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社科 > 正文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与大学生创新创业平台互动机制研究

sansa2025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与大学生创新创业平台互动机制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07(a)-0235-01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提出要促进形成“崇尚一技之长、不唯学历凭能力”的社会氛围,激发年轻人学习职业技能的积极性。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在河南驻马店举行的“产教融合发展战略国际论坛”上发言时指出,教育部正积极推进高校设置制度改革,研究制定应用技术类型高校的设置标准,为建立高等教育分类体系创造条件,今后,除少量一开始就定位于研究型大学的高校外,新设本科学校和更名大学都要明确应用技术类型高校的办学定位。这标志着我国的高校教育已经开始转型,更加注重更加适应社会需求的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在建设创新型大国战略下,高校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论断是建立在科技成果转化为经济社会所需要的实用技术和商品上的。近几年,我国科研课题的数量和资助经费有较大的提高,但统计数据显示我国高校科研成果的转化率不足10%,真正实现产业化仅在5%左右,远远低于发达国家。如此低的科研成果转化率,直接造成了大量科研成果的浪费[1-3]。

  基于上述问题,构架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与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互动机制将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和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1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现状

  高校是我国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承担着大量的科研项目,产出大批的科技成果,但科技成果转化率低是困扰高校科研工作可持续发展的难题。有统计数据显示,我国高校虽然每年取得的国家级科技成果在6000~8000项,但真正实现成果转化与产业化的还不到10%,与发达国家近80%的转化率相去甚远。可见,建立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通道,为成果找市场,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成为促进我国高校科技工作健康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4-5]。

  2 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现状

  近些年来,创新创业教育受到了国家,高校乃至整个社会的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可以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育具有开拓精神的创新型人才,为实现创新型国家的建设储备力量。然而,我国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相对于国外发达国家较为落后,比国外一些高校晚了20多年,创新创业教育在我国又没有可供参考的教育模式,这就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在探索中不断提高[6-7]。

  3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与大学生创新创业平台互动机制的构架

  基于对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和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考量,构建一个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和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联动模式,既有效化解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的难题,又为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供有效载体,实现双赢。

  该平台互动机制通过三个模块的设置,建立一条双通道的科技成果转化与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联动模式。

  (1)信息模块,主要是为高校提供信息服务,包括科技信息和市场信息的收集与发布。一方面,它将帮助研究者收集有市场前景、有企业需求的科研信息、发现或评估其发明与创造的商业价值;另一方面,它将向社会广泛发布大学的科研成果信息。

  (2)项目研发模块,其主要任务是鉴定、开发和保护大学的知识产权。它连接外部投资者和校内科研人员两头。

  (3)成果物化模块,制定准产品化策略与途径,通过制定具体的商业规划把技术发明推向市场,吸引社会各部门的投资。

  该科技成果转化与创新创业教育联动模式结合了高校多学科的优势,体现了跨专业的合作精神,充分发挥高校各学科各自特点,结合各自所长,分工合作,将大学生毕业设计,学科论文,及大学生科研以及教师科研成果开发充分结合在一起,该平台能够充分发挥出各学科专业师生的聪明才智,将科研成果转化与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通过跨学科合作的方式有机的结合起来,为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及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奠定坚实基础。

  4 结语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和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二者不是各自独立,没有直接联系的。人才的培养不是简单的书本教育,是知识与技能合一的培养过程。因此,研究从科学角度构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与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有机协同的互动机制显得非常必要和关键。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与大学生创新创业平台互动机制研究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学生智力差异研究及与英语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2-012-001 一、存在的问题 在多年的英语教学工作中,老师们碰到了一些难题。难题之最是学生的两极分化现象。刚开始学英语时,学生学...

    sansa2025人文社科
  • 上海市某高职校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学生职业素质认知差异测评

    学校职业素质教育在学生职业素质开发和提升过程中肩负着重要责任。教育部在进入本世纪初的《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指出:“学生应在具备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门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具有...

    sansa2025人文社科
  • 从《课程标准》看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的培养

    赵亚夫先生说:“历史教育是有关人性的教育――自由精神;它关乎国民性的改造――理性批判;它是有关人类文明及民族的演进认识――反省意识;它关乎国民社会态度的养成――社会行动。”历史学科作为人文学科的核心课程之一,充满着生动丰富的深远博大的人文资...

    sansa2025人文社科
  •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创造力是指人在某种动力的推动下,从事创新活动的能力。虽然创造力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一种能力,但并不是每个人的创造力都一样,其高低也与后天培养有关。现代社会是创新社会,社会的发展迫切需要创造性人才,所以学校教育应以培养创造性人才为目标,而语文学科...

    sansa2025人文社科
  • 音乐专业大学生如何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在新形势下,综合院校音乐专业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育人工程,它贯穿着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并渗透到教学、实践过程的各个方面,最终使学生所蕴含的创造潜能得以开发。 如何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这...

    sansa2025人文社科
  • 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学工作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3-0051-03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学工作的重要性分析 1.完善自我,加强德育教育和思想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

    sansa2025人文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