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社科 > 正文

浅谈在技校计算机教学中对学生职业道德的培养

sansa2025

  浅谈在技校计算机教学中对学生职业道德的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5)10-0156-01

  职业道德是指所有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是一定职业范围内的特殊道德要求,即整个社会对从业人员的职业观念、职业态度、职业技能、职业纪律和职业作风等方面的行为标准和要求。技工院校学生掌握了一定的技术技能,但是学历比较低,社会阅历较少,职业道德观念较弱,学生进入工作岗位后也出现了许多问题。近几年,技工院校对学生职业道德的培养加大了重视力度。我院近几年也探索了几条培养学生职业道德的途径,效果显著,学生进入工作岗位后,受到了企业的好评。其中主要途径就是“课堂教育”。计算机文化课程是面向全院学生的一门基础课程,因此在计算机教学中渗透职业道德教育也就尤为重要。下面就从培养学生遵纪守法、团结协作、诚实守信、终身学习等几个方面,谈谈如何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

  一、结合实例,培育遵纪守法的正确观念

  法治社会需要每位公民遵纪守法,网络虚拟空间更需要每位使用互联网的人遵从信息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计算机作为当今信息时代的主要载体和工具,越发凸显其不可替代的地位,只有大家共同遵守规则,合理利用计算机,才更能发挥其重要作用,才更能提高工作效率促进社会发展。所以在日常计算机教学中,要多结合实例,转变学生观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逐步培养学生遵纪守法的观念。

  在计算机教学中,有一块重要的授课内容是“计算机病毒”,在教授学生认识了解计算机病毒、预防计算机病毒的知识的同时,要多通过实例讲述病毒的危害性以及给社会和个人带来的危害和损失。例如从2006年年底到2007年年初,短短的两个多月时间,一个名为“熊猫烧香”的病毒不断入侵个人电脑、感染门户网站、击溃数据系统,给上百万个人用户、网吧及企业局域网用户带来无法估量的损失,它的制造者李俊,一位20多岁的年轻人被湖北省仙桃市人民法院以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处以4年有期徒刑。再例如,2014年的“手机超级病毒”的始作俑者是一位19岁的大一学生,在短短几天的时间里上百万部手机中毒,损失话费,而这位同学仅仅是为了好玩编制了病毒,虽然后来他被免于起诉,但他给社会及他人带来的损失却无法挽回。这些年轻人,他们拥有知识、技术,却因为他们法律意识淡薄,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了严重的代价,本应大好的青春年华却要在监狱中度过。

  二、讲究方法,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能力

  传统的教学模式,老师是课堂知识的输出者,学生是被动接受或选择性接受者,在整堂课中,老师累,学生闲,学生在心理上易养成被动状态,学生学不到学不好专业知识不说,也不利于职业道德的养成。很多企业招不到满意的人员,究其原因往往是专业知识储备水平高的人员多,具备良好职业道德的人员是少之又少,当前大多数企业已经把职业道德列入招聘的重要指标之一。

  只有改变传统的教学思路,丰富课堂形式,发掘多种新型教学方式方法,逐渐培育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教师在课堂中扮演指导性的角色或主持人,全班成立几个小组,利用头脑风暴集体学习专业知识,接着将学习任务分配给每个小组。例如在学习使用Word应用软件制作贺卡时,每个小组的每位同学都分工明确,设计、搜图片、文字、组合、修饰,最后共同完成作品,并在课堂中进行小组评比。在这个过程中,老师不但能够将专业知识以实践的形式传授给学生,而且还能够培育学生沟通协调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培养集体荣誉感。

  三、关注细节,培育学生诚实守信的品质

  一名教育工作者,不但要“传道、授业、解惑”,而且要“为人师表”、“言传身教”。不论在教学工作和科研工作中,都要忠于职守、认真负责,决不能敷衍塞责、虚华浮夸。“诚实守信”既是一种道德品质,更是一种“高尚人格”,每一个教师,不但要以自己的知识、智慧和才能来教育学生,而且要以自己的“人格力量”来启迪学生、感召学生。

  在计算机教学中,尤其要关注细节,从点滴做起,要求教师拥有长期坚持的耐心和与时俱进的细心。信息时代有它的虚拟性,不法分子利用互联网坑蒙拐骗的例子不计其数,这就需要严格要求学生说真话,不说假话;做错事时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并能及时改正;做到言必信,行必果。要求学生多钻研计算机知识,多利用计算机促进学习,提高其他各专业技能。教师应以身作则,从教学的一点一滴抓起,通过潜移默化来培养学生的思想素质和道德素质,塑造学生的诚信之心。

  四、学无止境,培养学生持续学习能力

  信息时代,技术革新速度极快,计算机的发展往往带动着社会的进步,引领着时代潮流,计算机不同于其他专业知识,从软件到硬件,从普通办公软件到各专业系统,往往随着信息化不断提升的需求水平,需要更多的人投入到研发当中,不断地钻研新的课题,不断探索新的计算机应用和开发技术,这就需要学生必须具备学无止境的决心和耐心,才能不会被社会所淘汰。

  计算机教学,不仅仅局限于普通的操作能力的培养,还需要慢慢培育学生不断接受新的信息技术,不断适应新事物。互联网正慢慢改变着我们身边的一切,也逐步体现出了它智能化、信息化、全球化、非群体化等特点,需要学生逐步接触各种新型产品。不管你是老板,还是员工,如果你认为你现在的职业或事业是可以终生不变的,那将是非常危险和不现实的想法。由于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社会已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很快很多行业就会永远的消失。所以务必培养学生具备活到老、学到老的决心和学无止境的决心和耐心。

  一名合格的技校学生,在掌握各种专业技术知识的前提下,必须具备优良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这样才能确保在步入社会之后成为真正的生力军和主力军,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这些都要求技工院校,在学生在校期间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每门课程每位教师都肩担此重任。作为一名计算机教师,在以后的教学中还要不断探索对学生专业技术和职业道德的培养。

  浅谈在技校计算机教学中对学生职业道德的培养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学生智力差异研究及与英语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2-012-001 一、存在的问题 在多年的英语教学工作中,老师们碰到了一些难题。难题之最是学生的两极分化现象。刚开始学英语时,学生学...

    sansa2025人文社科
  • 上海市某高职校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学生职业素质认知差异测评

    学校职业素质教育在学生职业素质开发和提升过程中肩负着重要责任。教育部在进入本世纪初的《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指出:“学生应在具备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门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具有...

    sansa2025人文社科
  • 从《课程标准》看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的培养

    赵亚夫先生说:“历史教育是有关人性的教育――自由精神;它关乎国民性的改造――理性批判;它是有关人类文明及民族的演进认识――反省意识;它关乎国民社会态度的养成――社会行动。”历史学科作为人文学科的核心课程之一,充满着生动丰富的深远博大的人文资...

    sansa2025人文社科
  •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创造力是指人在某种动力的推动下,从事创新活动的能力。虽然创造力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一种能力,但并不是每个人的创造力都一样,其高低也与后天培养有关。现代社会是创新社会,社会的发展迫切需要创造性人才,所以学校教育应以培养创造性人才为目标,而语文学科...

    sansa2025人文社科
  • 音乐专业大学生如何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在新形势下,综合院校音乐专业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育人工程,它贯穿着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并渗透到教学、实践过程的各个方面,最终使学生所蕴含的创造潜能得以开发。 如何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这...

    sansa2025人文社科
  • 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学工作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3-0051-03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学工作的重要性分析 1.完善自我,加强德育教育和思想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

    sansa2025人文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