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社科 > 正文

依托4A网络平台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模式探索

sansa2025

  依托4A网络平台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模式探索

  【基金项目】浙江省教育厅科研资助项目《非特殊群体危机预警机制研究》,Y201018857),浙江理工大学精品网络课程建设项目《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p1317。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0-0253-02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集知识传授、心理体验与行为训练为一体的公共课程。课程旨在使学生明确心理健康的标准及意义,增强自我心理保健意识和心理危机预防意识,掌握并应用心理健康知识,培养自我认知能力、人际沟通能力、自我调节能力,切实提高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浙江理工大学从2012年9月开始面向全校4300多名新生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课程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能力;充分发挥师生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开展课堂互动活动,避免单向的理论灌输和知识传授,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运用各种资源,利用相关的图书资料、影视资料、心理测评工具等丰富教学手段。其中,4A网络课程平台的辅助教学在2012年教学开展实际中发挥了较好的效果,以其信息快捷、共享方便、符合90后大学生心理接受和发展机制的特点,深受师生好评。

  一、课程开发建设目标

  课程建设目标基于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理念,着眼于培养学生情商、心理健康意识和能力。

  (一)课程资源建设方面,重视教学内容呈现,有精心设计的学习环境,实现资源优化;尊重课程特色,丰富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进一步丰富和完善课程的网络电子资源,通过网上教学和辅导,积累素材,使网上资源的数量和质量不断得到提高,从而不断改进和提高课堂教育教学质量;充分发挥网络优势,将本课程的电子教案、自测练习、电子书、课程录像和网络自主学习资源等教学资料进行共享;将网络课程教学经验加以总结和凝练,上升至理论高度,从而公开发表和推广。

  (二)教学模式改革方面,网络课程的内容组织方式研究,解决网络课程教学的几种教学方式;网络课程的教学活动设计,提出解决分层、自主、协作学习方法;利用学习活动促进教学过程最优化的研究,网络课程的SWOT分析。具体:

  第一步,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网络课程或优质多媒体课件等数字化资源,即整合现有资源、添加自制资源,进行新的网络自主学习区学习资源配置,并有效监控学生网络自主学习活动。

  第二步,广泛征求授课学生意见,边使用网络课程边优化调整,即结合课程内容的需求,设计习题、测试题,并上传到网络课程中;设置网络作业和测试,同时在网络课程讨论区设立讨论主题,吸引同学们积极参与进来。

  第三步,总结网络课程建设和使用过程中经验教训,提炼完善网络课程资源和教学改革模式成果,同时撰写相关教研教改论文。

  二、课程建设工作的主要内容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依托4A网络平台很好实现了课程资源的优化共享与交流,也是公共必修课教学模式改革、创新的有益探索。符合课程实践性、体验性、自助性的互动特点,有效提升了公共必修课的效率和课堂实效。实践、探索证明,基于4A网络平台辅助教学的课程契合学生发展需求实际,实现了课堂教学的有效延伸。及时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资讯,集优、丰富的专业学习资源,方便快捷的师生互动,课堂教学拓展成全程的学习资源,网络平台以心理专题学习型社区的形式满足了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让“四年一贯制”心理课堂成为可能。教学资源在平台空间不仅是直接的积累和传承,师生成了教学资源的共同创造主体,教学资源不断优化、创新。

  (一)数字化资源建设情况

  全景开发,课堂内外资源有效衔接。课程资源建设方面,充分开发4A平台技术功能。着重做好课件、教案、试题库、视频、电子书等教师团队备课资源库的建设,打造与课程主讲同步的网络课程体系和内容,打造学生轻松预习、复习的精品自助学习平台。同时,建设师生课程资源交流共享平台,师生一起围绕课程主题寻找、丰富、共享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充分开发课程讨论区、作业管理、资源库功能。在平台发起课程相关讨论、研讨话题,作业设计、布置,学生练习,教师答疑、批改等全线无障碍网上交流。同时借助资源库,深化讨论成果,共享研讨资源。

  项目建设完成相对完整的集课程导航、课程教学内容、课程资源、课程互动于一体的网络互动平台。教师团队拥有教学资源交流互助空间,学生有学习资源共享创新平台,师生互动、答疑很好实现。

  (二)教学应用情况

  1.实现全校性公共课的有效辅助教学。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一门公共必修课,辐射普及4000多名学生,教师团队成员也近60人。4A网络平台很好实现了辅助教学作用,所有学生选修网络课程、所有教学班级纳入网络平台管理,有助于教学效果的提升和教学质量的把控。网络教学平台的同步建设,也体现了课程开放性、发展性、普及性的教学理念。基本教学内容(含大纲、教案、PPT等)通过平台权威发布,建有规范练习题库,所有考试题目从题库中随机抽取,课程作业统一提交平台批阅。

