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社科 > 正文

浅析初中作文教学中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

sansa2025

  浅析初中作文教学中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

  语言是思想的外衣,任何新颖的素材、精巧的构思、深刻的立意,都要以语言为载体。因此,要想写好作文,在语言运用规范、准确、连贯的基础上,要认真锤炼自己的语言,使作文语言富有表现力。由此可见,语言能力的培养在作文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其可为提升学生作文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语言能力培养在作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1.作文的物质基础:语言

  作文是客观事物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也是表达思想与构成文章的物质手段。所以,对初中生进行语言能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

  作文的物质基础是语言,语言不单单是写作中表达情感的工具,而且也可以使文章更加生动、优美、感人。一篇好的文章,往往都有非常优美的语言。如果语言运用得不好,文章也会显得很生涩难懂。所以,对初中生加强语言能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要且必

  要的。

  2.写好作文的基础:学好语言

  语言是一篇文章的物质手段,提升语言素养、学好语言是写好作文的重要前提。马克思曾说过,语言是思想最直接的体现。如果在思想不深且认识过于肤浅的情况下,语言表达一定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制约。反之,如果心里非常明白而语言表达欠清晰也会影响思想表现的结果。意思是说,是否可以将所想的内容用准确、清晰的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就要根据其语言的表达能力。

  说、写是两种不同的表达方式。说指的是口头表达,而写指的是书面表达。说与写是不相同的。因为作文与口语本身就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人们在说话的时候,往往会添加一些口语化的词语,例如,这个、那个、哦、啊等,而且这些并没有太大的实际意义。在写作的时候,为了达到节约时间、表达意思简单明了的目的,这些口语化的词语一般情况下是要省去的。

  作文的语言,实际上是人们在口语的基础上经过反复加工而形成的具有规范性的语言。这种语言的特点既保持、发扬了口语中生动、丰富的优点,又消除了口语中粗俗、混乱的内容。这种语言具有准确性和严谨性,同时也具有可读性和表现力。

  由此可见,学好语言是学好作文的基本,而初中语文教师要对学生进行相应语言能力的培养也是很重要的。

  二、当前初中生作文语言方面所存在的问题

  1.作文缺少真实性

  目前初中生的作文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没有表达出真实的情感,表现得非常空洞。空话、大话连篇,没有真正属于自己的东西。作文的内容和生活脱离,有些甚至是不按生活实际随意编造。

  2.词汇量匮乏

  许多学生文笔差,总是抓不住要表达的东西,常常词不达意,根本的原因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词汇贫乏。掌握的词语少,语言的表达浅显单一,很难写出文采飞扬的文章。有一篇初中生的作文,短短的六百字竟然用了10多个“十分”,比如“今天的天气十分好”“我的心情十分好”等,文章所用的词语非常简单,更谈不上文采。

  三、初中生作文教学中语言能力的培养

  1.改革当前考试制度

  只有改革现有的考试制度,才能让学生从过重的学业中解放出来,给学生更多的时间、空间,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去思考,让他们学会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述思想与情感,大力拓展他们的思维想象力。

  2.将作文教学融入语文教学全过程

  作为初中语文教师,在讲解的时候,不要将一篇完整的文章拆得过于散乱,而是应该让学生从整体上去掌握课文的内容,有意识引导学生关注文章中的语言,培养学生读课文、背课文的习惯,丰富学生的语言,以达到有效培养学生语言能力的目的。

  3.多体验,重感悟

  语文教师一定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自由地写作,把原有传统教学中的造句、布局等框架全都丢掉,让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体验感悟把思想定格在作文中。

  (1)创造条件,适当指导

  作为语文教师,要积极地运用当前的教材教学,在课堂中,有计划地选择一些精美的文章,通过语言的优美去感染并影响学生。例如在学习朱自清的散文《春》的时候,让学生进行配乐朗读,让学生可以在听的环境中去真切地感受语言的优美。

  (2)角色扮演,情感体验

  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进入真正的文章情境中,真切地体会文章中人物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简单来看,这只是单纯地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可实际分析,更主要的是训练了学生对语言的理解能力。只有在真正意义上读懂了文章,才能“演”得逼真,悟得到位。

  4.多角度进行词汇的积累

  (1)课堂中的积累

  在课堂中,朗读是语言教学的基本方法,也是语言积累的重要途径。通过朗读和背诵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语言文字,矫正自己表达中不良的语言习惯,有助于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增强学生的语感,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课外积累

  学生可以从课外吸收到更多的语言材料,例如,在班里开展图书角,定期开展读书心得交流;用班费订阅多种杂志等来增加学生对于阅读的兴趣。鼓励学生多做读书笔记,让学生开展合作学习和交流,通过日常学习提升学生对词汇的积累。

  5.重视修改评价和交流展示

  改变以往教师独揽大权批改作文的做法为学生互改互评,是做好作文后的修改评价交流与展示工作的关键所在。因为采用学生互改互评的方法,不仅可以充分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作文全过程中去,还有助于养成多写多改、相互交流的习惯。不仅让学生找到了与同学的差距,还有助于提高语言鉴赏、表达能力。

  综上所述,学生作文中所存在的语言问题是非常明显的,同时也是非常严重的。因此,所有的初中语文教育工作者都应当对此引起足够的重视。只要我们重视语言训练,不断优化各种语言技巧,再假以时日,我想学生扫清语言障碍、提高写作能力的那一天也就指日可待了。

  浅析初中作文教学中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学生智力差异研究及与英语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2-012-001 一、存在的问题 在多年的英语教学工作中,老师们碰到了一些难题。难题之最是学生的两极分化现象。刚开始学英语时,学生学...

    sansa2025人文社科
  • 上海市某高职校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学生职业素质认知差异测评

    学校职业素质教育在学生职业素质开发和提升过程中肩负着重要责任。教育部在进入本世纪初的《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指出:“学生应在具备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门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具有...

    sansa2025人文社科
  • 从《课程标准》看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的培养

    赵亚夫先生说:“历史教育是有关人性的教育――自由精神;它关乎国民性的改造――理性批判;它是有关人类文明及民族的演进认识――反省意识;它关乎国民社会态度的养成――社会行动。”历史学科作为人文学科的核心课程之一,充满着生动丰富的深远博大的人文资...

    sansa2025人文社科
  •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创造力是指人在某种动力的推动下,从事创新活动的能力。虽然创造力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一种能力,但并不是每个人的创造力都一样,其高低也与后天培养有关。现代社会是创新社会,社会的发展迫切需要创造性人才,所以学校教育应以培养创造性人才为目标,而语文学科...

    sansa2025人文社科
  • 音乐专业大学生如何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在新形势下,综合院校音乐专业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育人工程,它贯穿着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并渗透到教学、实践过程的各个方面,最终使学生所蕴含的创造潜能得以开发。 如何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这...

    sansa2025人文社科
  • 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学工作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3-0051-03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学工作的重要性分析 1.完善自我,加强德育教育和思想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

    sansa2025人文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