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社科 > 正文

中国高校来华留学生教育质量现状及发展建议

sansa2025

  中国高校来华留学生教育质量现状及发展建议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5)23-0038-02[ZW(N]

  [基金项目]本文系辽宁省“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立项课题“高等学校来华留学生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构建研究”(JG13DB128)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蒋晓杰(1978―),女,辽宁丹东人,硕士,沈阳理工大学国际教育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汉语国际教育,民俗学。

  一、中国高校来华留学生教育质量现状

  (一)生源数量飞速发展,但生源质量有待提高

  改革开放以来,来华留学生规模得到了飞速发展,但是来华留学生层次却相对较低。其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我国高校的教育水平与国际强校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我们的高校既缺少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优势学科,又缺少大师级的师资队伍,无法进入国际学术核心。二是一些高校不重视来华留学生教育,仅将其作为教育国际化的点缀或者是赚钱的工具,对来华留学生实行“宽进宽出”的特殊政策,其结果只能是在留学生的低层次培养上恶性循环,无法吸引高层次的留学生。

  (二)缺乏政府主导的长期而明确的国际教育发展战略

  目前中国各留学生接收单位依然各自为政,仅仅从自己的眼前利益出发,过于注重留学生教育带来的经济利益,片面强调争夺留学生教育市场,这往往导致恶性竞争,产生严重的内耗。国家教育部虽然强调要做大我国的留学生规模,争取在2020年成为亚洲最大的留学生目的国,但是却没有具体而明确的发展战略,对国内各留学生接收单位也没有有力的制约和合理的引导,这必将使我国的“教育出口”后劲儿不足,无法实现持续发展。在国家层面缺乏明确发展战略的环境下,国内相关的各项资源也很难得到整合利用,社会各部门之间的配合也很不顺畅,无法形成合力。

  (三)缺乏统一规范的教育教学质量标准,各自为政,无法保证教学质量

  中国目前尚没有统一规范的来华留学生教育教学质量标准,各高校基本上都是参照国内本科教育的教学质量标准自行拟定,不同的学校有不同的标准,宽严程度各不相同。如在入学标准上,除了获得政府奖学金和孔子学院奖学金的学生有统一的入学标准以外,其他学历生和非学历生的入学标准都是由接收学校自行决定的;来华留学生在学校学习的各项考核指标以及毕业标准也都是由各高校自行拟定的。这些做法就导致中国各高校培养的留学生质量良莠不齐,影响了来华留学生教育的整体质量。

  (四)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存在诸多问题,教师专业水平和国际化思维有待加强

  目前很多高校在课程设置和教学计划方面,主要以向学生提供课程为主,缺少调查学生需求这一重要环节;在教学评价上,注重学校和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而忽略了学生对学校和教师的评价;日常管理也以集中管理、方便操作为主,忽略学生的利益;在师资上,具有较强专业知识和英语教学能力的教师严重缺乏,没有能力像其他国家一样普遍开设国际化课程,而且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手段稍嫌落后,跨文化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能力不足,无法应对学生跨文化适应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五)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不完善监控不到位

  目前,我国政府对来华留学生教育质量的监控力度不强,缺少中介机构和新闻媒体的介入,评估标准还不完善,现有评估方式和结果不能客观、真实地反映来华留学生教育质量的现状。在一些国际教育发展比较完善的国家,政府会对留学生教育教学质量的监控与评价进行宏观控制,另外,中介、民间机构、社会舆论会在留学教育质量评估中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改善高校来华留学生教育质量的发展建议

  (一)进行课程改革,开设国际化课程,努力提高学校的学术水平和国际影响力

  高校应大力开发特色专业和优势学科,如中医、中国文艺、中国建筑、中国文学,或与中国特殊国情有关的经济、管理等专业,为这些专业配备高水平的师资力量,开设以英语授课的课程,以增强高校在国际教育市场上的竞争力;加快课程改革,建立与国际接轨的课程专业体系,开设国际化课程,使得来华留学生所学课程可以互相衔接;构建以创新和质量为导向的学术评价体系,鼓励教师潜心研究,提高中国高校的整体学术质量;创造条件举办或承办国际学术会议,选派专家、教授参加国际性学术交流,力争进入国际学术体系的前沿和核心,提高中国高校的国际影响力,吸引高层次的留学生来华就读。