  2.实现第一、第二课堂无缝对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情商实践环节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心理健康主题调研、心理情景剧、团体辅导实践、心理健康讲座等,要实现4000多新生的信息同步和实践指导、质量把关,4A平台可以发挥很好作用。首先,可以作为学生公认和优选的信息发布、获取平台,所有讲座、活动信息上网公布,所有调研主题、成果,活动进展和总结上网共享。   同时,平台提供了学生课前复习、课后自助学习的资源共享平台,也是固定的心理健康学习、服务社区,是课程结束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触角的有效延伸和拓展。

  3.提升课程教学质量把控和教学反馈。以网络平台为抓手,全部教学资源和教学指导过程累积完整,可以方便查阅学生作业提交情况和教师批改情况,把控教学质量。所有学生主题调研报告的汇总上传也有助于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了解和针对性教育策略的制定。平台也可以作为师生互相反馈教学经验、教学评价,提高课程教学质量的有效沟通渠道,有助于良性教研氛围和创新教学实践的生成。网络互动辅助教学也符合90后学生学习接受习惯,良性师生互动促进教学相长优化循环。

  三、课程创新和特色

  (一)4A网络教学平台实现了个性化课程定制功能,有灵活的自测策略支持和强大的数据分析功能,对所有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全面监控,并能实现多模式的教学和智能化答疑,非常适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这种一门课程几十个教学班级的现状,有利于教学效果和质量的提升,也助于教学交流和质量把控。

  (二)课程在4A网络平台上进行教学活动以来,一年多的建设和使用,就已有近万名师生直接受益。网络资源共享模块初具规模,相关教学课件、资源已全部上网;课程专题讨论区初具人气,师生畅通交流心理健康话题;课外作业互动平台初现成效,全部学生作业上传,教师答疑均在网上实现。网络课程基本内容也已比较完善,练习系统已经形成,为学生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学习、交互、资源共享的网络学习环境。

  (三)以开展多元立体式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把理论教学、网络教学、心理案例分析教学、开放式和研讨式教学、实践教学、情商能力训练及综合考核方法相结合。确保学生从过去的倾听者、接受者、受抑者转变成为主动者、建构者、实践者;教师从过去的知识传授者、主导者、仲裁者转变成为协调者、引导者、合作者。

  (四)实施的新的教学模式将改变传统的以讲授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突出学生的自主性、参与性和学习内容的实用性,最终落实到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求。通过改变课程模式和课程结构、建立网络化的学习资源等手段,实现学生心理素质提高的最大变革。可以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作为学生交流场所,分享感悟、体会和经验等,网站真正被用起来,最后形成一种学习氛围,将知识、技能的传授提升到服务于文化的高度。

  依托4A网络平台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模式探索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学生智力差异研究及与英语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2-012-001 一、存在的问题 在多年的英语教学工作中,老师们碰到了一些难题。难题之最是学生的两极分化现象。刚开始学英语时,学生学...

    sansa2025人文社科
  • 上海市某高职校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学生职业素质认知差异测评

    学校职业素质教育在学生职业素质开发和提升过程中肩负着重要责任。教育部在进入本世纪初的《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指出:“学生应在具备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门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具有...

    sansa2025人文社科
  • 从《课程标准》看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的培养

    赵亚夫先生说:“历史教育是有关人性的教育――自由精神;它关乎国民性的改造――理性批判;它是有关人类文明及民族的演进认识――反省意识;它关乎国民社会态度的养成――社会行动。”历史学科作为人文学科的核心课程之一,充满着生动丰富的深远博大的人文资...

    sansa2025人文社科
  •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创造力是指人在某种动力的推动下,从事创新活动的能力。虽然创造力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一种能力,但并不是每个人的创造力都一样,其高低也与后天培养有关。现代社会是创新社会,社会的发展迫切需要创造性人才,所以学校教育应以培养创造性人才为目标,而语文学科...

    sansa2025人文社科
  • 音乐专业大学生如何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在新形势下,综合院校音乐专业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育人工程,它贯穿着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并渗透到教学、实践过程的各个方面,最终使学生所蕴含的创造潜能得以开发。 如何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这...

    sansa2025人文社科
  • 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学工作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3-0051-03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学工作的重要性分析 1.完善自我,加强德育教育和思想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

    sansa2025人文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