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经济管理 > 正文

大学生养成教育现状及培养途径研究

sansa2025

  大学生养成教育现状及培养途径研究

  大学生养成教育,一般而言是指大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或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的教育。通过教育者长期培养、反复训练、受教育者自我约束、自我控制形成的一种不需要任何外力监督和内部动机就能自然表现出来的健康的思想素质、道德素质、行为习惯和生存能力。

  一、加强大学生养成教育的重要意义

  大学生是新世纪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的道德素质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前途与发展。随着国际全球化的不断发展,西方文化的不断冲击,加之独生子女养成失位,使得当代高校青年学生行为失位现象严重,心理问题层出不穷,自杀、盲目恋爱、拜金主义等等,都是由于养成教育的长期缺失造成的人格缺失、理想缺失、信仰缺失。特别是目前,“90后”已经成为大学生的主体,他们成长于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容易受到市场经济对文明与道德带来的负面影响,如何加强“90后”大学生的养成教育已成为高校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二、大学生养成教育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一)大学生养成教育现状

  大学生养成教育的总体现象是健康的,但还是存在很多不容乐观的情况,往往陷入“讲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困境,大学校园内偷盗诈骗、打架斗殴、打牌赌博、上网成瘾、乱扔垃圾、破坏公物、损人利己、铺张浪费、厌学逃学等不良现象层出不穷。在价值观念上也存在许多误区,如用物质追求取代精神追求,用竞争取代协作,用等价交换取代奉献精神,用个人主义取代集体主义等等。

  (二)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

  一是部分高校对大学生养成教育工作的认识不到位。养成教育工作往往只是停留在开会、布置工作等形式上,而没有真正使养成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学生管理的全过程。二是大学生的就业压力不断增大。随着大学毕业生数量不断增加,就业形势日趋严峻等原因,容易引发一些心理和社会问题,这也为养成教育的实施加大了难度。三是大学生养成教育的整合机制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一方面高校内部的养成教育资源缺乏整合,各高校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和全程育人的工作机制还有待于健全。

  三、加强大学生养成教育应采取的措施及途径

  作为直接为社会培养和提供人才的摇篮的高校,它向社会输出的必须是德才兼备的人才。因此,加强大学生养成教育,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义务。针对目前高校大学生的思想现状,加强大学生养成教育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注重系统培养、自我完善

  经常开展大学生养成教育活动,引导他们实事求是地看待社会生活中发生的事情,着眼于社会的发展主流,使大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判断道德问题的能力不断得到提高。一方面要培养学生自尊、自重、自立、自爱、自强不息的精神,提高参与意识和竞争意识,体验主人翁的自豪感。这样就能比较有效的促进大学生对人生价值的肯定,对崇高品质和人格的渴求;另一方面,要教育学生通过学习和活动自主寻找自身道德品质的恶源,帮助他们确立有效克服自身缺点的方式和方法,让他们感到自己有能力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约束、不能事事必躬,包办代替。

  (二)不断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注重搭建平台、实践培养

  校园文化活动是高等学校实施养成教育的重要载体。在校园文化活动中探讨怎样激发学生参与校园文化活动的积极性和浓厚兴趣,并在活动中达到引导、教育学生塑造其高尚品德的目的,这是高等学校实施养成教育需要深入研究和探索的重要课题。要鼓励大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为大学生创造良好的品德教育环境,激发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可以为大学生认识和了解社会,并从社会中学习提供窗口,为大学生增强实践能力、树立创新意识、养成合作与团队精神提供机会和条件。要组织开展好诸如青年志愿者、社会调查、实验设计或利用假期组织大学生深入基层等社会实践活动,使养成教育课迈出校门,走向社会,让大学生真正同社会、同外界接触,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并不断提高自己的社会实践活动能力。

  (三)坚持多渠道教育有机结合,注重整体实施、协同推进

  在大学生养成教育中,要把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等有机结合起来,优化德育养成环境,实现学校、家庭、社会教育一体化,有效地进行协调,形成一股合力,把大学生培养成德才兼备、人格健全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把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作为“三位一体”的连续教育,这是现代德育发展的一种必然,也是养成教育实现的一条重要途径。要通过利用网络技术手段监控入口,净化网络环境,制裁网上非法行为,引导广大学生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校园网络文化活动,把养成教育工作做到实处。

  (四)加强养成教育制度建设,注重管理育人、规范养成

  通过健全完善大学生养成教育制度建设,约束和规范大学生的道德行为,培养健全的人格和品德认识能力及自我修养能力。目前,大学生队伍中出现的违纪违法,甚至是犯罪的事情,与高校监督管理不力有着直接关系。可见,建立、健全纪律制度是提高大学生道德素质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因此,要建立健全有关的道德纪律制度,把教育和管理有机结合起来,建立起一整套的教育和管理机制,如教育培养机制、舆论导向机制、奖惩机制、法律强制机制等,形成一个良性教育互动系统,加强对大学生道德生活各个方面的管理,促进大学生道德素质的提高。

  大学生养成教育现状及培养途径研究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促进美育教学需提高学生审美趣味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8-043-01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这是在党的基本...

    sansa2025经济管理
  • 大学生创客谈赫哲族旅游纪念品设计

    0 引言 赫哲族作为中国黑龙江省特有的少数民族,现有人口不到5000人,是中国北方唯一的一种以渔猎为生的民族,其先民的历史可追溯到6000~7000多年前,超过千年的历史使其具备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独具特色的民族风格。赫哲有本民族...

    sansa2025经济管理
  • 农村初中物理习题教学生活化情境创设的问题和方法

    在农村初中物理学习过程中,习题练习生活化情境的创设,只要设计合理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不但容易被学生理解和接受,还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学习情趣,保持学习热情,弥补传统习题课的劣势,同时还能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效果,是一种十分必要的教学摸索。...

    sansa2025经济管理
  • 当代大学生理性爱国教育探析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简称《基础》)课教材第二章“继承爱国传统,弘扬中国精神”是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专章内容。本章从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新时期的爱国主义、做忠诚的爱国者三个层面,对爱国主义进行了较全面的阐释,对大学生怎样理解...

    sansa2025经济管理
  •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4)08-0105-01 数学教学过程是一个特殊的认知过程。不仅要求学生掌握抽象的数学结论,更应注重学生的数学思维训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探讨知识的形成过程,培...

    sansa2025经济管理
  • 高校学生会干部队伍现状及对策分析

    1 引 言 学生会作为高校重要的学生组织,是联系学校和学生的重要桥梁和纽带。学生会干部作为学生干部代表,他们的素质直接关系到学校学生工作的质量和水平,也影响着他人和自身的发展和成长。笔者结合自身工作实践经历,针对当前学生会干部队伍...

    sansa2025经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