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社科 > 正文

从复旦投毒案谈辅导员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sansa2025

  从复旦投毒案谈辅导员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 The article analyses the underlying causes of the "Poisoning Case" that happened in Fudan University last year, will state the methods of how to reinforce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order to prevent the similar case happens in campus.

  Key words college students; mental health;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2013年,复旦大学的林森浩,因为自己所谓的玩笑,导致自己以及同学黄洋的生命就此发生了不可逆转的巨大变化。作为一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对投毒者和被害人感到惋惜之时,难免对于林森浩的投毒动机和心理原因产生好奇,不禁感到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 造成林森浩投毒动机的心理成因分析

  据林森浩供述,向舍友投毒仅仅是愚人节的玩笑,但投毒动机的产生,并非仅仅是玩笑那么简单。人的成长离不开环境的作用,家庭环境、学校教育对个性养成、生活习惯以及为人处世的方法态度起着重要作用。分析人的成长过程,有助于发现其思维习惯,有助于剖析出人产生心理问题的根源。

  1.1 家庭教育存在缺位现象

  家庭是孩子最初接受教育的地方,是人一生中最初认知世界、形成个性的地方。良好的家庭教育对于人的性格、心理以及思维方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林森浩的家在潮汕农村,是一个姐弟众多、条件并非很好的家庭。爸妈为了生计早已无暇顾及教育孩子,而他是父母最寄予厚望的儿子。林森浩在自己还是个孩子的时候却还要教育比他更小的弟妹,成绩优异的他常常拿出一部分钱供弟妹上学。这样的家庭环境,造就了他从小要强的性格。林森浩顶着巨大的压力却从不在父母面前抱怨,给家里打电话从来都是报喜不报忧,有问题都是自己想办法解决。林森浩的家庭教育,是存在问题的,第一、父母由于自身能力或时间有限,无法对孩子进行教育帮助,当孩子有问题、困难时,不能得到有效帮助。第二,家长和孩子缺乏沟通,孩子的压力无处排解宣泄,在看似坚强的外壳之下,其实藏匿着一颗脆弱的心。

  1.2 学校教育偏离正常轨道

  在学校,林森浩有着优异的成绩,是老师眼中的好学生。一个好学生却做出如此惊人的行为,不可否认,学校教育是存在问题的。传道、授业、解惑,塑造人的灵魂,是学校的根本职责所在。而现在的学校,大多都在分数的指挥棒下,偏离了正常的教育轨道。应试教育,一种畸形的教育模式风靡全国。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提出了环境育人的教育理念,明确指出了环境对于教育的重要性。在一种畸形的教育环境里,考试成了老师的法宝,分数成了学生的命根。过分看重成绩的环境,导致了学生眼中只有成绩,习惯性地靠成绩来衡量一切。这实际是一种对教育的亵渎和背离,造就了一批又一批高水平的考试机器。

  1.3 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

  林森浩在大家心目中是个较有个性的优等生,事实上,他的心理状况和为人处事能力是存在问题的,这次投毒,只是长久以来问题积累之后的一次爆发。但学校、家长甚至他自己都没有意识到问题所在。林森浩是在狱中才意识到是自己的原因,是自己这种做事直,不计后果的习惯造成了悲剧的发生。但是,一切都已经晚了。

  在家庭教育缺位和学校教育跑偏的基础上,加之社会发展迅速,竞争激烈,生活压力大,难免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然而,心理问题的隐蔽性导致人们对于心理健康的关注度远远不够。在一个只看重名利的社会里,种种诱惑纷纷而至,各种思潮席卷而来,若没有坚定的理想信仰,没有明确的目标,大学生很容易出现心理问题。

  2 痛定思过,警钟长鸣,防患于未然

  通过分析林森浩产生投毒动机的心理成因,可以发现其投毒动机产生的最主要问题是长期积累而产生的心理问题,而要想彻底根治类似问题青年的心理问题,恐怕需要全社会来共同努力。大到国家层面的教育理念、教育内容,小到每个家庭不同的教育交流方式,都有待完善和提高。虽然国家已经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并着手开始制定相应的政策,例如:教育部在2014年4月25日正式印发《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但教育理念、内容的革新,以及家长素质的普遍提高将是一个巨大浩瀚的工程,要想看到成效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那么,在短期之内,作为高校思政工作者,能做些什么来预防此类事故?

