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社科 > 正文

关于教育转型阶段小学生德育评价的几点思考

sansa2025

  关于教育转型阶段小学生德育评价的几点思考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的小学教育向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德育评价作为小学评价体系的新兴事物,由于各个方面的原因还存在主观性过重等问题。所以,德育评价体系不但没有起到促进学生培养好的道德规范的作用,反而引起了部分学生或者家长的反感。并且也会对学生和家长起到误导的作用,所以本文就德育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简单的分析,旨在更好地发挥德育评价的作用。

  一、德育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

  1.评价主观性太强

  现阶段关于小学生德育评价方式比较单一,大多数都是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进行评语打分,但是由于教师本身有着很大的主观性,并且不可能对每一个学生都观察得很全面,所以在给学生做德育评价的时候往往会根据自己的主观想象,对于学习成绩好的学生会不由自主地给出高评价,但是我们需要意识到学习成绩差的学生不一定在德育方面表现得不好,而教师一个不客观的评价也会深深地误导学生和家长,对于家长的教育方向会有很大的影响,这将会对学生的人生造成很大的影响。并且还需要考虑到,由于教师的教学素质有着很大的地域差异性,所以没有固定的模式,这就造成了德育评价体系的客观性不够。

  2.评价主体过于单一

  大多数德育评价的主体都是老师,所以学生的“生死大权”都掌握在教师手里了。但是由于教师的教学水平有限和对学生的观察有可能不是很全面,且现在由于体系不是很完善,并没有完整的评价体系和评价标准,所以评价的主体就仅仅落在学生班主任的身上。但是,评价主体过于单一就会造成教师不能从多方面去评价一个学生。班主任不可能知道学生在家里,在学校外面的表现,所以就会造成评价的有效性,而这些都会造成评价的可信性。

  二、评价体系的改进对策

  1.丰富德育评价方式

  针对现阶段大部分评价方式都是教师主观评价,缺乏合理有效的评价体系问题,我们应该尽力丰富评价方式,尽力减少评价主体的主观性。所以首先对于德育评价体系,必须有完整的、合理的评价方式,要尽力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阶段以及不同的评价方式去衡量。学校首先要重视对于学生的德育评价,只有充分的重视,才能着力解决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要尽力从各个方面去考查一个学生,在不同时期都要进行评价,要注意和家长及时沟通,比如,以召开家长会等方式来了解学生在家里的表现情况,这样才会获得全面公平的评价结果。此外,教师在对学生评价时,尽量可以关心到每一位学生,可以采取课余时间找学生单独谈话等方式来传达教师的评价结果,这样不仅仅可以使学生能够更加准确领会老师的意思,也可以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怀。并且通过这种方式,教师也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学生在学习和生活当中遇到的问题,更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2.丰富德育评价内容

  要尽力摆脱仅仅限于教材考试成绩为评价内容的现状。虽然这样可以从一定程度上对学生有一个大概的认识,但是却有失德育评价的初衷,要尽力追求评价内容多元化,这样才能促进学生多元化的发展。当今社会处于一个社会价值多元化的阶段,所以我们的评价内容必须力求多元化才能跟上社会的脚步,不被社会所淘汰。这样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要鼓励学生培养团结协作、承担社会责任的能力,所以我们的评价内容也要包括这些内容。学校可以举办一些可以体现学生团结协作和承担责任的集体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对学生进行评价,更加全面地了解学生。

  3.力求评价主体多元化

  每个家庭最注重的就是孩子的教育问题。每位家长都很关注孩子在成长过程当中遇到的问题。作为家长对于孩子的性格和生活习惯也更加熟悉,所以家长对于孩子的评价也有很大的参考价值。此外我们也可以从学生的其他同学的角度去考察。人与人交往也是德育评价的重要内容,所以作为老师和家长,并不能随时关注到学生,但是同学之间是一直相处在一起,所以同学的评价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指标。再加上教师的评价指标,就组成了“三位一体”的评价主体。当然我们可以从这三个方面进行综合的评价。所以这就要求教师和学生、同学之间及时的沟通,这样才能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全面公正的评价,这样的评价体系也更有可信度。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需要认识到要想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全面人才,我们必须顺应改革潮流,抓好德育评价体系。在评价方式、评价内容、评价主体方面进行多方面的改革,积极吸取先进的评价体系。此外,教师或者家长在发现学生存在德育方面的问题时,要及时地与学生本人及时沟通,及时弥补,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我们的教育更有效地进行,也才能保证学生更加健康成长。

  关于教育转型阶段小学生德育评价的几点思考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学生智力差异研究及与英语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2-012-001 一、存在的问题 在多年的英语教学工作中,老师们碰到了一些难题。难题之最是学生的两极分化现象。刚开始学英语时,学生学...

    sansa2025人文社科
  • 上海市某高职校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学生职业素质认知差异测评

    学校职业素质教育在学生职业素质开发和提升过程中肩负着重要责任。教育部在进入本世纪初的《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指出:“学生应在具备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门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具有...

    sansa2025人文社科
  • 从《课程标准》看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的培养

    赵亚夫先生说:“历史教育是有关人性的教育――自由精神;它关乎国民性的改造――理性批判;它是有关人类文明及民族的演进认识――反省意识;它关乎国民社会态度的养成――社会行动。”历史学科作为人文学科的核心课程之一,充满着生动丰富的深远博大的人文资...

    sansa2025人文社科
  •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创造力是指人在某种动力的推动下,从事创新活动的能力。虽然创造力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一种能力,但并不是每个人的创造力都一样,其高低也与后天培养有关。现代社会是创新社会,社会的发展迫切需要创造性人才,所以学校教育应以培养创造性人才为目标,而语文学科...

    sansa2025人文社科
  • 音乐专业大学生如何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在新形势下,综合院校音乐专业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育人工程,它贯穿着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并渗透到教学、实践过程的各个方面,最终使学生所蕴含的创造潜能得以开发。 如何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这...

    sansa2025人文社科
  • 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学工作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3-0051-03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学工作的重要性分析 1.完善自我,加强德育教育和思想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

    sansa2025人文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