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社科 > 正文

论国学教育与高职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

sansa2025

  论国学教育与高职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

  国学教育是以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载体,培养学生文化素养与人文精神、民族意识与民族精神、健全人格与品德修养所进行的一系列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活动。国学教育的目的在于引导高职学生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经典和优秀的中华文明,接受人文精神熏陶,培养古典文化底蕴和优雅情怀,增强民族自豪感,塑造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和荣辱观,构建健全的人格,不断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一、什么是国学

  古代的“国学”是高等教育机构之名,《周礼》道:“乐师掌国学之政,以教国子小舞。”(《周礼?春官》)国学是在天子都城和诸侯国中设立的学校,即由国家设立的高等学府。今天所指称的“国学”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国学”,不仅包含中国古代先贤的思想、言论、著作,而且包含政治、经济、文化、天文学、医学、数学等多个领域,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经典的总和;狭义的“国学”,是指中国古代在社会科学方面留下经典思想和经典文献,以及研究传统文化的学问和学术。本文所说的“国学”,是指狭义的“国学”。

  二、国学教育与人文素质

  国学教育是以德为本、育人育德教育理念。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大学》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春秋时鲁国大夫叔孙豹将“立德”“立功”“立言”称为人生追求的“三不朽”。荀子更是强调“修身养性”:“见善,修然必以自存也;见不善,揪然必以自省也;善在身,介然必以自好业;不善在身,甾然必以自恶也。”

  “人文素养”是指人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它是人类文化的精髓,对人类的意识形态、审美意向、情感取向都有着其决定性的作用。国学是文化的灵魂所在,它指引着人类精神世界的方向。国学的重要性可见一斑,不容小视。“读一本国学著作、背一部国学经典、听一次国学讲座、写一篇国学感悟”,让高职学生都深刻体会到了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国学的博大精深。学生们在国学学习中,变得知书达理,谦让有加,这也为学生们今后的人生树立了典范,因此国学教育在人文素质培养中有着其不可取代的重要作用。

  三、国学教育对高职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

  (一)国学经典诵读,提升学生品德修养

  “父母教,须静听;父母责,需顺从。”有时,父母出于关心,多叮嘱两句,做错了事多教育两句,我们要不厌其烦地聆听教诲。“冬则温,夏则清,晨则省,昏则定。”子女要无微不至地照顾父母,要让他们感到舒适。国学教育是我们做人的基础规范,其中宣扬的孝道、诚信、友爱等与《公民道德建设纲要》所倡导的理念相得益彰。譬如《弟子规》中通篇贯穿着“养成好习惯,提升品德修养”这根主线。按照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次第,循序渐进,逐步养成。我们坚持以 “传承优秀文化,培养高职学生好行为习惯”,开展了国学经典《弟子规》的诵读活动,营造儒家经典诵读文化氛围。

  (二)开设国学课,提高学生审美情趣

  各类高职院校要开设相应的国学课程,并保证较好的教学质量,使学生在学习中真正受益。真正的国学课程应该由部分音乐老师和语文老师共同承担,通过学科的整合来点燃学生学习国学的兴趣,语文老师的文化底蕴与国学素养与音乐老师的深厚的音乐素养结合起来,一定能创造出不一样的国学课堂,使学生眼前一亮,课堂气氛也会变得更加有生气。国学与国乐的整合,就是一首震撼心灵的乐曲配上一卷经典的美文,营造出来优雅静美的听觉意境,更能使学生们的心灵在不知不觉中的到净化与感染。比如可以选用《春江花月夜》《高山流水》《广陵散》《阳关三叠》等经典音乐,这样美文与音乐琴瑟和鸣,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人文素养也随之得到提高。

  (三)定期举办国学大讲堂,升华人文思想

  国学经典所蕴含的哲学智慧对于净化学生心灵、规范人的品性、提升道德品质具有非常积极的现实意义。名家的国学大讲堂,如同精美的文化大餐,可以使学生在精神上得到滋养和享受。高职院校可以不定期邀请国学专家来校举办大讲堂活动,引导学生修身养性。

  (四)国学专题讲座,完善健全人格

  国学博大精深,内容浩繁,想要在高职院校里全部讲解,不但时间不允许,而且学生也接受不了,因此,我们可以采用专题讲座的形式,选取一两个有针对性和现实意义的主题进行深度解读。如孔子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以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的“忠恕”观念,从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精辟阐述了社会中人与人相处的基本准则。另外,孔子的“和为贵”(《论语?学而》),孟子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 ),还有韩非子“兼爱”、“非攻”(《韩非子》)等思想观念,皆有助于学生建立起和谐、友善的人际关系,有助于完善健全人格。

  总之,国学是永恒的精神财富,加强国学教育是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途径。高职高校要充分利用国学精粹,古为今用、去粗取精,陶冶高职学生,提高自己的精神修养。

  论国学教育与高职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学生智力差异研究及与英语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2-012-001 一、存在的问题 在多年的英语教学工作中,老师们碰到了一些难题。难题之最是学生的两极分化现象。刚开始学英语时,学生学...

    sansa2025人文社科
  • 上海市某高职校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学生职业素质认知差异测评

    学校职业素质教育在学生职业素质开发和提升过程中肩负着重要责任。教育部在进入本世纪初的《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指出:“学生应在具备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门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具有...

    sansa2025人文社科
  • 从《课程标准》看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的培养

    赵亚夫先生说:“历史教育是有关人性的教育――自由精神;它关乎国民性的改造――理性批判;它是有关人类文明及民族的演进认识――反省意识;它关乎国民社会态度的养成――社会行动。”历史学科作为人文学科的核心课程之一,充满着生动丰富的深远博大的人文资...

    sansa2025人文社科
  •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创造力是指人在某种动力的推动下,从事创新活动的能力。虽然创造力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一种能力,但并不是每个人的创造力都一样,其高低也与后天培养有关。现代社会是创新社会,社会的发展迫切需要创造性人才,所以学校教育应以培养创造性人才为目标,而语文学科...

    sansa2025人文社科
  • 音乐专业大学生如何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在新形势下,综合院校音乐专业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育人工程,它贯穿着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并渗透到教学、实践过程的各个方面,最终使学生所蕴含的创造潜能得以开发。 如何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这...

    sansa2025人文社科
  • 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学工作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3-0051-03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学工作的重要性分析 1.完善自我,加强德育教育和思想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

    sansa2025人文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