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社科 > 正文

对高级护理学生进行职业能力培养的研究探讨

sansa2025

  对高级护理学生进行职业能力培养的研究探讨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0-0248-01

  1.引言

  加强对于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可以让学生迅速的适应医疗工作的需求,更好的完成临床工作。现阶段,我国高级护理专业的教学工作依然存在一定的问题,相应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方法不适应现阶段对于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具体需求。下文对于现阶段高级护理学生职业能力自身存在的不足进行了分析与探讨,并且就如何更好的对学生职业能力进行培养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2.高级护理学生职业能力自身存在的不足

  第一,学生自身缺乏对职业能力的正确认识。由于学生对自身职业生涯的发展缺乏一个科学具体的规划,并且对于一些就业的方向缺乏了解,造成学生并没有意识到职业能力的重要性,对于职业能力仅仅认为是教学考试中的内容。

  第二,学生缺乏足够的学习能力。学生的学习能力不符合职业能力成长的需求,在上岗之后,学生由于在学校中缺乏足够的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基础,从而难以确保医疗工作的顺利完成。

  第三,确实职业能力水平不足。高级护理学生在走入工作岗位之后,经常表现为护理能力不够规范,相关护理知识的应用存在一定问题,不能更好的短时间内完成相关临床工作。

  第四,学生缺乏良好的应对能力。在对于护理工作中出现挫折与困难时,学生不具备良好的吃苦能力,缺乏良好的承担问题的勇气,并且难以更好的实现自身的提高与发展。

  第五,学生自身的人际沟通交流能力有所欠缺,不善于应对护理管理工作中的一系列问题。由于护理对象具有多样化的特点,不同的护理对象自身经济收入、地位、文化水平、心理素质等都有很大的不同,并且不能疾病状态、心理状态也存在很大的不同,对于护理人员的交流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

  3.保证学生职业能力良好发展的对策

  3.1对于教学计划进行合理的安排

  在开展高级护理教学工作中,要针对于实际护理岗位的需求,对于职业能力培训的针对方面进行合理的调整和科学的规划,并且引入实际岗位的知识和技能需求,将培训任务进行分解。一般来说,高级护理教学过程,要针对于护理操作能力、知识应用、分析问题、处理问题、交流能力等多方面的能力进行培养,并且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只有保证教学计划的合理安排,才可以保证教学培训效果,真正的实现学校对于人才培养体系与实际护理需求一致,提高培训工作的实效性。

  3.2构建科学的职业能力培养体系

  科学的职业能力培养体系,是保证对高级护理学术职业能力培养效果的重要保障。在培养体系的建设上,要对于培训课程进行标准化的制定,并且深入的研究职业能力的形成与发展规律,就理论、实践课程的基本内容与结构进行有效的界定。在基础课程的设定上,要保证学生可以更好的掌握基础护理知识。在实际第二阶段与第三阶段课程的制定上,要真正的做好理论知识与项目实践相结合,保证学生所学知识得到良好的运用,组建成项目化的培训体系,让学生的职业能力得到有效的培养。

  3.3提高教学模式的科学性

  第一,教学模式的项目化。项目化的教学模式,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计划,并且通过真实情境问题的解决,让学生更好的完成职业能力的成长。项目化的教学模式中,采用真实项目,再现实际护理中的一系列问题,并且所解决的问题真实存在,具有逻辑性。项目教学的过程,学生需要通过对于所学知识进行运用,解决临床中的具体问题,并且针对具体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护理解决方案。项目教学方式中,学生也可以更好的了解现有医疗条件和相关应用原理,并且在限定时间和条件内,完成护理操作,实现职业护理技能水平的锻炼和培养。教师要对于学生实际护理中的问题进行引导,并且给予学生制定合理的护理任务。学生在进行项目实施的同时,要不断进行信息的查找和分析,自主的进行决策。教师则针对于学生的实施过程,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的对于学生学习中的不足进行指正,并且进行科学的评价与考核。

  第二,教学模式的合约化。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要以合约化的精神来开展,并且与学生制定学习合约,帮助学生自主的完成学习的过程,并对于学生学习成果进行保证。这种合约化的教学模式,应用于护理教学有着明显的效果,并且可以让学生更加高效的完成学习的过程。何雪华的教学模式明确了高级护理人才培养的方向,并且对于职业能力的培养确立了明确的目标、过程与结构。教师在教学之前,要对于教学动机和学习计划进行明确的编制,并与学生一起,共同的就学习计划进行确立,更好的利用相关教学资源。学生要按照合约的规定,定期的对于自身学习成果进行总结,并且及时的与教师进行沟通交流。教师要按照合约对学生进行指导,并且针对于不同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多层次的职业能力培养计划。

  第三,教学模式的实践化。在开展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对于护理技能的实践操作培训,并且通过对于实际岗位操作过程的模拟训练,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水平。在教学的实践阶段,教师要对于所设置的病例情况进行提前讲解,并且对于一些护理治疗措施的要点进行示范。通过对学生细致的讲解,让学生更好的了解不同病情的治疗方法,并且了解不同治疗方法的不同,提高学生对突发事件的处理水平。学生通过实践化的学习,更好的对于诊断原则、护理要点、临床病理、人体结构等进行了解,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

  4.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高职护理专业教学的过程中,对于学生能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是保证学生正常走入工作岗位的关键,也是我国医疗水平发展的重要前提。教师要提高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重视,开展有效的教学活动,为提高我国医疗事业人才综合素质水平作出贡献。

  对高级护理学生进行职业能力培养的研究探讨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学生智力差异研究及与英语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2-012-001 一、存在的问题 在多年的英语教学工作中,老师们碰到了一些难题。难题之最是学生的两极分化现象。刚开始学英语时,学生学...

    sansa2025人文社科
  • 上海市某高职校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学生职业素质认知差异测评

    学校职业素质教育在学生职业素质开发和提升过程中肩负着重要责任。教育部在进入本世纪初的《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指出:“学生应在具备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门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具有...

    sansa2025人文社科
  • 从《课程标准》看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的培养

    赵亚夫先生说:“历史教育是有关人性的教育――自由精神;它关乎国民性的改造――理性批判;它是有关人类文明及民族的演进认识――反省意识;它关乎国民社会态度的养成――社会行动。”历史学科作为人文学科的核心课程之一,充满着生动丰富的深远博大的人文资...

    sansa2025人文社科
  •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创造力是指人在某种动力的推动下,从事创新活动的能力。虽然创造力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一种能力,但并不是每个人的创造力都一样,其高低也与后天培养有关。现代社会是创新社会,社会的发展迫切需要创造性人才,所以学校教育应以培养创造性人才为目标,而语文学科...

    sansa2025人文社科
  • 音乐专业大学生如何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在新形势下,综合院校音乐专业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育人工程,它贯穿着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并渗透到教学、实践过程的各个方面,最终使学生所蕴含的创造潜能得以开发。 如何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这...

    sansa2025人文社科
  • 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学工作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3-0051-03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学工作的重要性分析 1.完善自我,加强德育教育和思想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

    sansa2025人文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