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教育师范 > 正文

班级管理中不容忽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sansa2025

  班级管理中不容忽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一、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班级作为学校的基本单位,是学校管理和教育学生的主要阵地,同时,班级是学生接收知识、学习成长的资源地。学生作为班级管理的主要对象,是班级发展的主体,班级工作中的关键点,所以作为学校教育重要内容之一的心理健康的教育重任就落在了班级管理过程中。

  当前多元化的时代背景、社会环境条件下,不管是客观因素还是主观因素都极大地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特别是职业院校内的中职生,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惑或问题。

  1. 信心不足,自卑感强

  社会的高学历需求、家长望子成龙的观念与自己的升学失败,使进入职业院校就读的学生有着名落孙山的心理。大部分学生因为没有吸取学业上失利的教训,放任贪玩,心思不放在学习上,成绩始终不理想,还饱受家长的训斥,存在着比较严重的紧张焦虑、自卑心理,总觉得自己低人一等,信心不足,产生自认为学无所成的想法。

  2. 前途迷茫,消极心理

  竞争的日益强烈使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对于中职生来说就更难适应。他们往往在择业心理上处于被动状态,个人没有独立的思考过自己将来想从事什么样的工作,能从事什么样的工作,甚至没有意识到找工作是自己的事情,而是消极等待家长和学校安排,缺乏应有的积极理想和追求目标,更没有科学的职业价值观,对前途迷茫。

  3. 自我中心,自立能力差

  很多同学是独生子女,从小备受呵护,缺乏锻炼,自立能力不强,一些职业院校生源中存在初中毕业生,年龄偏小、思想不成熟,处事经验不足,致使他们无论在学校生活中还是工作后,通常会只站在自己的角度上看问题,特别在面对挫折时表现为:适应能力较弱,融入集体慢,表现冷漠;情绪不稳定,易冲动;容忍力弱,感情容易遭受挫折。

  过重的心理负担占用了学生过多的心思和精力,学习自觉性、积极性不高,自卑心理,厌学、焦虑,适用性差等不良心理,不仅影响着学生的心理素质,也影响着他们在学业和生活中不断取得进步。所以,如何对中职生进行心理疏导,使学生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提高心理素质,取得学习进步,得到全面发展,是职业院校教育工作面临的新课题,是班级管理工作应该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心理健康引导对策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也明确指出:“要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坚忍不拔的意志、艰苦奋斗的精神,增强青少年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心理健康教育已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它立足于学生未来的成长,促使学生的心理素质得到发展。

  现总结班级管理中的几点心理健康引导策略如下:

  1. 正确引导,培养理想

  班级内要营造遵纪守法、崇尚真理、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学习氛围,增强学生认知能力和竞争意识,引导学生摒弃掉道德淡化、世俗化、私利化、自我意识过强,不恰当地过高估价自己等狭隘思想,懂得个人价值必须通过实践才能得到实现和认可,人生价值取向应更好地把个人奋斗目标和社会需要结合起来,慢慢树立正确的道德行为标准,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世纪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最终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2. 平等对待,增强信心

  中职生的年龄段是从心理幼稚走向成熟的过渡时期,正处在生理和心理发展的转型阶段,是个性人格趋于定型的时期,同时这个阶段也是接受心灵教育的关键时期,有比较强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他们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理解和肯定,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要有意识的肯定和认可学生的价值,调动学生的自信心。作为教师应该无私地、平等地对每一个学生,了解他们特有的情感世界,让学生感受到自己存在的重要,时时体验到老师的关怀,特别是后进生,内心深出渴望得到老师的理解、尊重,通常他们的自尊心会更强,对外界的刺激更敏感,因此,尽量避免在学生有过失时伤害学生,应在尊重的基础上给予善意的批评,以帮助学生改正缺点,取得进步,让学生在学校中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和成功。

  3. 深入班级,紧跟学生

  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一切教育的基础,班级中的师生关系对每个学生和教师的情绪、学习、工作和生活都有着重大的影响,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形成健康和谐的班风、有利于真正了解学生的内心。

  班主任要坚持深入到班级,紧跟学生,主动当学生的朋友,才能了解、摸清学生思想脉搏,掌握第一手材料,及时发现问题,有效地组织教育过程,实现班级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同时也等到学生的尊重,增强班级团结,热爱集体,促使班集体更好地发展。

  4. 加强自我调控,提高综合能力

  中职生对社会有了初步的认识和理解,独立思考能力、自我意识逐步增强,我们应该利用好学生的这份力量,通过组织、参加班级活动、学校活动或实训、实习等方式,引导其从空想到实践中,从中发现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取长补短;用客观实事衡量自己、正确定位自己,不再停留在过高或过低估计自我能力的层面;锻炼学生的决策与自我管理能力,指导学生科学地学习和调整心理状态,培养学生的乐观稳定的情绪和开朗坚强的性格,奋发勤学的好习惯,不怕挫折敢于竞争的优良品质,也为他们将来的成长与成功打下良好的心理素质基础。

  另外,作为班主任,要充分调动和运用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个方面力量参与班级管理,学生平时的生活基本是学校和家庭两部分的衔接,经常与家长联系,可以及时交换学生的有关信息,让学生家长积极参与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支持班级工作,以提高班级管理工作效果。

  “让每一个学生在学校里抬起头走路”这是苏霍姆林斯基心灵的召唤,职校生的年龄阶段他们需要帮助和正确的引导,让我们继续本着“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不断加强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和指导,他们应该是富有活力、充满朝气、有所作为的青年。

  班级管理中不容忽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国际象棋对小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探讨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识码:A 国际象棋具有“智慧体操”的美称,属于当前最为流行的一种棋种。大部分的历史伟人都将国际象棋列入日常喜好中。国际象棋在各方面均具有良好的作用,对培养人的综合素养具有促进性的作用。国际象棋并不像...

    sansa2025教育师范
  • 浅议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职业规划及发展策略

    一、中职学前教育发展困境 最近几年来,我国的职业教育受到了党和国家的重视,职业教育迎来了发展的大好时机,中职学前教育专业也成为历届初中毕业女生的首选专业。目前,很多中职学校已经开设《职业生涯规划》的专业课程,为中职学生毕业之后的就...

    sansa2025教育师范
  • 高职学生学习动机影响因素及动机对策研究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高校的扩招,录取的分数线不断降低,从而导致高职生的生源质量不断下滑。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的学习态度不端正,主要表现为:上课睡觉,玩手机,迟到、旷课等,还有一些学生对学习没有任何兴趣,无论老师怎么引导,都无动于衷,...

    sansa2025教育师范
  • 高校辅导员学生工作的精细化管理模式构建

    高校辅导员最为重要的工作是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学生管理工作的优劣,将会直接影响和决定着今后能否培养出社会所需的优秀人才。在现今新时代的教育背景的变进之下,高校辅导员工作管理模式也随之出现了根本性的变化,体现了从管制化至引导化,从宽广化至精细化...

    sansa2025教育师范
  • 浅议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3-017-01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计算机技术已大范围呈现。社会的不断发展促使各行各业的计算机应用朝着更加方便、快捷的方向延伸,这就对计算机软、硬...

    sansa2025教育师范
  • 新时期我国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作者简介]周静(1980- ),女,贵州遵义人,南京工业大学校长办公室,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高校党建。(江苏 南京 211816)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

    sansa2025教育师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