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经济管理 > 正文

初探课堂教学的典型活动对不同阶层学生的影响

sansa2025

  初探课堂教学的典型活动对不同阶层学生的影响

  一、课堂教学中的知识呈现

  具体而言,课堂教学中的知识表现主要是以教科书的形式呈现的。一方面,教科书的内容选择体现了社会优势阶层的利益。分析美国高中历史教科书时发现,教科书信息与资本利益的再生产存在联系。教科书内容所蕴含的“内涵”、“排斥”模式以及一定的循环的、刻板的描述,描绘了美国社会主导集团和对立集团的自然和历史,使社会现状以及以某些人为代价的某些集团的活动得以强化和合法化。教科书的编写者们建构的特定的历史观使维持美国社会主导集团利益的地位分层“自然化”。教科书实际上使人们很难想起还有一个劳工阶级,而这个劳工阶级是美国社会一个富有意义的实体。这样的“编制”有助于使学生形成一定的态度,从而为美国社会的社会控制提供了主观基础。

  另一方面教科书语言是规范的语言,具有较强的内在逻辑结构,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普遍性,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精制语言编码的书面语言一直是教科书的正统语言。课堂教学中所依赖和利用的语言本身体现了社会中上层阶级的利益,其在品质上较能为中上层子弟接纳,而对于下层阶级子女所拥有的松散、直白、素朴的语言来说,则显得格格不入。由于接受过精制型语言编码训练和熏陶的学生与课堂教学中的“工作语言”之间有一种亲和感,因而其社会化过程也较为顺畅,而且教师往往也会较多地使用民主、建议或协商的口吻与之交流。对于成长于局限语言编码氛围中的学生来说,由于其所用的语言与课堂教学中的“工作语言”之间存在着异质性,因而其社会化过程显得较为困难和痛苦,他们经常会感到与其自身文化相悖的外在力量的压迫。教师运用精制语言编码进行教学的过程,每每就成了与这类学生之间产生语言冲突的过程。冲突的结果,可能使学生最终习得精制语言编码,也可能最终导致学生的文化适应障碍,甚至出现反文化的情绪和行为。

  二、课堂教学中的社会阶层复制

  “课堂”首先是一个正式的“社会活动场”,然后才是一个“教育活动场”。课堂并不是置身于社会之外,而是生存于社会之中。社会的阶层差异深刻地影响着不同阶层的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不同阶层的学生可能进入到不同的学校和不同的课堂,即使在同一课堂中,不同社会阶层的学生也会有差异性的表现。社会优势阶层的学生可以凭借长期积累的行为习惯和心理环境轻而易举地融入到课堂中,对课堂文化和课堂制度并不感到陌生。弱势阶层的学生走进课堂则需要漫长的适应期。课堂作为一个社会活动场对不同社会阶层的学生体现出差异性的意义。课堂教学的社会性既表现为课堂教学受制于特定的社会背景并具有一定的社会功能,又表现为其自身也存在着特殊的社会结构和社会过程。课堂教学的运行不可避免地受到社会阶层结构的制约,并服务于社会优势阶层的利益。在课堂教学内部也存在仿社会阶层结构的学生之间的类别划分,各类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为进入不同的社会阶层进行着社会化。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中心活动,是培养社会未来成员的核心环节,任何社会优势阶层都不会允许有违于主导价值观的思想观念混杂于其中。课堂教学作为一种制度化的社会活动,其静态层面具有与宏观的社会系统相对应的组织结构,课堂教学中的等级序列具有社会期待的色彩。通过宏观社会组织的渗透,课堂内部的组织结构得以合法化,并使其所属成员逐步认同这一事实。由于等级序列的存在,作为社会活动参与者的学生,将被要求信奉社会组织所倡导的意识形态,承认这一组织的权威性和合法性,并通过自己的遵从使这种合法结构得以巩固。同时,作为社会代表者的教师得以现实地运用其权力,并通过具体的教学活动不断拓展其权威。作为社会组织缩影的课堂教学,推动着学生的社会化,使其从现存的组织形式与社会结构中,感受与认同等级观念与制度规范,从而完成社会赋予的社会化任务。在学生家庭的等级序列中,社会优势阶层的学生被赋予更高的社会期待,易于接受和自身文化背景相似的课堂教学,几乎不存在认同课堂教学合法地位的障碍。社会弱势阶层的学生迫于生活的压力和文化的贫乏,在课堂教学中倾向于形成较低的自我期望,完成社会化的目标可能是为进入较低的社会阶层铺垫。

  此外,课堂教学中的主导者――教师,也是社会阶层复制的有力推动者。关于教师对学生期望的实证研究表明,学生在校的学习成就不仅受其自身能力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受教师期望的影响。艾格莱斯顿明确指出,教师在课堂中复制着社会的所有分层,班级中的分层结构与社会中的分层结构是同构的。教师只要关注一群学生,就不可避免地对学生群体进行分层。

  初探课堂教学的典型活动对不同阶层学生的影响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促进美育教学需提高学生审美趣味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8-043-01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这是在党的基本...

    sansa2025经济管理
  • 大学生创客谈赫哲族旅游纪念品设计

    0 引言 赫哲族作为中国黑龙江省特有的少数民族,现有人口不到5000人,是中国北方唯一的一种以渔猎为生的民族,其先民的历史可追溯到6000~7000多年前,超过千年的历史使其具备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独具特色的民族风格。赫哲有本民族...

    sansa2025经济管理
  • 农村初中物理习题教学生活化情境创设的问题和方法

    在农村初中物理学习过程中,习题练习生活化情境的创设,只要设计合理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不但容易被学生理解和接受,还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学习情趣,保持学习热情,弥补传统习题课的劣势,同时还能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效果,是一种十分必要的教学摸索。...

    sansa2025经济管理
  • 当代大学生理性爱国教育探析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简称《基础》)课教材第二章“继承爱国传统,弘扬中国精神”是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专章内容。本章从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新时期的爱国主义、做忠诚的爱国者三个层面,对爱国主义进行了较全面的阐释,对大学生怎样理解...

    sansa2025经济管理
  •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4)08-0105-01 数学教学过程是一个特殊的认知过程。不仅要求学生掌握抽象的数学结论,更应注重学生的数学思维训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探讨知识的形成过程,培...

    sansa2025经济管理
  • 高校学生会干部队伍现状及对策分析

    1 引 言 学生会作为高校重要的学生组织,是联系学校和学生的重要桥梁和纽带。学生会干部作为学生干部代表,他们的素质直接关系到学校学生工作的质量和水平,也影响着他人和自身的发展和成长。笔者结合自身工作实践经历,针对当前学生会干部队伍...

    sansa2025经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