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社科 > 正文

加强大学生礼仪教育必要性及途径

sansa2025

  加强大学生礼仪教育必要性及途径

  大学生礼仪是指大学应该知晓并遵守的礼仪规范。高校礼仪教育是使大学生懂得如何做人、做事、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良好的自我形象,实现内在外在美的统一。但是,目前一些高校大学生礼仪失范现象突出,这严重影响了他们人际交往、就业及个人的全面发展,因此,加强大学生礼仪教育应该引起学生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一、大学生礼仪教育的必要性

  1.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需要

  我国自足以来就把礼仪看成是治国安邦之本,礼仪修养是每个人道德修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人们的交流宽度和广度不断扩大,世界各国人们交往越来越密切,礼仪已经成为人际交往和事业成功的桥梁与纽带。特别是大学生做为整个社会知识的前沿者和时代的引领者,他们礼仪的表现是一个国家形象的标志,因此,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礼仪文化的历史任务决定了要加强大学生礼仪教育,这也是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要求。

  2.培养大学生德育、智育和美育全面发展的需要

  礼仪是人们道德外在体现。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礼仪知识讲解和示范,能为大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信念,并为其提供礼仪修养准则;在智育文化素养中,人类智力、知识、能力是密不可分的。对高校的学生进行全面的礼仪教育,能够使大学生把内在的品质外化为行为,成为真正综合素养较高的现代青年;马克思说无论是人类社会也好,还是人自身也好,都是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的,所以美是最终的目的。大学生要遵循美的规律、美的法则是去创造美的生活、美的人生。所以,加强礼仪教育是培养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3.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需要

  心理健康的人,一定是懂得在各种场合遵循礼仪的人。而在礼仪教育中,通过一些直观的教育手段使学生从最基本的言行做起,改变自己不规范的行为,学会把学到的基本礼仪运用到学习、生活和工作中,同时,在礼仪教育中能够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大学生的自信心,从而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4.提高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需要

  大学生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他的学习和生活都有着重要的影响。一个人事业的成功15是靠技术,85%是靠人际关系和处事技巧,因此,不懂礼就会给人际交往带来麻烦。对大学生来说,能否处理人际关系,直接影响着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因此,加强高校礼仪教育是提高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的需要。

  二、大学生礼仪失范现状

  虽然许多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大学生礼仪修养的表现却不容乐观。具体表现一下两方面:

  1.课堂表现从大学生课堂表现来看,无故旷课、迟到、课堂上玩手机、听音乐、窃窃私语、课上吃东西、睡觉、上课接电话、部分同学无故走出教室、有些同学上课坐没坐像、东倒西歪、下课铃声响时老师还没通知下课学生就擅自离开、一些大学生情侣在课堂上表现暧昧等等现象时有发生。

  2.课下表现从大学生校园行为主要表现以下几种:见到老师和同学视而不见、穿着打扮不符合学生身份、在自习室和图书馆打电话或大声喧哗、在宿舍打麻将、宿舍内打游戏到深夜、与室友有矛盾大大出手,不爱护宿舍卫生、在公共场合吸烟,语言不文明、情侣举止亲密、公交车不主动让座、损坏公物、随地吐痰等等礼仪失范行为时有发生。

  这些现象反应出大学生礼仪规范和公德意识的严重缺失,大学生文明礼仪失范必须引起我们高度重视。

  三、加强大学生礼仪教育途径

  1.把礼仪教育引入必修课堂

  高校应该把大学生礼仪教育纳入到必修课中。系统学习和训练是通过课堂教学实现的,把礼仪教育渗透到思想道德修养课堂中,这样既能丰富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内涵,同时也能让学生懂得如何规范自己的行为举止、塑造良好的自我形象。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的礼仪教育都是开的选修课,这种形式不能覆盖到全体大学生,礼仪教育空缺严重,因此,必须把礼仪教育引入必修课堂。

  2.将传统礼仪教育融入到高校教育中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礼仪之邦”之称,中国人也以彬彬有礼的风貌而著称于世。礼仪文明作为中国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社会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此,学校必须加强传统礼仪教育,把培养大学生了解礼仪、掌握礼仪、运用礼仪为目标,让学生将礼仪学习化为自觉行动,全面培养文明礼仪。

  3.高校教师率先垂范、以身作则习近平在第三十个教师讲话中指出:“做好老师,要有道德情操。老师的人格力量和人格魅力是成功教育的重要条件”。因此教师应带头弘扬社会主义道德和中华传统美德,以自己的模范行为影响和带动学生,使大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从而使大学生的文明礼仪行为得到巩固。

  4.家庭、社会、学校齐抓共管家庭是学生礼仪培养的第一场所。一个注重礼仪的家庭,会为社会培养出懂礼仪的人,因此,家庭应主动承担培养大学生礼仪的责任。其次,社会也应积极营造良好的礼仪氛围,制定礼仪规范制度,这样能为规范大学生礼仪行为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最后,学校是培养大学生礼仪的主要渠道。要通过在教室、宿舍、食堂、图书馆等等公共场所树立文明标语,通过校园广播传递文明礼仪准则等形式,随时提醒大学生的言行举止,从而规范大学生礼仪,从而达到教育目的。因此只有家庭、社会、学校共同创造良好的礼仪氛围,才能增强大学生礼仪教育的时效性。

  (作者单位:黑河学院)

  加强大学生礼仪教育必要性及途径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学生智力差异研究及与英语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2-012-001 一、存在的问题 在多年的英语教学工作中,老师们碰到了一些难题。难题之最是学生的两极分化现象。刚开始学英语时,学生学...

    sansa2025人文社科
  • 上海市某高职校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学生职业素质认知差异测评

    学校职业素质教育在学生职业素质开发和提升过程中肩负着重要责任。教育部在进入本世纪初的《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指出:“学生应在具备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门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具有...

    sansa2025人文社科
  • 从《课程标准》看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的培养

    赵亚夫先生说:“历史教育是有关人性的教育――自由精神;它关乎国民性的改造――理性批判;它是有关人类文明及民族的演进认识――反省意识;它关乎国民社会态度的养成――社会行动。”历史学科作为人文学科的核心课程之一,充满着生动丰富的深远博大的人文资...

    sansa2025人文社科
  •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创造力是指人在某种动力的推动下,从事创新活动的能力。虽然创造力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一种能力,但并不是每个人的创造力都一样,其高低也与后天培养有关。现代社会是创新社会,社会的发展迫切需要创造性人才,所以学校教育应以培养创造性人才为目标,而语文学科...

    sansa2025人文社科
  • 音乐专业大学生如何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在新形势下,综合院校音乐专业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育人工程,它贯穿着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并渗透到教学、实践过程的各个方面,最终使学生所蕴含的创造潜能得以开发。 如何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这...

    sansa2025人文社科
  • 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学工作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3-0051-03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学工作的重要性分析 1.完善自我,加强德育教育和思想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

    sansa2025人文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