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经济管理 > 正文

以学生为主体设计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sansa2025

  以学生为主体设计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6)18-0105-02

  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过于重视数学课本中内容的讲解和教师本位,忽视了教学的关键是学生学的效果如何,导致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没有将自己的主体性发挥出来。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可以让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展现出来,让学习和课堂充满乐趣,并且让学生原来错误的学习模式得以合理、正确的转换。

  一、转换教学模式,重视学生如何学

  根据数学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要摒弃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转换为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之前都是在课堂中考虑怎样把课本中的知识点教授给学生,而没有考虑学生是否能够接受这种方式。如讲课之前,会对一个新知点考虑“先引出什么内容,再引出什么内容以及最后怎么结合起来讲给学生”,教师要把这种以教师教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转换为以学生怎么学为中心。以学生怎样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在老师教授的知识内容中有自己的思考方法、理解方式以及对未知新鲜事物的不断探究,学生在课堂中不是完全依照老师的教学模式,而是主动学习,主动设定自己的学习目标。在这种教学模式中,教师的思想转换具有关键地位。只有教师意识到这种模式教学的意义所在并正确地转换教学模式,学生的主体性才能显现出来,达到真正意义上的课堂教学。教师教与学生学结合起来的课堂模式,才有存在的意义。同样,学生在之后的新知识学习中就不会只依靠教师怎么讲,思路只局限在教师的教学顺序上,他们知道在遇到新的问题时怎么思考,如何解决问题,这样也就充分展现了学生的学习主体性。

  例如教师在设计对学生来说较为复杂的数学四则运算教学时,会考虑之前学习的加法、减法、乘法、除法以及单独的计算方法,因此会在课堂中先把有关的学习内容拿出来做铺垫,再讲解四则运算的方法。而转变课堂模式之后,教师要考虑学生如果碰到这个较为复杂的问题时怎么思考,会有什么样的问题出现。可以在讲课之前先举一个四则运算例子,让学生自己思考,探索解题方法,最后教师再当堂进行错误纠正,正确引导学生。这样的课堂设计就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时的主体性,重视了学生如何学,学生在之后的数学学习中也会更多地考虑结合学过的知识探究新知识并灵活运用,更快、更有效率地掌握数学知识。

  二、根据学习效果,选择合适学习法

  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善于总结,在讲课过程中选择不同的教学模式,而学生作为学生中的一个整体又是有所区别的,不同的学生在新知识上的学习效果会因教师的上课方式的不同而产生差异,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择取最优办法才是可取的。

  例如老师在一堂课授课中采取了合作学习的方法,把学生分为不同的学习小组。学生通过小组之间互相合作的方式学习新知识,并在小组之间进行理解探讨。通过小组成员探讨,教师就新知识提出问题,让每组成员说出自己的见解和思路,并让组间成员进行判断分析。

  譬如教师出一道应用题,“在某学校组织的志愿者活动中共有50人参与,并且女生人数是男生的2/3,问:女生有多少人?”教师给学生一段时间,让学生进行组间交流,找出不同的解题法。学生会提出不同的解法:第一种是涉及分数的解题思路,把整体人数简化为单位1,那么女生的人数就是整体的2/(3+2),列出式子50×2/(3+2)=20(人);第二种是涉及乘法的方法,把女生人数当作一倍的量,则男生就是女生的3/2倍,列出式子50÷(1+3/2)=20(人);第三种涉及按比例计算,志愿者总人数为50,将女生是男生的2/3转换为男女比例为3:2,列出式子,50×2/5=20(人)。根据学生想到的解题方法,教师可以明了学生对所学过内容的运用程度和熟练程度,并且总结出这种学习方法的效果来决定是否适合学生,是否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相同的,探究式学习就是教师在教的过程中要把自己的地位与学生持平,融入学生的群体中去,让学生与老师能够共同沟通交流,与学生共同探讨学习中的问题和想法,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最大潜能。教师总结出学生学习效果最好、学习效率最高的方法,既让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出来,也让学生的学习效果大大提高。