  (二)制定政府主导的可整合各种项目和资源的长期而明确的国际教育发展战略

  国家应该明确指出国家利益所在,制定清晰的发展规划,使全社会能正确认识发展国际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各省市、学校、社会团体及政府各部门的积极性。政府应该引导相关单位和部门通力合作,积极利用自身资源保障来华留学生教育事业的健康、快速发展,把社会各界的力量整合起来形成合力,发展壮大我国的国际教育事业,使之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取得一席之地。

  (三)在全国范围内建立来华留学生教育教学质量标准,确保高校整体教育质量

  政府教育管理部门应该根据不同高校的规模、层次、学科专业等情况,制定全国范围内统一的、可操作的最低教育教学质量标准,各高校可在此标准基础上进行适度调整,但是原则是只能向上调整不能向下调整。评估机构要定期考察各高校的来华留学生教育在教育教学质量标准方面的达标情况,为政府优化资源配置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四)建立“以学生需求为导向”的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加强师资建设

  国家应建立“以学生需求为导向”的教育教学管理制度,根据学生的需求和爱好配置教育资源,重视学生对课程设置、教师教学和学校管理的评价,根据学生的评价及时调整教学管理政策;注重对留学生学习效果的考核,避免培养出来的学生良莠不齐;定期组织教师参加国内外专业培训,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和外语水平;建立国内高校与国际高校间的学术交流和互访机制,提升教师的国际化视野和科研的国际化水平,增强教师的跨文化意识,以适应新的留学生教育形势对教师提出的要求。

  (五)建立政府、社会和高校“三位一体”的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实现有效监控

  应建立由政府、社会和高校三者有机结合的“三位一体”的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其中政府的主要作用是政策制定和宏观调控,社会力量的主要作用是监控评估,两者紧密结合,构成外部保障体系;高校是内部保障体系,应该建立自我控制、自我保障的良性运行机制。“三位一体”的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可以实现有效监控,既有利于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和社会中介结构的监督、评估作用,也有利于督促高校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育质量。

  中国高校来华留学生教育质量现状及发展建议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学生智力差异研究及与英语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2-012-001 一、存在的问题 在多年的英语教学工作中,老师们碰到了一些难题。难题之最是学生的两极分化现象。刚开始学英语时,学生学...

    sansa2025人文社科
  • 上海市某高职校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学生职业素质认知差异测评

    学校职业素质教育在学生职业素质开发和提升过程中肩负着重要责任。教育部在进入本世纪初的《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指出:“学生应在具备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门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具有...

    sansa2025人文社科
  • 从《课程标准》看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的培养

    赵亚夫先生说:“历史教育是有关人性的教育――自由精神;它关乎国民性的改造――理性批判;它是有关人类文明及民族的演进认识――反省意识;它关乎国民社会态度的养成――社会行动。”历史学科作为人文学科的核心课程之一,充满着生动丰富的深远博大的人文资...

    sansa2025人文社科
  •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创造力是指人在某种动力的推动下,从事创新活动的能力。虽然创造力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一种能力,但并不是每个人的创造力都一样,其高低也与后天培养有关。现代社会是创新社会,社会的发展迫切需要创造性人才,所以学校教育应以培养创造性人才为目标,而语文学科...

    sansa2025人文社科
  • 音乐专业大学生如何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在新形势下,综合院校音乐专业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育人工程,它贯穿着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并渗透到教学、实践过程的各个方面,最终使学生所蕴含的创造潜能得以开发。 如何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这...

    sansa2025人文社科
  • 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学工作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3-0051-03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学工作的重要性分析 1.完善自我,加强德育教育和思想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

    sansa2025人文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