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社科 > 正文

强化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推进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sansa2025

  强化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推进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高校在校生人数的增加,社会经济变革的加剧,社会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大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随着社会新鲜元素的涌现也变得多元化,学生的心理状态如果不及时的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就会出现严重的心理问题,那么,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将无从做起,和谐安定校园建设将成为一纸空谈。因此,加强对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就显得尤为迫切。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作用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都是为大学生的行为教育管理服务的,二者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心理健康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前提,同时也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一个重要的教育方式 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要以心理健康问题为突破口,通过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来做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为学生树立健康积极、乐观向上的心态,从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了解自己的价值,从而健康的发展,最终做好学生们的思想政治工作,为社会培养思想政治过硬的劳动者和接班人。

  二、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

  (一)心理问题较普遍。据不完全统计,全国高校的大学生管理工作中,时常会面对学生打架、学习成绩不好被学校降级或退学,以及也有很多同学因为不适应高校的环境、生活习惯、和同学关系难以相处、失恋、对所学专业的排斥心理、对高校教育模式或校领导的不满等,最终走向退学、伤害他人或自杀的绝路。这些因素,如果不及时加以疏导的话,将会对学生的心理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打碎了他们所期待的大学的美好生活的憧憬,最终导致心理问题的产生。针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部分高校对在校学生的心理状况做了调查,结果显示,在校学生30%左右的有心理障碍,严重的占在校生的10%左右,也就是说,如今高校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已成为普遍现象。

  (二)有心理问题的学生比例呈上升趋势 。据统计:89年的时候,被调查学生中有心理障碍的人数比例为20.2%,92年的时候,有心理障碍的学生占被调查人数的31%多,而到95年的时候,这个比例已经上升到33.47%,2009年,根据北京安定医院一项调研表明,北京市大学生中四成以上存在不同程度心理问题。从数据上看,有心理问题的学生人数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三)学生心理问题的表现呈多样性 。在信息化市场经济时代,学生面临的事物和事情复杂繁多,导致他们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如生活适应问题、学习问题、人际关系问题、恋爱与性心理问题、性格与情绪问题等,可以说,这些心理问题覆盖了大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生活等各个方面的问题,可以用多样性来形容。

  三、强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策略

  (一)转变教育观念,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大学生已经是成年人,有了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看待问题和处理问题上,在为人处世上有自己的做法,不可能做到像小学生那样,老师提出任何的要求,学生全部都能够接受。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要做到在尊重学生个性的前提下,对他们实行个别辅导教育,即差异化心理健康教育。同时要探索学生的心理共性,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打好基础。

  (二)加强大学生意志训练,培养健全人格。当前大学生所处的社会环境复杂,就业、学习等压力非常大,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要着重培养学生的意志,提高情绪的调适能力及心理承受能力,使其具备面对和克服困难的勇气和魄力,能够直面人生,不要在小小的挫折面前就被困难吓倒,进而引起心理问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者要积极引导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素质拓展、竞技类比赛、茶话会,联谊会、舞会等活动,创造学生与人交流、沟通的平台,及时缓解、宣泄压力,从活动中接受锻炼,磨练意志,教育学生正确对待挫折,面对困境积极寻求解脱并总结教训;指导学生对自己的情绪进行把握与调节,豁达大度、遇事冷静,常能做到自我正确的安慰,能合情合理地对待自己的各种需要,培养对挫折的承受力。

  (三)开展有效的心理健康知识普及工作。高等院校在人才培养方案方案的制定中要将心理健康课程安检排在教学计划中,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大纲和教案,使学生能够在较短的学时内学到有利于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心理健康知识,减少学生心理问题的产生。同时,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充分利用各种团学活动,尤其是“5.25”心理健康日的宣传,使学生能够意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四)切实地对学生开展心理咨询和辅导工作 。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人们在社会中所承受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大学生在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时,难免有一些不知所措,严重的会产生心理健康问题。因此,高等院校要切实地对学生开展心理咨询和辅导工作,大力气构建好心理健康工作体系、工作机制,做好学生心理健康服务的软硬件建设,为学生搭建学习、咨询、交流沟通的平台,帮助学生解决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心理问题,防患于未然。

  总而言之,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是至关重要的,在教育过程中,教育者要遵循心理发展规律和思想规律,这样才能够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发展,为社会培养出一代代高质量的优秀人才。

  强化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推进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学生智力差异研究及与英语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2-012-001 一、存在的问题 在多年的英语教学工作中,老师们碰到了一些难题。难题之最是学生的两极分化现象。刚开始学英语时,学生学...

    sansa2025人文社科
  • 上海市某高职校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学生职业素质认知差异测评

    学校职业素质教育在学生职业素质开发和提升过程中肩负着重要责任。教育部在进入本世纪初的《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指出:“学生应在具备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门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具有...

    sansa2025人文社科
  • 从《课程标准》看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的培养

    赵亚夫先生说:“历史教育是有关人性的教育――自由精神;它关乎国民性的改造――理性批判;它是有关人类文明及民族的演进认识――反省意识;它关乎国民社会态度的养成――社会行动。”历史学科作为人文学科的核心课程之一,充满着生动丰富的深远博大的人文资...

    sansa2025人文社科
  •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创造力是指人在某种动力的推动下,从事创新活动的能力。虽然创造力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一种能力,但并不是每个人的创造力都一样,其高低也与后天培养有关。现代社会是创新社会,社会的发展迫切需要创造性人才,所以学校教育应以培养创造性人才为目标,而语文学科...

    sansa2025人文社科
  • 音乐专业大学生如何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在新形势下,综合院校音乐专业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育人工程,它贯穿着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并渗透到教学、实践过程的各个方面,最终使学生所蕴含的创造潜能得以开发。 如何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这...

    sansa2025人文社科
  • 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学工作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3-0051-03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学工作的重要性分析 1.完善自我,加强德育教育和思想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

    sansa2025人文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