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理工科类 > 正文

法治化视域下大学生法制教育现状研究

sansa2025

  法治化视域下大学生法制教育现状研究

  一、大学生法制教育背景

  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了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中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为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设法治中国,必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即将召开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将专题研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重大问题。梳理十八大以来的重要节点,“依法治国”贯穿其中,“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路线图”日益清晰。

  一国的法治总是由一国的国情和社会制度决定并与其相适应。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中国人民的主张、理念,也是中国人民的实践。对置身于现今社会的每一个人来说,法律与其密切相关。随着法治社会日益健全,法律作为一种基本的维权手段将越来越被人们所广泛利用。这意味着,从每个人的日常生活行为到国家政策颁布,均离不开法律的保护和制约。当我们以审思发展和关切生活的态度来判断实践视域时,自然会发现,必备的法律素养,是现代公民特别是大学生立足社会的不可或缺的基本要件,对于培养遵纪守法的合格公民和建设法治中国更具有重要作用。

  二、大学生法制教育目标

  良好的公民法律意识能驱动公民积极守法。而法律信仰又是法律意识的最高层次,也是大学生法制教育的核心。

  所谓大学生法律信仰,即大学生在现代社会环境下对法及法律现象反应过程中所形成的法律理想信念。它是大学生对于作为人格化了的法律所要追求的最终目标和最终目的的信念。

  大学生只有具有法律信仰,才能使守法由国家力量的外在强制转化为公民对法律的权威以及法律所内含的价值要素的认同,从而才会严格依照法律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才会充分尊重他人合法、合理的权利和自由;才会积极寻求法律途径解决纠纷和争议,自觉运用法律的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才会主动抵制破坏法律和秩序的行为。

  所以,大学生应在信仰法律的同时,遵守法律制度,更重要的是把守法内化为道义上的一种责任和义务,变被迫守法为自愿守法,由强制守法到良心守法,由他律守法到自律守法。

  三、大学生法制教育现状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同志在2012年12月4日举行的首都各界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 30 周年大会、2013年1月7日召开的全国政法工作电视电话会议、2013年2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进行的第四次集体学习会议和其它场合多次强调,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不断开创依法治国新局面。简而言之,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全力推进法治中国。因此,高等院校应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作为培育人才的高等学府,培养和提升大学生的法律素养,是其参与社会现代化进程和塑造“现代型人才”不可推卸的职责。进入新世纪,我国大力实施素质教育,促进青少年特别是大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但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我国大学生的数量大幅度增加。近年来我国大学生违法犯罪的案件不断增加,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和对高等教育的质疑,同时频频向我们警示:校园并不平静,大学生们的法律素养尚十分贫瘠。

  2004年,云南大学学生马加爵因与同学积怨,遂产生报复杀人恶念,连杀4名同学;

  2007年,中国矿业大学学生常宇庆因与同学不和,便将非法购买的铊注入3名同学茶杯内,致使3名同学铊中毒;

  2010年,四川大学学生曾世杰因被人嫌丑,杀1人,砍伤2人;

  2010年,西安音乐学院学生药家鑫驾车撞人后,向伤者连刺八刀致其死亡;

  2013年,上海复旦大学学生林某因生活琐事与黄洋关系不和,心存不满,将实验室内的剧毒化合物带至寝室,注入饮水机内,致使黄洋引用后不治身亡。

  面对这些触目惊心的大学生犯罪案件,能够予之以合理的解释是:现行的学校“法制教育”课,并没有让学生真正知法懂法。正如“硫酸伤熊”案当事人刘海洋(清华大学学生)所言:“我们上大一就学了《法律基础》课,学了民法和刑法等,但我只知道猎杀野生动物违法,用试剂烧伤动物园里的动物是不是违法就不清楚了”从这段话中,也许会让我们得到比“刘海洋事件”本身更具有检讨意义的启示,加强大学生法制教育刻不容缓。

  法治化视域下大学生法制教育现状研究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高职高专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就业观的调查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5)11-0116-01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就业制度和就业形势的变化越来越大,大学生就业越来越困难。对于高职高专临床...

    sansa2025理工科类
  • 互联网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析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7)06-0235-03 随着网络的普及和发展,互联网越来越成为大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平台,它极大地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方式、方法,促进了教育公平,学生...

    sansa2025理工科类
  • 试论人文关怀在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中的价值

    新形势下,高校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要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从大学生的实际状况出发,尊重和理解受教育者,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高校思想道德教育中渗透的人文关怀,值得各高校有关人员广泛关注和进一步的探讨。 一、人文关怀在思想道德教育中的价...

    sansa2025理工科类
  • 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研究

    目前,很多高校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都仅限于在毕业生中展开,一般是由学校的就业指导部门解读就业政策、提供招聘信息和进行求职指导等,而对于大三、大二阶段的学生,学校则没有做好职业生涯规划的渗透工作,学生对自己将要从事的工作和领域也比较茫然。...

    sansa2025理工科类
  • 川北医学院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现状调查分析

    [DOI]1013939/jcnkizgsc201630074 进行课外体育锻炼是学校课外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大学生维持健康体魄的重要渠道之一。本文通过对川北医学院大学生进行课外体育活动的调查,了解大学生喜欢的体育运动种类...

    sansa2025理工科类
  • 新时期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的探讨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3(b)-0179-02 党员发展工作是我国高校党建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高职院校党建工作发展起步较晚,在党员工作中还存在很多问题。高职...

    sansa2025理工科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