  及时发现大学生心理问题,并能正确疏导,是当前解决此类问题的重点。作为与高校学生联系最紧密的思想教育工作者,是最容易发现学生问题的群体,是解决问题的重要媒介。所以,高校的思政工作者应该发挥自身专业优势和特点,竭尽所能地为杜绝预防此类事件的发生而做出努力。具体来说,可以注意以下几方面:

  (1)辅导员应全面了解学生,从重视学生档案开始。要想和学生进行良好的交流,需要先从了解开始。了解学生的生活成长背景,有助于全面把握学生心理,了解学生特性,有助于因材施教。学生入学时都会如实填写个人档案,档案中记载了该生在入学前的重要信息,是了解学生过去的重要渠道,所以应重视学生档案,充分发挥其作用。

  (2)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面对学生众多,事务繁杂的现实,教育者不可能面面俱到地帮助或教授所有学生,照顾到所有学生的需要。但是,培养其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和人生目标,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认知世界,处理问题。一个有目标有理想,有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学生,在遇到问题时能妥善应对,知道什么该为,什么能为,什么不为。大学生的思想具有极强的可塑性,作为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一定要充分发挥其工作的主动性,抓住学生刚入校的时机,先下手为强,帮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核心价值观的养成绝非一日之功,要坚持由易到难、由近及远,努力把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变成日常的行为准则,进而形成自觉奉行的信念理念。”   (3)加强学生的安全意识教育(自我保护意识)。大学生有时考虑问题不全面,缺乏自我保护意识。辅导员应注重对学生进行安全问题的教育,帮助其树立自我保护的观念,尽量避免人身伤害或财务损失的发生。具体来说,可以对大学生进行安全防范和法律法规教育,提高大学生的安全意识和技能;可以通过日常的一些交流,或者通过主题班会、主题活动等形式对学生开展防火、防电、防盗、防骗以及人身安全、交通安全、公共卫生、法律法规的教育。另外,需要注意普及心理健康、医疗知识、安全知识和法律常识。配合学校相关部门对学生进行求生训练,安全演习,以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与应对技能。同时,辅导员还要注意特殊时期的安全稳定问题,比如新生入学、节假日时期、学生外出见习、实习、参加社会实践、毕业离校之前,都要做好安全稳定教育。

  (4)加强对学生责任感的教育。中国青年是从小唱着“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长大的,但伴随着中国社会快速发展,中西方文化价值观冲击碰撞,青年人的思想发生了一些变化,青年的责任感和担当意识不同程度地有所下降。习近平总书记曾寄语青年:“青年有担当国家有前途。唤醒当代大学生心中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使其做自己和时代的主人是十分必要的。青年最富有朝气、最富有梦想,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

  (5)强化学生的底线教育。什么事能干,什么事绝对不能干,恐怕是上小学时应该学习的内容。但很多大学生却并不清楚底线是什么。林森浩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说自己缺少底线教育,这并不是林森浩个人的问题,从药家鑫身上也能发现。当出现事故时,药家鑫心中并没有一条是非道德的底线标准去约束自己,最终,酿成悲剧。“底线教育”应引起教育者的广泛关注,在小学没有学好的内容,在大学需要补课。

  (6)特别关注问题学生、困难学生。在大学生中,问题学生只是个别少数,而问题学生,往往又是事故的高发人群。所以说,关注并掌控这些问题学生的思想动态,是十分必要的,是一种有效预防事故发生的捷径。能够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并特别注意问题学生的疏导,帮助其分析问题原因,找到症结所在,有助于缓解其心理问题,使其步入正轨。

  (7)定期和家长进行沟通联络。知子莫若父,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从家长身上能看见孩子的影子,从家长的行为中,能看见孩子待人接物的态度。多和家长的沟通,能更好地和学生沟通。对学生的教育模式,也可以从单纯的说教向家庭式的感化教育转变,能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3 结论

  通过分析林森浩投毒背后的原因,可以发现他投毒动机的产生与他的家庭环境、学校教育以及个人的性格养成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作为一名思政工作者,应在平时工作时多留心,注意工作的方式方法,为预防校园伤害事故的发生,尽自己一份绵薄之力。

  从复旦投毒案谈辅导员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学生智力差异研究及与英语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2-012-001 一、存在的问题 在多年的英语教学工作中,老师们碰到了一些难题。难题之最是学生的两极分化现象。刚开始学英语时,学生学...

    sansa2025人文社科
  • 上海市某高职校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学生职业素质认知差异测评

    学校职业素质教育在学生职业素质开发和提升过程中肩负着重要责任。教育部在进入本世纪初的《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指出:“学生应在具备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门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具有...

    sansa2025人文社科
  • 从《课程标准》看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的培养

    赵亚夫先生说:“历史教育是有关人性的教育――自由精神;它关乎国民性的改造――理性批判;它是有关人类文明及民族的演进认识――反省意识;它关乎国民社会态度的养成――社会行动。”历史学科作为人文学科的核心课程之一,充满着生动丰富的深远博大的人文资...

    sansa2025人文社科
  •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创造力是指人在某种动力的推动下,从事创新活动的能力。虽然创造力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一种能力,但并不是每个人的创造力都一样,其高低也与后天培养有关。现代社会是创新社会,社会的发展迫切需要创造性人才,所以学校教育应以培养创造性人才为目标,而语文学科...

    sansa2025人文社科
  • 音乐专业大学生如何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在新形势下,综合院校音乐专业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育人工程,它贯穿着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并渗透到教学、实践过程的各个方面,最终使学生所蕴含的创造潜能得以开发。 如何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这...

    sansa2025人文社科
  • 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学工作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3-0051-03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学工作的重要性分析 1.完善自我,加强德育教育和思想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

    sansa2025人文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