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社科 > 正文

浅议以人为本理念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与途径

sansa2025

  浅议以人为本理念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与途径

  大学生作为我国最庞大的人才团队,对于国家的发展与民族的复兴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大学生是构建我国未来经济发展的主要桥梁,其思想政治状况将很大的影响到我国的思想文化建设。因此,高校需加强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方面的教育,使其具备有技能与素质双优点。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的意见中明确的提出加强大学生的丝线政治教育要“以人为本”,提高思想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以人为本的理念凸显了素质教育的理念,对大学生的全面素质教育有很积极的作用。曾有言:意识是行动的指挥者。在思想政治的教学中要想真正做到“以人为本”,需先认识到该理念的重要性,然后再结合当前的教学实际来采取措施加以实现。接下来我们将在文章中进行详细讨论。

  一、在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中以人为本的重要性

  1.以人为本是时代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

  在经济高度发展、各方文化激烈碰撞的现代,思想政治的教育面临着很多新问题。高校现有的思想教育模式延续自过去,虽说曾经在思想教育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却已经难以满足时代需求。高校是国家的主要人才培养基地,担负着为国家培养与时代相符人才的重要责任,因此一定要对大学生思想教育的理念进行创新。在的十七大中曾经提出思想政治工作要注重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这就给我们指明了在当前时代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思路。可以说时代就明确的要求了思想政治教育中要以人为本。目前很多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开展不顺,学生参与兴趣低、教学效果不理想。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教育的方法与内容都过于陈旧,无法引起学生的兴趣。因此,学校要开展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加强对社会热点的研究,结合学生的关注点与实际发展需求对学生开展教学,并教学中要始终以学生为中心来进行方法与内容的优化。

  2.以人为本是加强教育实效性的需求

  不管是何种的教育,能够取得效果才算成功。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要使学生在思想政治上有所提升。但是传统思政教学方式实效性不强却是难以否认的事情。造成这种状况的根本原因是教学中将各种理论知识的传授放在了首位,忽视了学生的需求,弱化了学生的主体性与学生的个体行为。在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中,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了最大的重视,学生个体的需求与发展也最大程度上被满足。在当前学生个性化越来越明显的趋势下,以人为本能够促使教育工作者对现代学生的情况有更多的研究与了解,可以提高教育工作的针对性。传统的思政教学中,学生只是被要求服从理念,但是随着学生认知水平的提高,对各种现象的怀疑态度渐升,如果没有及时获得解答时日长久可能会影响到个人观念的形成。以人为本的思政教学中,学生的需求与疑惑可以被解决,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也能够被提升,思政教育工作的实效性自然可大增。

  3.以人为本是进行人才培养的需求

  学校对学生开展各种教育的目的是最终将学生培养成才。能否为社会培养出时代需求的人才是衡量学校教学工作成效的主要标准。近些年,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大众化,学生就业竞争更激烈。同时,受世界经济低迷状况的影响,我国的市场各行业的发展也不理想。这些情况都对就业者提出了更高的素质要求。思想素质是人类需具备的第一素质。它决定着一个人思想观与价值观的形成,思想观与价值观则影响着人的发展方向与竞争能力。要提高大学生的素质,解决现阶段行业选择偏差严重的问题,加强学生的思政教育非常重要。以人为本能够提升思政教学效果,对人才的培养必不可少。

  二、如何在以人为本的理念下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1.在教学中始终以学生为中心

  以人为本应用到教学中就是以学生为本。要做到这一点在思政的教学中要坚持始终以学生为中心。在思政的教学中,首先要改变教学的重点。传统观念下的教学重点是道德标准与各种价值观念的理论传递。而以学生为本的教学观念下,教学的重点应该培养学生自觉的形成良好的道德意识并强化学生道德观念的自觉执行力。教师要将健全学生的人格为教学的目标,将教育的目的回归至本源。另外,在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的主体性,打破教学双方的阶层感,在教学中进行平等互重的交流。教师要尊重学生,给学生创造能够积极参与的机会,创造环境让他们进行自我了解,使其能够进行自我管理与自我教育。

  2.在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个性

  思想政治教育很重要的一个目的是健全学生的人格,让学生具备有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这是对每个学生进行培养的共性目标。需注意的是,在对学生进行共性教育时,还需要尊重学生的个性。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个性。实际上正是由于个性的不同才会有社会各方面多元发展。只有具备自己特点的人才是主观意识健全的人。个性的发展是学生人格发展的重要部分。在思政的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个性,重视学生个体间的差异。

  三、结论

  思想政治教育对人才的培养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在当前新式下,思政教育应该要以人为本、不断优化,注重个体的培养与发展。学校要将以人为本的思政教育落实到教育的具体环节中,并着力建造思政教育发展机制以使思政教育发展更为长远。

  浅议以人为本理念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与途径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学生智力差异研究及与英语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2-012-001 一、存在的问题 在多年的英语教学工作中,老师们碰到了一些难题。难题之最是学生的两极分化现象。刚开始学英语时,学生学...

    sansa2025人文社科
  • 上海市某高职校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学生职业素质认知差异测评

    学校职业素质教育在学生职业素质开发和提升过程中肩负着重要责任。教育部在进入本世纪初的《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指出:“学生应在具备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门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具有...

    sansa2025人文社科
  • 从《课程标准》看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的培养

    赵亚夫先生说:“历史教育是有关人性的教育――自由精神;它关乎国民性的改造――理性批判;它是有关人类文明及民族的演进认识――反省意识;它关乎国民社会态度的养成――社会行动。”历史学科作为人文学科的核心课程之一,充满着生动丰富的深远博大的人文资...

    sansa2025人文社科
  •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创造力是指人在某种动力的推动下,从事创新活动的能力。虽然创造力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一种能力,但并不是每个人的创造力都一样,其高低也与后天培养有关。现代社会是创新社会,社会的发展迫切需要创造性人才,所以学校教育应以培养创造性人才为目标,而语文学科...

    sansa2025人文社科
  • 音乐专业大学生如何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在新形势下,综合院校音乐专业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育人工程,它贯穿着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并渗透到教学、实践过程的各个方面,最终使学生所蕴含的创造潜能得以开发。 如何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这...

    sansa2025人文社科
  • 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学工作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3-0051-03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学工作的重要性分析 1.完善自我,加强德育教育和思想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

    sansa2025人文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