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理工科类 > 正文

关于湖南省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提高的几点思考

sansa2025

  关于湖南省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提高的几点思考

  A Study of the Improvement of Medical Students’ Humanistic Quality Education in Hunan Province

  ZHOU Yong

  (The Third Hospital of Xiangya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Changsha Hunan 410100, China)

  【Abstract】In the background of Diversified social value, a lot of bad social atmosphere, such as money worship, hedonism, extreme individualism, seriously affected the value orientation of medical students, the problems in medical students’ humanistic quality education become prominent. This paper, taking three medical colleges in Hunan province as an example, investigates on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medical students’ humanistic quality of our province, finds that the medical students’ realized the importance of humanity quality education,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humanities quality education is not optimistic. The improvement of medical students’ and medical teachers’ medical professional knowledge and the humanities quality education in the medical education and practice is very important for cultivating the humanistic quality of medical students in our province.

  【Key words】Hunan province; Medical students; Humanities quality education

  医学与人的生命和健康息息相关,其进步与发展为人类带来福音与希望。

  古往今来,医学就被赋予了仁慈至善的精神内涵。然而,在现代医学技术水平越来越高的同时,人文精神却渐行渐远。此外,医学院校对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重视度也不够。因此,“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不仅有利于医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为医学院校教师的课程改革、教学方法的改进提供依据,还能为医学院校和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科学的医学人文教育的策略和措施提供相应的参考。

  1 核心概念界定

  人文素质:从狭义来说指人文知识和技能的内化。广义来说指一个人发展为人才的内在精神品格,包含人文科学的研究能力、知识水平和体现出来的以人为中心的精神。

  医学人文教育:指为了适应现代医学模式的建立和发展的需要,通过人文社会科学,特别是医学人文社科知识学习、临床实践、言传身教、校园文化熏陶,结合学生个体自身的潜在性和发展性的特点,发挥学生主体内在潜能和发展动力,使医学生成为既掌握扎实医学专业技能,更具备医学人文素质、人文修养的医务工作者的教育。

  2 研究现状述评

  国外加强人文教育的研究起步较早。被称为“医学之父”的西方医学奠基人希波克拉底指出,医生应具有优秀哲学家的一切品质,如利他主义、热心、谦虚、冷静的判断。1982年美国医学会医学教育委员会(CME)在《医学教育未来方向》的报告中,明确提出“缺乏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的医生,在医学生涯中往往会丧失智力挑战的能力和应付这种挑战的能力”[1]。1993年英国总医学委员(GMC)在《明天的医生》报告中提出,医学教育和实践中要加入更多的“人文学科特殊学习模块”,以达到医学人文与医学自然科学的相互渗透[2]。法国自1992年首次颁布增设人文社会科学课程指导性文件开始,连续跟踪其目标的执行情况并不断加以改进,使其在欧洲的医学人文教育中颇具特色。德国柏林的医学院校学生甚至在1989以罢课的形式呼吁人文学科与医学教育的结合,并在改革中开发了诸如医学人文学科特殊学习模块等具有可操作性的方法[3-4]。

  我国是在20世纪80年代后才在各医学院校陆续开展人文学科研究与教学的。直到20世纪90年代,“国内的一些医学人文学者(杜治政、李本富、张大庆等)和部分哲学社会学界、新闻出版界人士(如邱仁宗、周国平等)才开始呼吁和讨论加强医学人文学学科及其学术共同体建设”[5],医学人文教育虽然不断受到重视,但大多只是开设一些人文社科选修课,而且教学内容比较单一,教学形式缺乏灵活性,学生只学到了一些人文社科知识,对人文精神的理解以及人文知识在医学中的渗透和应用均还停留在感性认识的表浅层次上[6]。2002年第四军医大学殷小平以第四军医大、上海第二医科大等4所医学院一至五年级本科生为调查对象,研究认为,大部分医学生对加强人文教育、提高自身修养与文化品位、完善并实现人生理想与价值表现出强烈的愿望和迫切的要求,但学生人文素质仍待改善和提升。山西医科大马存根对山西3所医学院在校生进行了人文素质教育现状调查。调查显示:在人文素质基本情况上,医学生掌握人文知识情况不容乐观,集中体现在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知识和语言文字功底欠缺;道德价值观念呈多元化状态。2012年辽宁医学院王明月以中国医科大学等4所医学院本科生为调查对象,了解当前医学生人文素质育情况,即58%的同学持无所谓心理、58.3%的学生对学校开设的人文素质教育课是不满意,认为学校忽视了人文素质教育。   综观国内外对人文素质教育的研究,存在如下不足:首先,国内对人文素质教育的研究方法单一。首先,就研究层次而言,有关人文素质教育的研究较少。其次,从研究视角而言,有理论作为依据的研究较少。再次,从研究内容而言,以往的研究考虑到了教学方法、现状调查,但缺乏系统而全面的思考研究。其次,对于湖南省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研究较少虽然国内相关学者对人文素质教育进行了一定的研究,但未有以湖南省为例进行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现状调查的研究。因此,本研究拟以人文素质教育为基础,调查湖南省3所医学院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现状,探索影响医学生人文素质的主要因素,寻找提高医学生人文素质的有效路径,为医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探索一套切实可行的方案。