  三、正确进行评价,激发学生上进心

  学生在学校学习中会有大大小小的压力,遇到各种问题,从而产生厌倦、恐惧等心理。因此教师在数学教学时更要注重这些问题,对于学不进去的学生来说,数学是无聊枯燥、难以理解的,在教学过程中应对不同类型的学生给予合适的、正确的评价。教师在教学中和与学生的相处中要多发现和总结每个学生的闪光点,依据学生的特点来进行对应的鼓励和指导。对于那些对数学不感兴趣的学生,不能置之不理、放任自流,要多与学生交流,帮助学生培养学习兴趣,并对学生取得的小进步积极鼓励,让学生能够更加有自信心和上进心。同时,也要引导学生多进行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以此来发现自己和他人的优、缺点,从而学习他人的优点并且改正自身缺点。帮助学生对学过的知识点进行整理和再次探究,让学生能够更加熟练地运用学过的知识。

  例如在讲解“多边形的面积”时,一般学生见到不规则的图形时会不知如何计算其面积,教师可以稍微提示学生进行分割计算,之后让学生自己思考,动手计算。一段时间之后,就这个问题分析学生的解题思路,并让学生之间进行判断。学生在学过一些特殊多边形,像直角三角形、正方形后,可以把多边形分割成自己认为容易计算的小多边形。无论正确与否,教师都要根据学生的相应情况给予正确性评价,如“想法很新颖”“非常棒”“再深一步思考思考就更好了”等等。学生之间进行相互评价,让所有学生都能学到最合适的解题思路,发现自己的问题并积极纠正。在这种课堂中,正确性的教师评价和学生间的相互评价大大激发了学生的上进心,并加强了学生自主进行问题剖析和解决的能力。

  总之,小学生学习数学还是要依靠教师正确的引导,坚持在课堂中以学生为本,给学生更多自我发展、自主动脑的机会,将学生与老师融合在一起进行课堂交流,全面发挥出学生的潜力,突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在这种课堂教学中,学生能够得到更好、更符合当代社会要求的教育,同时也能够在思维方面更加健全地成长。

  以学生为主体设计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促进美育教学需提高学生审美趣味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8-043-01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这是在党的基本...

    sansa2025经济管理
  • 大学生创客谈赫哲族旅游纪念品设计

    0 引言 赫哲族作为中国黑龙江省特有的少数民族,现有人口不到5000人,是中国北方唯一的一种以渔猎为生的民族,其先民的历史可追溯到6000~7000多年前,超过千年的历史使其具备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独具特色的民族风格。赫哲有本民族...

    sansa2025经济管理
  • 农村初中物理习题教学生活化情境创设的问题和方法

    在农村初中物理学习过程中,习题练习生活化情境的创设,只要设计合理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不但容易被学生理解和接受,还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学习情趣,保持学习热情,弥补传统习题课的劣势,同时还能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效果,是一种十分必要的教学摸索。...

    sansa2025经济管理
  • 当代大学生理性爱国教育探析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简称《基础》)课教材第二章“继承爱国传统,弘扬中国精神”是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专章内容。本章从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新时期的爱国主义、做忠诚的爱国者三个层面,对爱国主义进行了较全面的阐释,对大学生怎样理解...

    sansa2025经济管理
  •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4)08-0105-01 数学教学过程是一个特殊的认知过程。不仅要求学生掌握抽象的数学结论,更应注重学生的数学思维训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探讨知识的形成过程,培...

    sansa2025经济管理
  • 高校学生会干部队伍现状及对策分析

    1 引 言 学生会作为高校重要的学生组织,是联系学校和学生的重要桥梁和纽带。学生会干部作为学生干部代表,他们的素质直接关系到学校学生工作的质量和水平,也影响着他人和自身的发展和成长。笔者结合自身工作实践经历,针对当前学生会干部队伍...

    sansa2025经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