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社科 > 正文

柔性管理对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启示

sansa2025

  柔性管理对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启示

  中图分类号: C9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7)05-41-2

  0 引言

  学生管理是高校内部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管理工作的水平与高校的教育质量也有极大的联系。如今,我国推行素质教育,要求学校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实行民主化、人性化的管理。在此形势下,我国各大高校必须对自身的学生管理模式进行改革创新,融入柔性管理的理念,制定科学民主的管理制度体系,削弱管理措施的强制性,尊重学生的意愿,从而创建和谐良好的校园氛围,提高高校的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 柔性管理的内涵

  从本质上讲,柔性管理以“柔”的原则和“软”的控制为特点,它遵循的是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柔性管理是和刚性管理比较而言的,实施它的前提是遵循人的心理与行为规律,它的核心管理手段是非强制方式,工作途?讲皇峭ü?强力外在约束,而是设法说服管理对象的内心,把组织意志变成被管理对象的自觉行为。柔性管理一直以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为基础,旨在唤醒人的潜力、创造性和主动性,让人的尊严与和价值得以彰显,满足被管理者的社会需求、心理需求和价值需要,最终要实现的目标是人的自觉行动[1]。

  2 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运用柔性管理的必要性

  2.1 柔性管理适应于现代高校的教育理念

  柔性管理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尊重人的主体地位。柔性管理的制度与措施具有较强的民主性、灵活性和非强制性,将其运用到高校学生管理中有助于张扬学生的个性,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这也与现代高校的教育理念不谋而合,因此,在教育改革不断深入的今天,运用柔性化的管理模式开展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有其必要性。

  2.2 柔性管理适合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特点

  现在,计算机网络技术十分发达,各式各样的信息咨询充斥网络,使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得到了极大的转变,学生越来越期望自身的价值得到认可与尊重。同时,社会对应届大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教育管理模式下培养的大学生人才已经无法适应社会的需求。所以,高校必须对管理模式进行创新改革。柔性管理模式主张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学生的思想特点制定合适的管理措施,在保证学生人生观、价值观正确的前提下,又不限制学生个性的张扬,可以有效的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由此看来,实现柔性管理是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改革的必然趋势。

  3 柔性管理理念对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启示

  3.1 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柔性管理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因此,在开展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室要注重以学生为根本,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价值,各类制度措施的制定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切实维护学生的主体利益,从而实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为了提高高校学生管理的水平,推动高校的发展,在管理过程中,教师还要注重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参与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和主人翁意识,使其积极主动参与到管理工作当中,从自身做起,相互监督、相互进步。另外,鼓励学生参与学校的管理工作,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增强校园凝聚力,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和管理能力[2]。

  3.2 建立民主化管理结构

  如果将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比作一栋建筑物,那么管理理念就是建筑物的根基,而管理结构是建筑物的钢筋水泥框架,由此可见,管理结构的构建与完善对管理工作的开展而言十分重要。高校要构建民主化的管理结构,维持学生独有的个性,同时,还可以实现学生自身角色的多元化。在实施学生管理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座谈会等活动形式,与学生进行平等的交流,为学生提供发表自身观点、意见的平台,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这样不仅可以有效的解决管理过程中的一些问题,还有助于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责任意识。除此之外,高校还可以设定民主管理信箱,学生可以通过匿名投递的方式表达自己对当前管理模式的不满及建议,管理教师也可以总结学生的观点,对管理工作进行科学的调整。这就形成了一种反馈制度,增强了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减轻了管理工作的任务量,同时也彰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3.3 创造良好的校园环境

  学生在学校中会受到校园环境的影响与约束,良好和谐的校园环境氛围可以成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极大助力。为了提高高校学生管理的水平,保证学生的轻松快乐成长,学校必须对校园环境的管控提起重视。校园环境分为校园内部的环境和校园外部的环境两部分,高效管理人员只能加强对外部环境影响要素的引导,真正能够改变、控制的只有校内的环境。创设良好的校园内部环境,需要从软件、硬件两个方面着手:其中,软环境主要是对现代高校中人文精神创设,主要包括全校师生的共同的价值观念以及人际关系;硬环境主要体现的是现代高校柔性管理过程中的以生为本理念。

  3.4 优化柔性管理的评价体系

  评价反馈在管理过程中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通过科学合理的评价,可以反映出一段时期管理工作的实际效果和存在的问题,从而为新的管理措施和管理制度的制定提供参考。在传统的高校管理模式中,评价方式和标准都归于单一,导致评价结果不具备太大的参考价值。在这种情况下,采用柔性管理模式,优化其评价体系,设定多元化的评价指标及标准,是高校发展的必由之路。首先,高校可以将原有的教师评价方式转变为自评、同学互评、教师评价相结合的多样性评价方式;其次,取消原来的以成绩作为唯一评价标准的制度,将创新实践能力、日常考勤、业余竞赛成绩等都纳入评价体系,评判学生的综合素质;最后,在评价方法方面,应实现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的有机结合,进而保证评价的准确性以及多元性[3]。

  4 学生管理柔性化的作用

  4.1 提高学生自我管理能力

  在学生管理过程中通过柔性教育可以实现对学生逐步的影响与教育。柔性管理通过对学生进行情感转化,之后有效影响学生的行为。受教育者在知识与感情上达成共鸣,在这样的前提下学生才会完成从知识到信念,进而再到行为的转化。

  4.2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每一年高校毕业生都将作为一股新生势力为社会注入新的活力,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全面发展的高素人才越来越受到社会的欢迎,为了实现自身的价值,同时完成推动社会进步发展的历史使命,各高校学生必须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保证自身的全面发展。在高校学生管理中运用柔性管理,实行人性化、民主化的教育管理,注重对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能够在保证学生具备良好思想道德修养的基础上,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而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柔性管理理念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该理念反映到高校学生管理中即为以生为本,高校学生管理人员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参考,制定科学有效的管理措施。同时,教师还要懂得循循善诱、因材施教,降低高校学生管理的强制性,提高管理水平,进而推动高校的发展。

  柔性管理对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启示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学生智力差异研究及与英语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2-012-001 一、存在的问题 在多年的英语教学工作中,老师们碰到了一些难题。难题之最是学生的两极分化现象。刚开始学英语时,学生学...

    sansa2025人文社科
  • 上海市某高职校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学生职业素质认知差异测评

    学校职业素质教育在学生职业素质开发和提升过程中肩负着重要责任。教育部在进入本世纪初的《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指出:“学生应在具备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门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具有...

    sansa2025人文社科
  • 从《课程标准》看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的培养

    赵亚夫先生说:“历史教育是有关人性的教育――自由精神;它关乎国民性的改造――理性批判;它是有关人类文明及民族的演进认识――反省意识;它关乎国民社会态度的养成――社会行动。”历史学科作为人文学科的核心课程之一,充满着生动丰富的深远博大的人文资...

    sansa2025人文社科
  •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创造力是指人在某种动力的推动下,从事创新活动的能力。虽然创造力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一种能力,但并不是每个人的创造力都一样,其高低也与后天培养有关。现代社会是创新社会,社会的发展迫切需要创造性人才,所以学校教育应以培养创造性人才为目标,而语文学科...

    sansa2025人文社科
  • 音乐专业大学生如何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在新形势下,综合院校音乐专业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育人工程,它贯穿着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并渗透到教学、实践过程的各个方面,最终使学生所蕴含的创造潜能得以开发。 如何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这...

    sansa2025人文社科
  • 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学工作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3-0051-03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学工作的重要性分析 1.完善自我,加强德育教育和思想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

    sansa2025人文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