对当事人的情况也不了解,达到一定年限的,应视为自动脱党,予以除名。

  2.建立劝退机制。这是针对思想上还承认共产党章程的共产党员。共产党员发生违犯党纪的行为,且被警告3次以上,都应劝其退党。

  3.建立责令退党机制。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立党之本。党员做出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的宗旨相违背的行为,是中国共产党不能容忍的。党组织应责令当事人退党,并且不允许重新入党。

  4.完善开除党籍机制。共产党员发生违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行为且这种行为触犯法律应予追究刑事责任的,坚决开除党籍,并禁止参加党的任何活动。

  论高校学生党员“进出”机制的构建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学生智力差异研究及与英语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2-012-001 一、存在的问题 在多年的英语教学工作中,老师们碰到了一些难题。难题之最是学生的两极分化现象。刚开始学英语时,学生学...

    sansa2025人文社科
  • 上海市某高职校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学生职业素质认知差异测评

    学校职业素质教育在学生职业素质开发和提升过程中肩负着重要责任。教育部在进入本世纪初的《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指出:“学生应在具备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门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具有...

    sansa2025人文社科
  • 从《课程标准》看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的培养

    赵亚夫先生说:“历史教育是有关人性的教育――自由精神;它关乎国民性的改造――理性批判;它是有关人类文明及民族的演进认识――反省意识;它关乎国民社会态度的养成――社会行动。”历史学科作为人文学科的核心课程之一,充满着生动丰富的深远博大的人文资...

    sansa2025人文社科
  •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创造力是指人在某种动力的推动下,从事创新活动的能力。虽然创造力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一种能力,但并不是每个人的创造力都一样,其高低也与后天培养有关。现代社会是创新社会,社会的发展迫切需要创造性人才,所以学校教育应以培养创造性人才为目标,而语文学科...

    sansa2025人文社科
  • 音乐专业大学生如何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在新形势下,综合院校音乐专业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育人工程,它贯穿着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并渗透到教学、实践过程的各个方面,最终使学生所蕴含的创造潜能得以开发。 如何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这...

    sansa2025人文社科
  • 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学工作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3-0051-03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学工作的重要性分析 1.完善自我,加强德育教育和思想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

    sansa2025人文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