  3 研究内容

  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访谈法等研究方法,通过对医学生人文教育基本概念与相关理论、医学教育史中的人文发展演进及趋势、国内外关于医学生人文教育的现状及特点分析等进行全面、系统地梳理,以湖南省3所医学院医学生进行人文素质现状的调查研究,研究影响医学生人文素质的因素研究,包括社会政治制度、经济发展水平、文化、科学技术的内容,提出相应的人文素质提高策略,构建符合医学生特点、有助于医学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人文素质教育体系,培养并提高医学生适应社会发展和职业需求的人文素养。

  4 医学生人文素质现状探析

  通过初步调查显示,大部分医学生对人文素质认识清楚,对于人文素质教育相关概念也有较为统一的认识,也比较认同人文素质教育的必要性。然而,医学生的学习任务繁重、学习压力大、社会的多元文化影响多,医学生对于学院人文教育的期望值与实际教育状况大相径庭。特别是当医学生去医院实习时,受到在职医生的职业道德、价值取向的影响,处于极为茫然的阶段。若不及时改变这种情形,后果必将很严重。其次,医学生由于语文知识、医学英语知识的(下转第179页)(上接第165页)缺乏,进行科研时遇到瓶颈。很典型的就是国外医学文献看不懂,文章写不出,而医学的进步决定了医学生必须学习国外先进的科学理念。很多医学生表明医学院校教师对于学生的人文素质的教育重视度不够。

  5 提升湖南省医学生人文素质的几点思考

  首先,医学科学知识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应比量齐观。一个合格的医学生不应只局限于具备医学专业知识和技能,对于医学生的培养还应该包括医学人文教育。对于医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也不应只是纸上谈兵,而应当落到实处,比如开设人文必修课和选修课。目前医学院的现状是很多医学生进入大学后就只注重学习医学专业知识,很多之前学习过的英语、语文、物理、化学等知识都逐渐淡忘,而医学生在从医时需要的哲学、伦理学知识,医学生在进行科研时阅读外国文献需要的医学英语知识,写作时需要的语文功底都显得极为缺乏。相关部门领导是否可以考虑将一些最基本技能或与学科紧密相关的课程如语文、医学英语、医学哲学、医学伦理学等列入必修课的范畴。

  其次,人文素质教育活动势在必行。医学生除了学习人文素质类的课程以外,还需要具有人文素质精神和品质。医学院有责任和义务为学生创造提升人文素质精神的环境。鼓励和组织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到社区、农村、养老院、劳教所等地开展健康咨询和体检活动,鼓励学生去农村医院或者需要支援的地区当义工,敦促学生在临床实习期间参加人文教育活动,以达到提高医学人文精神的目的。

  再次,提高学生与教师的人文素质应齐头并进。学校教育质量的提高主要取决于师资队伍的素质。优秀的教师是提高学生的素质的关键。很多现有的教师,一直接受的是医学专业知识的学习,对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认识度不够,缺乏人文素质教育,更不会注重对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医学院校教师的人文素质的提高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医学院校领导可以组织一系列继续教育活动,如聘请或邀请国内知名专家、专业教师进行社会学、心理学、医学伦理学、医学英语、艺术等课程的专题讲座,丰富教师的人文知识。只有医学院的教师拥有了深厚的人文底蕴,在教学中才会引导学生注重人文素质教育。

  关于湖南省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提高的几点思考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高职高专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就业观的调查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5)11-0116-01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就业制度和就业形势的变化越来越大,大学生就业越来越困难。对于高职高专临床...

    sansa2025理工科类
  • 互联网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析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7)06-0235-03 随着网络的普及和发展,互联网越来越成为大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平台,它极大地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方式、方法,促进了教育公平,学生...

    sansa2025理工科类
  • 试论人文关怀在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中的价值

    新形势下,高校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要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从大学生的实际状况出发,尊重和理解受教育者,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高校思想道德教育中渗透的人文关怀,值得各高校有关人员广泛关注和进一步的探讨。 一、人文关怀在思想道德教育中的价...

    sansa2025理工科类
  • 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研究

    目前,很多高校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都仅限于在毕业生中展开,一般是由学校的就业指导部门解读就业政策、提供招聘信息和进行求职指导等,而对于大三、大二阶段的学生,学校则没有做好职业生涯规划的渗透工作,学生对自己将要从事的工作和领域也比较茫然。...

    sansa2025理工科类
  • 川北医学院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现状调查分析

    [DOI]1013939/jcnkizgsc201630074 进行课外体育锻炼是学校课外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大学生维持健康体魄的重要渠道之一。本文通过对川北医学院大学生进行课外体育活动的调查,了解大学生喜欢的体育运动种类...

    sansa2025理工科类
  • 新时期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的探讨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3(b)-0179-02 党员发展工作是我国高校党建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高职院校党建工作发展起步较晚,在党员工作中还存在很多问题。高职...

    sansa2025理工科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