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社科 > 正文

临床医学专业与心理学专业和理工科专业学生共情能力的对照研究

sansa2025

  临床医学专业与心理学专业和理工科专业学生共情能力的对照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5)11-208-01

  共情能力是一种理解他人感受的特殊的沟通方式和心理表现能力,是与生俱来的特殊能力,可以通过加强共情的认知结构以及对他人行为研究观察等的培训,获得更高的共情能力。它要求人们可以换位思考,以他人的角度,设身处地去理解他人的想法,进而认同,最后接受其想法和感受,尽量地达到思考共鸣。Mayeroff(1971)认为共情是“关怀一个人,必须能够了解他的世界,就好像我就是他,我必须能够好像用他的眼睛去看他的世界,以及就像是他自己,不是把他看成是物品一样从外面去审核、观察他的行为和动作,必须进入到他的世界里,从他的世界内部去体会、认识他的生活方式以及他的生活目标和前进方向”。

  一、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问卷调查的主要对象以临床医学专业、心理学专业、理工科专业(信息与计算科学,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测控技术与仪器,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水利水电工程等等)的大学在校学生,被调查的对象学生均没有视觉、听觉等五官感觉异常,没有情绪上的障碍(包括情感纠纷或者家庭纠纷等问题),也没有精神病症(如精神分裂、狂躁、抑郁、自闭等),没有滥用酒精和物质的过往史,更没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或者其他严重的躯体疾病(残疾)等等。

  (二)方法

  以发放问卷调查的形式进行对照研究。发放的调查问卷总共有200份,在规定时间内回收的调查问卷有192份,其中有效的调查问卷有185份,有效回收率为92.5%。有效调查问卷的学生按大学年级分,在读大学一年级的学生共63人,其中临床医学专业20人,心理学专业17人,理工科专业26人;在读大学二年级的学生共50人,其中临床医学专业18人,心理学专业20人,理工科专业12人;在读大学三年级的学生共57人,其中临床医学专业22人,心理学专业16人,理工科专业19人;应届毕业生(在读大学四年级)的学生共15人,其中临床医学专业5人,心理学专业3人,理工科专业7人。合计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有65人,占总调查对象的35.13%;心理学专业的学生有56人,占总调查对象的30.27%;理工科专业的学生有64人,占总调查对象的34.59%。调查问卷的结果参考由我国台湾学者詹志禹依据Davis基于共情的多维理论建构所编制的测量共情能力的人际反应指针量表的中文版人际反应指针量表(IRI-C)。根据IRI-C的描述,共情能力可以从人的观点采择、想象力、同情关心、个人痛苦等来测量。

  二、结果

  (一)问卷调查的结果

  在读大学一年级的学生,无管是临床医学专业、心理学专业或者是理工科专业,在观点采择、想象力、同情关心、个人痛苦都没有太大的差异。在读大学二年级的临床医学专业与心理学专业的学生,在观点选择和想象力的测量方面,与理工科专业的学生没有非常明显的差异,在同情关心和个人痛苦方面比理工科专业的学生稍稍有点优势。在读三年级和应届毕业的临床医学专业和心理学专业的学生,无论是观点选择、想象力、同情关心还是个人痛苦的测量结果都普遍比理工科专业学生的高,特别是心理学专业的学生在同情关心和个人痛苦方面的能力表现得最高。

  (二)临床医学专业与心理学专业和理工科专业的学生共情能力的调查结果总结

  从调查结果上看,共情能力在各专业的在读一年级学生没有很大区别,随着接受专业知识的教育和学习,心理学专业的学生共情能力得到一定的提高,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没有受到明显的影响,而理工科专业的学生共情能力相对来说反而有所下降。大部分的未接受专业知识教育的学生都处于原始状态,只表现出自己原来的共情能力,在接受一定程度的专业教育后,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由于萌发能够帮助别人的想法,共情能力有所提高,但是并没有达到心理学专业学生的共情能力。相对地,理工科专业学生没有接受这方面的教育和引导,其共情能力有呈下降的趋势。

  三、讨论

  共情能力是建立在个体先天的神经生物学基础,受到后天成长环境的影响,可以通过观察、培训等技巧来提高个体共情能力。由于社会经济在不断地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不断地行到提高,人们对健康以及医疗护理的服务需求也不仅是单纯的治疗疾病了,也要求包括对医生的医疗技术、治疗疾病的费用、治疗疾病的医疗环境、人文关怀等等达到更高的需求水平。特别是病患者们在治疗疾病过程中的心理感受不断地受到关注,理解病人的感受成为医疗护理的重要工作之一。因此,提高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共情能力对于今后的相关工作会有着比较积极的作用,希望能够在培养学生时相对增加共情能力的教育。

  临床医学专业与心理学专业和理工科专业学生共情能力的对照研究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学生智力差异研究及与英语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2-012-001 一、存在的问题 在多年的英语教学工作中,老师们碰到了一些难题。难题之最是学生的两极分化现象。刚开始学英语时,学生学...

    sansa2025人文社科
  • 上海市某高职校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学生职业素质认知差异测评

    学校职业素质教育在学生职业素质开发和提升过程中肩负着重要责任。教育部在进入本世纪初的《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指出:“学生应在具备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门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具有...

    sansa2025人文社科
  • 从《课程标准》看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的培养

    赵亚夫先生说:“历史教育是有关人性的教育――自由精神;它关乎国民性的改造――理性批判;它是有关人类文明及民族的演进认识――反省意识;它关乎国民社会态度的养成――社会行动。”历史学科作为人文学科的核心课程之一,充满着生动丰富的深远博大的人文资...

    sansa2025人文社科
  •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创造力是指人在某种动力的推动下,从事创新活动的能力。虽然创造力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一种能力,但并不是每个人的创造力都一样,其高低也与后天培养有关。现代社会是创新社会,社会的发展迫切需要创造性人才,所以学校教育应以培养创造性人才为目标,而语文学科...

    sansa2025人文社科
  • 音乐专业大学生如何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在新形势下,综合院校音乐专业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育人工程,它贯穿着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并渗透到教学、实践过程的各个方面,最终使学生所蕴含的创造潜能得以开发。 如何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这...

    sansa2025人文社科
  • 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学工作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3-0051-03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学工作的重要性分析 1.完善自我,加强德育教育和思想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

    sansa2025人文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