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社科 > 正文

浅析长沙市小学生课外体育活动

sansa2025

  浅析长沙市小学生课外体育活动

  教育部关于2010年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结果表明,中小学生营养过剩的情况普遍,超重和肥胖比例城乡都持续增加;而在所有年龄层,近视的比例都在上升,而且有向低年龄层次扩散的危险。为此,国家教育部部长杨贵仁指出:“引导全社会树立‘健康第一’的理念,引导广大青少年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营造全社会共同促进青少年体质健康的良好局面,是提高青少年体质状况的有效途径。”可见,体育锻炼在提高学生体质方面有重要作用。

  一、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长沙市芙蓉区、天心区、雨花区、开福区、岳麓区小学259所小学的课外体育活动开展现状为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

  二、结果与分析

  (一)小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动机

  通过调查得知,学生通过单项选择参加课外体育活动动机,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动机多张多样。绝大多数同学选择了兴趣爱好,其次是强身健体和为了体育考试。三项比重达到了70.49%。在访谈中,小学生对体育发展身心的作用都比较了解。认为体育运动对增进健康、提高免疫力,促进身心全面发展具有积极作用。也有14.15%的同学是为了通过体育考试才参加课外体育活动,这与长期以来形成的“应试教育”机制有一定的关系,学生还是跳不出考试的怪圈,应在体育课程评价方法和标准方面加以改革。也有9.7%的同学是受到父母的要求在被动的学习,这些孩子都是出于为了考试和完成父母的体育学习任务在被动的学习。

  表一 长沙市小学生课外体育活动动机统计表(单选)(N=742)

  (二)小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场所

  从表三可知,长沙市城区小学生参加体育课外体育活动场所主要是在公园广场和学校的操场,分别占到了78.34%和78.12%。在住宅区空地和公共健身场所参加体育活动的学生也有加大部分,分别占调查总人数的71.6%和68.91%,这说明小学生对课外体育活动比较了解,能够选择合适的场地参加运动。而付费健身场馆只占到37.21%,因为小学生是无收入水平群体,调查中也发现小学生都是在家长带领陪同下一期练习或者是家长给学生报名参加各种培训班。

  通过对各学校的调查,发现下午放学后都要求学生排路队回家,根本没有时间在学校逗留,这也是有21.88%的学生没有选择在学校操场活动的一个主要原因。

  表二 长沙市小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果冻的主要场所统计表(多选)(N=742)

  在对学生的访谈中还可以看出有55.73%的学生选择了在街道两盘锻炼。主要是些对场地要求不高的项目,如旱冰、滑板和羽毛球等。这对学生的安全造成极大地严重。

  (三)小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项目选择

  从表三中可以看出,问卷中所列举的12个项目中,统计后排在前六的依次是:游戏、球类、棋类、田径运动、跳绳、舞蹈。从中反应出了当代小学生体育兴趣爱好的偏向。经常参与的课外体育活动覆盖范围大,各个项目都有学生参与。学生不但喜欢健身类的活动,也注重健心类的活动,比如棋类的选择比率很高。进而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学生参与的体育活动基本上都是易于开展的,对场地要求不高的项目。这些项目符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并具有较重娱乐性。

  表三 长沙市小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项目选择前六名(多选,N=742)

  (四)影响小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因数

  表四 影响长沙市小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因数(多选,N=742)

  通过上表可以看出,影响长沙市小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因素中,学业压力没有时间和缺乏场地器材均超过50%。学生学业负担过重是学生放弃体育活动的首要原因。另外学生缺乏锻炼习惯,缺少专业老师的指导,也是学生放弃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重要原因,降低了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在调查中发现,学生把主要精力投入到文化课程的学习中,应试教育的痕迹明显,重课内而轻课外现象突出。学生各种文化培训班充斥着整个课余及周末,几乎占据了学生所有的课外活动时间。家长的对课外体育活动的认识也直接影响到学生参与情况。场地因素和缺乏教师指导,在客观上造成了小学生体育课外活动的内容减少,家庭和社区环境对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有直接影响。也有进30%的学生因缺少玩伴而不参加课外体育锻炼,这是因为多少家庭现在为独生子女,而小学生喜欢新事物,但是内心胆怯,一个人不敢出门,往往在家看电视、玩游戏。这也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

  三、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长沙市城区小学生喜欢课外体育锻炼,但是由于缺乏场地,没有人指导,学业压力大,锻炼时间得不到保证,导致小学生课外体育锻炼情况不佳。

  2.通过调查结果分析,长沙市城区小学生对体育锻炼的认知程度较高,都有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

  3.长沙市城区小学生在课外体育锻炼的动机多样,兴趣爱好、强身健体己成为小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主动力。

  4.长沙市城区小学生参加体育课外体育活动场所主要选择在公园广场、学校的操场、住宅区空地和公共健身场所。

  (二)建议

  1.切实做到由应试教育观念转向素质教育观念,转变重课内轻课外的思想观念,转变重智育轻体育的观念。多给孩子们一些自由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真正享有着自己快乐的、健康的童年时代。

  2.重视学校体育教学,给学生营造良好的体育锻炼氛围,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冬季和兴趣。。

  3.借助社会体育资源,积极开展课外体育锻炼活动,鼓励小孩放学后到社区或者家庭进行体育锻炼。

  4.改变原有的体育评价体系,全方位的评价学生体育学习的过程和结果。

  5.日常的体育教学中加强安全教育,强调保护与帮助,让学生自主掌握动作技巧和保护帮助,避免在课外体育活动中受伤。

  浅析长沙市小学生课外体育活动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学生智力差异研究及与英语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2-012-001 一、存在的问题 在多年的英语教学工作中,老师们碰到了一些难题。难题之最是学生的两极分化现象。刚开始学英语时,学生学...

    sansa2025人文社科
  • 上海市某高职校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学生职业素质认知差异测评

    学校职业素质教育在学生职业素质开发和提升过程中肩负着重要责任。教育部在进入本世纪初的《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指出:“学生应在具备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门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具有...

    sansa2025人文社科
  • 从《课程标准》看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的培养

    赵亚夫先生说:“历史教育是有关人性的教育――自由精神;它关乎国民性的改造――理性批判;它是有关人类文明及民族的演进认识――反省意识;它关乎国民社会态度的养成――社会行动。”历史学科作为人文学科的核心课程之一,充满着生动丰富的深远博大的人文资...

    sansa2025人文社科
  •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创造力是指人在某种动力的推动下,从事创新活动的能力。虽然创造力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一种能力,但并不是每个人的创造力都一样,其高低也与后天培养有关。现代社会是创新社会,社会的发展迫切需要创造性人才,所以学校教育应以培养创造性人才为目标,而语文学科...

    sansa2025人文社科
  • 音乐专业大学生如何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在新形势下,综合院校音乐专业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育人工程,它贯穿着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并渗透到教学、实践过程的各个方面,最终使学生所蕴含的创造潜能得以开发。 如何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这...

    sansa2025人文社科
  • 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学工作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3-0051-03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学工作的重要性分析 1.完善自我,加强德育教育和思想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

    sansa2025人文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