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理工科类 > 正文

学生感恩教育的现状与策略研究

sansa2025

  学生感恩教育的现状与策略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06-0028-01

  一、现在有的学生缺乏感恩思想,变得冷漠与自私

  我们最近对我校和附近的几个学校的小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进行了一项调查研究,最后我们发现一部分学生道德意识中的感恩意识十分淡薄,对家庭、对社会、对朋友的责任感极其弱化。主要表现在:他们认为父母的付出是应该的,而他们为父母做点小事就想索取报酬;对学校中的老师心怀不满,经常挑剔,根本谈不上尊重;在与同学相处的交往过程中往往以我为中心,斤斤计较等。这些不良的青少年思想道德现象反映出了我们学校和家庭对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弊病。

  (1)家长溺爱严重。如今的少年儿童,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是每个家庭的掌上明珠,在众多长辈的呵护下,有的已养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习惯。家长对孩子的物质要求是“有求必应”,对孩子的学业要求期望甚高。这两者之间的冲突,导致孩子的人格发展不平衡。有的孩子面对父母的养育之恩表现冷漠;孝敬之情在心目中淡化,只知受宠,不知感恩。

  (2)社会影响深远。在这个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里,一些成年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乃至道德观发生了扭曲,他们自私、骄横、冷漠、不善于合作。这样,就使得未成年人也受到了他们的负面影响,缺乏“感恩”的意识。

  (3)学校教育缺乏。现行的高考制度,使得学校教育始终未能摆脱考试的圈子,一些教师把大部分精力都投入到了教学上,忽视了对学生的道德教育,特别是感恩的教育。

  二、构建对小学生进行感恩教育的主要途径与方法

  (1)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感恩教育,首先要理解我们的学生对感恩的认识基础,对感恩教育的心理期望值。为了使感恩教育取得良好的效果,我们实施感恩教育前要认真分析教育对象(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心理发展规律及他们的接受能力。根据以上深刻的分析,在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的时候,我们要选择小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方法,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2)感恩教育要取得实效,必须充分调动学校、家庭和社会多方面的积极性,共同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并促进三者之间的有效整合;感恩教育不应只局限于语文课堂上教师的言传身教,更应注意现实生活中尤其是家庭教育中家长的言传身教。同时,感恩教育不是孤立的,必须与文明礼仪教育、道德教育、民族精神教育等结合起来。

  (3)小学生感恩意识的形成和稳固,以及感恩良好习惯的培养是一件长期的教育工程,我们不可能一朝一夕就会取得良好的效果。因此,我们要把感恩教育活动融入日常的学科教学中和班级管理中,贯穿到教育教学中的每一个细节之中。

  (4)感恩教育是以情动情的情感教育,在实施感恩教育的过程中,要通过创设情境,做到以情动人、以情感人,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同时,要在激发学生道德情感、增强学生情感体验的基础上诱发学生的理性思考,避免空洞、枯燥、无情的说教。

  (5)开展感恩教育的大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如通过开展系列感恩活动,了解祖国的自然风貌、人文景观、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军事强大、文化繁荣等,以增加对祖国的认识。还可以开展“爸爸、妈妈,你们辛苦了”为主题的一封家书活动,开展以“感恩父母”“感恩老师”为主题的征文比赛,开展“为父母亲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的活动,开展以“缅怀革命先烈,感恩美好生活”的讲故事比赛等……

  通过语文教学中的各种感恩活动,能培养学生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感激自然的赐予之恩,使“爱护环境,保护自然”成为学生的自觉行为;感激老师的培育之恩,培养学生尊敬师长的良好品质;感激父母养育之恩,培养学生孝敬父母的道德品质;感激他人的帮助之恩,培养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互相帮助、乐于助人。感恩教育使学生们体会了父母的艰辛和不易,感受了老师的教诲之恩,增进了同学之间的友谊。

  总之,我们语文教师要利用语文课教学内容的丰富性和丰富的教育资源,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为构建和谐的社会打下基础。同时,在实施感恩教育时要有效地渗透感恩教育,使每个幼小的心灵得到一次次深刻的洗礼,从小学会感恩、学会感激,奏响和谐社会的生动乐章。

  学生感恩教育的现状与策略研究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高职高专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就业观的调查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5)11-0116-01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就业制度和就业形势的变化越来越大,大学生就业越来越困难。对于高职高专临床...

    sansa2025理工科类
  • 互联网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析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7)06-0235-03 随着网络的普及和发展,互联网越来越成为大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平台,它极大地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方式、方法,促进了教育公平,学生...

    sansa2025理工科类
  • 试论人文关怀在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中的价值

    新形势下,高校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要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从大学生的实际状况出发,尊重和理解受教育者,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高校思想道德教育中渗透的人文关怀,值得各高校有关人员广泛关注和进一步的探讨。 一、人文关怀在思想道德教育中的价...

    sansa2025理工科类
  • 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研究

    目前,很多高校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都仅限于在毕业生中展开,一般是由学校的就业指导部门解读就业政策、提供招聘信息和进行求职指导等,而对于大三、大二阶段的学生,学校则没有做好职业生涯规划的渗透工作,学生对自己将要从事的工作和领域也比较茫然。...

    sansa2025理工科类
  • 川北医学院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现状调查分析

    [DOI]1013939/jcnkizgsc201630074 进行课外体育锻炼是学校课外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大学生维持健康体魄的重要渠道之一。本文通过对川北医学院大学生进行课外体育活动的调查,了解大学生喜欢的体育运动种类...

    sansa2025理工科类
  • 新时期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的探讨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3(b)-0179-02 党员发展工作是我国高校党建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高职院校党建工作发展起步较晚,在党员工作中还存在很多问题。高职...

    sansa2025理工科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