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教育师范 > 正文

社会转型背景下的大学生日常行为问题及原因分析

sansa2025

  社会转型背景下的大学生日常行为问题及原因分析

  大学生日常行为是指高校学生在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中表现出的一系列言语、行为活动的总和;是社会转型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等分化重组、递升跃迁在学生身上的反映。社会发展时期不同,存在的问题不同,反映在学生身上的行为亦不相同;社会转型时期,那些不健康的文化思潮、价值观念都或多或少的冲击着高校大学生的思想、腐蚀着大学生的心灵,导致大学生在日常行为上出现问题。笔者欲就当前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的我国大学生日常行为中存在的问题及产生原因作初步探讨。

  一、社会转型背景下的我国大学生日常行为问题

  (一)理想信念模糊

  部分高校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出现淡化,部分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发生扭曲;导致当前大学生道德人格的缺失和集体主义观念的淡薄。如在陌生人遇到困难是视而不见;对待社会上的见义勇为行为表示明确赞赏,但如果是发生在自己身上则表现出犹豫和不会干;这无疑都源于理想信念的模糊不清或者缺失。

  (二)学习动力不足

  学习动力不足,可以说是当前高校大学生日常行为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多数学生抱着“不必非常努力,只要考试通过”的想法,有的则认为“工作看的是能而不是成绩”,对那些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认为可敬,但却认为不可学;学生对学习表现出茫然,对学习无长远规划。

  (三)人际关系疏远

  学生间的关系越来越物质化,物质化的关系反映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庸俗、疏离。只有少数学生认为跟同学之间的关系不错,多数学生认为与同学之间的关系一般,也就是勉强过得去。学生们也普遍认为与同学之间的关系是越来越疏远,表示出担忧。

  (四)心理问题突出

  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在心理健康上出现问题,主要表现为人际交往中焦虑、自卑报复心理、愤世嫉俗的态度和极端的思维方式等;稍微取得了一点成绩或者做成功了一件事就表现出的极度兴奋、喜形于色;而同学之间的一点小事、一句不当的话语,则可能引起勃然大怒,甚至是大打出手。这些异常的心理问题如不及时调节治疗,可能会引起更为严重的心理疾病。

  (五)消费行为不良

  目前,部分大学生最大费不是花在学习上,而是多花与学习无关的餐饮、购物、娱乐上,学生之间越来越多的“应酬”。这说明当前部分大学生在消费上是不适当的,也是不理智的,攀比、讲排场、比阔气等社会不良风气充斥其中。

  (六)过分沉溺网络

  网络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工作、学生、娱乐工具,多数大学生都是通过网络来获取信息、拓展知识面。但大学生上网除了获取与专业有关的资料、知识、信息外,玩游戏、交友也是重要的一部分内容,由于缺乏必要的监控,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过分的沉溺于网络游戏中,其中男性大学生居多;而女性大学生则较多的沉溺于网络购物。

  二、社会转型背景下的大学生日常行为问题原因

  (一)大学生自身素质有待提高

  大学生自身素质是知识、技能、道德、情感等内化与沉淀。伴随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学生在进入大学之间明显表现出接触社会少,生活经验、生活阅历不足和自我管理能力较弱。这是导致上述大学生日常行为问题的内在原因。具体表现为在学习、实践过程中,欠缺科学方法,不具备判断、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独立思考能力,以及审美能力欠缺,等等;这样片面或者错误舆论宣传引导下,很容易发生思想混乱,导致理想信念丧失。

  (二)高校教育教学机制不够健全

  目前,高校教育教学普遍存在着重智轻德、重专业轻基础、重书本轻实践、重功利轻素质的问题。部分学校为了提高就业率、升学率,往往重视文化知识、技能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对学生的价值观教育,造成学生在较长时间里不能适应大学生活,花更多的时间去享受。同时,消费观念教育的缺失,也是导致学生盲目消费、追求高消费的原因之一。如不进行适时、适当引导,就很容易引起大学生思想观念的偏颇;而高校教育教学机制在这方面明显存在不足。

  (三)多元文化的负面影响

  社会转型时期的一大特点就是多元文化;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信息全球化,科技、教育国际化大趋势的影响下,我国基本形成了一个多元而复杂的文化环境,而高校则是多元文化的集散地;这其中不免存在着一些低俗、不健康的文化,使大学生过度的注重娱乐、消遣,甚致游戏人生、及时行乐当作人生信条。

  (四)市场经济的两面性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与逐步完善,极大的强化了高校学生的自主观念和竞争意识,但也导致高校部分大学生为人处世功利化,过于浮躁,人际交往趋于庸俗。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是一个越来越开放的过程,开放的国内国际环境直接影响着高校大学生的观念、行为,金钱对高校大学生思想左右的力度越来越大,部分大学生将个人价值实现看成是金钱愿望,甚至为了金钱放弃应有社会责任感,甚至放弃道德观念,为达个人目不择手段,不考虑到国家、集体、他人的利益。社会主我市场经济下的开放环境,给我们带来喜的同时也带来了忧。

  (五)科学技术的负面效应

  科学技术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便利的同时,也深深影响着人们思想观念;由于过分的运用技术手段工作,而忽视了技术应用本身的目的,使人们的生活不但没有感到轻松,反而是越来越累,这决不是一种正常现象,而只能说是我们“病”了。科学技术进一步满足了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和精神文化需求,但也使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将生活目标放物质追求上,过分的物质追求扭曲了个人的理想信念,摧毁了道德人格,人们近乎以“无度”的方式应用科学技术来追求享乐,大学生过分的沉溺于网络游戏、沉溺于智能手机就是明证。科技力量的享乐安逸负面效应深深的影响着高校大学生日常行为。

  社会转型背景下的大学生日常行为问题及原因分析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国际象棋对小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探讨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识码:A 国际象棋具有“智慧体操”的美称,属于当前最为流行的一种棋种。大部分的历史伟人都将国际象棋列入日常喜好中。国际象棋在各方面均具有良好的作用,对培养人的综合素养具有促进性的作用。国际象棋并不像...

    sansa2025教育师范
  • 浅议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职业规划及发展策略

    一、中职学前教育发展困境 最近几年来,我国的职业教育受到了党和国家的重视,职业教育迎来了发展的大好时机,中职学前教育专业也成为历届初中毕业女生的首选专业。目前,很多中职学校已经开设《职业生涯规划》的专业课程,为中职学生毕业之后的就...

    sansa2025教育师范
  • 高职学生学习动机影响因素及动机对策研究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高校的扩招,录取的分数线不断降低,从而导致高职生的生源质量不断下滑。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的学习态度不端正,主要表现为:上课睡觉,玩手机,迟到、旷课等,还有一些学生对学习没有任何兴趣,无论老师怎么引导,都无动于衷,...

    sansa2025教育师范
  • 高校辅导员学生工作的精细化管理模式构建

    高校辅导员最为重要的工作是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学生管理工作的优劣,将会直接影响和决定着今后能否培养出社会所需的优秀人才。在现今新时代的教育背景的变进之下,高校辅导员工作管理模式也随之出现了根本性的变化,体现了从管制化至引导化,从宽广化至精细化...

    sansa2025教育师范
  • 浅议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3-017-01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计算机技术已大范围呈现。社会的不断发展促使各行各业的计算机应用朝着更加方便、快捷的方向延伸,这就对计算机软、硬...

    sansa2025教育师范
  • 新时期我国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作者简介]周静(1980- ),女,贵州遵义人,南京工业大学校长办公室,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高校党建。(江苏 南京 211816)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

    sansa2025教育师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