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社科 > 正文

高校大学生体育消费行为经济学探究

sansa2025

  高校大学生体育消费行为经济学探究

  体育消费指的是人们因为购进体育类产品而得到身体和心理双重满足的过程。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体育的价值功能和健康的重要性,与之对应的人们的体育消费需求也在不断增加,这俨然成为了人们生活消费组成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同时通过经济支付的方式完成体育活动参与的方式已经获得了广泛的认可。大学生实际的体育消费倾向会受到消费群体的体育消费行为特征影响,基于此,本文将重点对大学生的体育消费行为特征进行分析,并且对其经济学的特征进行揭示。

  一、偏好差异性

  大学生在进行体育消费时对不同的体育消费商品组合或者体育消费品的喜好程度深浅称之为偏好。现在经济学理论中认为,消费者进行商品选择的过程中,通常的都是根据偏好程度进行消费品的选择。通过调查发现,大学生进行体育消费时,对体育消费品的偏好程度有较大的弹性,例如,参加体育活动时,在培训项目和内容上有很大的偏好;观看比赛时,选择上也有偏好,这些都说明,大学生的消费偏好程度有较大的弹性,这也是我们发展高校体育市场时,应该注意的地方。

  二、效用体验差异性

  调查结果表明,85%的大学生认为体育消费是正常现象,54%的大学生认为体育消费能够为自身带来健康,21%的大学生认为体育消费是现代生活的组成部分,21%的大学生认为体育消费是一种人力资本投资行为。大学生在进行体育消费时,同样希望可以在经济条件不是很好的情况下获得体育消费的最大满足感,因此,高校大学生在进行选择体育消费品时,一般会对体育消费品的性价比高低进行判定。比如说,大学生在进行运动鞋的购买时,要对运动鞋的价格和质量进行对比和关注,在购买体育比赛的观看券时,要对比体育赛事的价格和级别,看是否在自己的能力接收范围内,或者是否获得满足感。一件体育类的商品是否具有效用包括对效用的大小的判定,都和高校大学生对这件商品的占有欲有很大的关系,因此,这也是表现出弹性的原因,这个因素,在进行高校体育市场的考察和发展,必须进行重点考虑。

  三、外部经济差异性

  高校大学生的体育消费行为具有正向外部性和负向外部性,正向外部性具体表现在体育消费促进了大学校园的积极消费,因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相比于上网消费、购物消费以及攀比消费等等,体育消费在社会意义上的体现要明显高于其他。还有就是将体育消费建立起来,是以正常的体育爱好和消费习惯为前提的,体育消费作为一种团体运动,定会让更多的大学生参与进来。由此可见,体育消费既能够让大学生的课外活动得到丰富,还可以加强大学生集体意识的培养,让大学生的身心更加愉悦,让大学生的体质得到锻炼,所以说,体育消费对大学生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有很大的帮助。负向外部性表现在,体育消费所附带的跟风和攀比特点可能会对大学生的消费习惯进行误导,特别是盲目的体育消费导致的体育活动的适应性可能会被忽略,同时,还有可能对大学生的天赋发展和内在潜力的突破造成约束,严重的话还可能引发不理性的生活消费习惯。例如,依据北京市大学生月平均体育消费水平,可分为零消费(0-10元),中档消费(10-100元),高档消费(100-1000元),奢侈消费(1000元以上)。调查显示:中档消费人群占到60%左右,是北京市大学生体育消费群体的主流。而奢侈消费群体所占比例仅有不到5%,比例最小,值得注意的是其中一些人并不热爱体育锻炼,却购买贵重的运动潮流服饰等。

  四、弹性表征差异性

  从现实的角度来看,奢侈品的价格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要远远高于自身价值,这是因为奢侈品的价格并不是由自身价值为主导因素的。根据弹性理论分析,商品的类型不同,商家对其的定价策略也不一样。例如说,在通常情况下,没有弹性的商品,因为其价格弹性不大于1,商家可以把价格进行提高进而收获更大的利润,对于有弹性的商品,因为其价格小于1,商家可以通过把价格降低而得到更大的利润。上述结论产生的前提是消费者的收入能力和消费偏好较为类似。但是,对于新时期的学生消费群体,因为消费个体的不同,即使针对同一类体育消费,也还是会因为消费偏好和收入水平的差异,导致商品的价格弹性差别较大,所以,商家根本不能判断大学生的实际消费偏好和支付愿望,进而造成不能对大学生体育消费的需求价格与收入弹性进行判断。同时,因为现阶段大学生的攀比心理比较严重,受此影响,将体育消费价格提高时会促使体育消费的需求增加,价格较低时,反而无人询问。所以,在大学生体育消费市场中,体育消费品被定义为无弹性的商品。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校体育消费市场背后的潜在能力不容小觑。高校大学生的体育消费,可以根据消费需求和消费能力状态细分为实物性和参与性。假使每个学生的类型不同,那么他们在体育消费的认识将会表现出非常明显的观念特点,在消费行为的表现上有巨大的选择差异性,进而反映出对体育类消费品的效用性、替代性和偏好性。所以,高校体育教育应当对学生合理化的消费力度进行增强引导,在教育培训方面,增设体育消费方面的知识讲座和理论传输。

  高校大学生体育消费行为经济学探究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学生智力差异研究及与英语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2-012-001 一、存在的问题 在多年的英语教学工作中,老师们碰到了一些难题。难题之最是学生的两极分化现象。刚开始学英语时,学生学...

    sansa2025人文社科
  • 上海市某高职校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学生职业素质认知差异测评

    学校职业素质教育在学生职业素质开发和提升过程中肩负着重要责任。教育部在进入本世纪初的《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指出:“学生应在具备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门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具有...

    sansa2025人文社科
  • 从《课程标准》看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的培养

    赵亚夫先生说:“历史教育是有关人性的教育――自由精神;它关乎国民性的改造――理性批判;它是有关人类文明及民族的演进认识――反省意识;它关乎国民社会态度的养成――社会行动。”历史学科作为人文学科的核心课程之一,充满着生动丰富的深远博大的人文资...

    sansa2025人文社科
  •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创造力是指人在某种动力的推动下,从事创新活动的能力。虽然创造力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一种能力,但并不是每个人的创造力都一样,其高低也与后天培养有关。现代社会是创新社会,社会的发展迫切需要创造性人才,所以学校教育应以培养创造性人才为目标,而语文学科...

    sansa2025人文社科
  • 音乐专业大学生如何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在新形势下,综合院校音乐专业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育人工程,它贯穿着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并渗透到教学、实践过程的各个方面,最终使学生所蕴含的创造潜能得以开发。 如何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这...

    sansa2025人文社科
  • 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学工作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3-0051-03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学工作的重要性分析 1.完善自我,加强德育教育和思想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

    sansa2025人文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