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社科 > 正文

基于新课程标准的中学生体育教学探讨

sansa2025

  基于新课程标准的中学生体育教学探讨

  中学生处于生理、心理发育的关键时期,学生的学习不能局限于课本知识的学习,还需要加强体育锻炼,促进身心健康发展。中学体育教学中,教师需要不断创新课堂内容,转变教学观念,设计不同的教学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重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新课程标准对中学生体育教学的要求

  1.重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

  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教师在教学中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制订合理的教学计划,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实践中来。体育学科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参加体育活动,加强体育锻炼,增强身体素质,对学生的文化课学习起到调节的作用。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过于机械化,课堂内容缺乏创意和趣味性,学生的学习兴趣低下。新课程标准下,中学体育教学要求课堂教育与学生需求相统一,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基本学习需求,创设符合学生意愿和兴趣的教学活动。

  2.以发展的观念看待学生的学习

  中学体育教学由于不属于重点的考试类科目,因而学生和教师的重视程度不高。调查发现,中学体育课程设置大多流于形式,体育课基本上成为学生的自由活动课,没有实质性的教学内容,甚至在一些地方学校,体育课会被其他课程所代替。新课程标准注重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学生不仅要学习基本的文化知识,同时要有积极正确的课外兴趣和强壮健康的体魄,因此,中学体育教学对学生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教师在教学中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体育教育,重视学生体育技能和体育精神的培养。

  3.发掘课程内涵,注重学生不同能力的培养

  新课标下的教育教学应该多样化。学校课程的设置是为了让学生通过不同学科知识的学习,拓宽自己的眼界,丰富自己的情感,明确自己的学习目的。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学校、教师和家长受应试教育影响,片面地将学校课程划分为“主科”和“副科”,影响学生的系统性学习和全面发展。中学体育课程的设置有其必要性,教师与学生需要正确看待体育教学的要求和目标,注重文化知识学习和体育锻炼。

  二、新课程标准下中学生体育教学的方法

  1.增加学生的体能训练

  调查结果显示,近年来,中国中学生的综合体能成下降趋势,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次数和频度越来越小,且中学生肥胖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传统的体育教学中,教师大多是带领学生进行简单的热身活动后让学生自己进行锻炼,学生的体育学习缺乏系统性和全面性。针对这一情况,体育教师在课堂上应该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有针对性地开展体育训练,如短跑、长跑、引体向上等,重点培养学生的运动爆发力、肺活量、肌肉耐力等。教师要求学生完成多项体育锻炼,便学生更加全面地认识自己体能上的不足,并进行针对性的训练。

  2.开展不同的体育活动

  新课标要求注重对学生的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多种不同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中学体育教学中,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意愿,安排不同的体育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如篮球、足球、武术、健美操等。不同类型的体育活动对学生的体质素质和活动技巧要求不同,学生需要掌握的课程内容也不同,教师在教学中需要进行实际指导。中学体育教学中,教师设置不同的活动内容,能够更好地发掘学生的体育特长,培养学生的体育专长。学生在体育学习中可以根据活动类型的不同,增强竞争意识、合作意识和集体意识,符合学习成长要求。

  3.趣味性游戏环节的设计

  中学体育教学中,学生进行单一的体育锻炼消耗的体能过大,长此以往,容易失去学习兴趣,教师需要不断创新教学手法,以趣味性的课堂内容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现代体育教学中,学校可以购置不同的体育器材,如哑铃、拉力器、旋梯、跳箱、滚轮等。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利用这些器材设计具有游戏性质的体育活动,如以小组竞赛形式让学生完成不同的体育目标,以接力的形式让学生明白团队合作的效用,其他像跳山羊等游戏活动也可以在改进创新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参与。

  新课标理念下,中学体育教学要注重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学生在学习文化课的同时,需要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加强体育锻炼。总之,现代体育教学中,教师与学生要转变观念,充分认识体育课程的重要性。

  基于新课程标准的中学生体育教学探讨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学生智力差异研究及与英语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2-012-001 一、存在的问题 在多年的英语教学工作中,老师们碰到了一些难题。难题之最是学生的两极分化现象。刚开始学英语时,学生学...

    sansa2025人文社科
  • 上海市某高职校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学生职业素质认知差异测评

    学校职业素质教育在学生职业素质开发和提升过程中肩负着重要责任。教育部在进入本世纪初的《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指出:“学生应在具备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门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具有...

    sansa2025人文社科
  • 从《课程标准》看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的培养

    赵亚夫先生说:“历史教育是有关人性的教育――自由精神;它关乎国民性的改造――理性批判;它是有关人类文明及民族的演进认识――反省意识;它关乎国民社会态度的养成――社会行动。”历史学科作为人文学科的核心课程之一,充满着生动丰富的深远博大的人文资...

    sansa2025人文社科
  •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创造力是指人在某种动力的推动下,从事创新活动的能力。虽然创造力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一种能力,但并不是每个人的创造力都一样,其高低也与后天培养有关。现代社会是创新社会,社会的发展迫切需要创造性人才,所以学校教育应以培养创造性人才为目标,而语文学科...

    sansa2025人文社科
  • 音乐专业大学生如何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在新形势下,综合院校音乐专业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育人工程,它贯穿着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并渗透到教学、实践过程的各个方面,最终使学生所蕴含的创造潜能得以开发。 如何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这...

    sansa2025人文社科
  • 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学工作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3-0051-03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学工作的重要性分析 1.完善自我,加强德育教育和思想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

    sansa2025人文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