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社科 > 正文

基于“互联网+”的高职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路径

sansa2025

  基于“互联网+”的高职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路径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互联网+”是以互联网平台为基础,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与各行业的跨界融合,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并不断创造出新产品、新业务与新模式,构建连接一切的新生态。[1]网络是“互联网+”的主要载体。大学生思想活跃、敢于尝试,对新鲜事物的接受度较高,是互联网平台运用的主力军。高职院校学生,是大学生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一门手艺受用一辈子的时代一去不复返,职业转换周期变得越来越短,核心职业能力的高低对个人适应新的工作机会有重要影响,因此,具有创新技术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在社会发展中将越来越受欢迎。

  1 “互联网+”对高职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现实意义

  “互联网+”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为依据,为高职学生的创新能力发展带来巨大机遇,关注和鼓励高职学生利用互联网平台把自主创新能力运用到学习、生活和工作的各个领域。“互联网+”平台具有隐蔽性和开放性,同时可以不受时间、地点和空间的约束。高职学生在网络世界中可以做到打破常规,把互联网与各项传统领域深度融合。

  2 “互联网+”背景下高职学生创新能力的现状分析

  为了清楚了解当前高职学生的创新能力现状,本文对笔者所在的高职院校三个年级的学生进行了抽样问卷调查。本次调查一共发放210份问卷,实际收回问卷200份,其中有效问卷为193 份,占发放问卷的 92%。在有效问卷中男生为 44人,女生为149人。调查所得数据用SPSS13.0进行分析。

  2.1学生对创新能力的认知

  创新能力是指个体在现实的条件下或物质基础上,运用已有的知识和可以利用的材料,凭借相近或相关领域的前沿知识产生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价值或个人价值的思想、观点、方法和产品的能力。调查发现:85%的学生认为有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想法新颖叫创新;9.8%的学生认为发展自己的创新事业叫创新;1.6%的学生认为做前人未曾做过的事情才叫创新;3.6%的学生觉得开发某项新技术叫创新。由此可见,大部分学生对什么是创新能力有一个基本的认识。

  2.2学生创新的动力来源

  创新的动力是创新能力培养的灵魂,是支撑学生在创新过程中遇到困难挫折无所畏惧勇往直前的源泉。没有创新动力,创新无法持久。本研究调查了“在‘互联网+’时代下如果要你进行创新,你的动力来自?”这个问题,其中有50.8% 的学生是为了物质经济及荣誉奖励;34.2% 的学生是为了个人兴趣爱好和价值的体现,15%的学生是为了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在对学生进行创新动力来源年级的差异性分析后,我们发现,不同年级的学生对动力来源的认知存在较大差异。

  由图1可见,一年级的学生认为“兴趣爱好和价值体现”是创新的主要动力,二年级的学生认为“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创新的主要动力,三年级的学生认为“物质经济及荣誉奖励”是创新的主要动力。实际上学生个人的发展离不开学校和社会的培养。但是 由于方式方法问题,目前学生的动力选择并不理想,这需要更有效地开展创新教育

  2.3学生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

  调查显示,45.6%的学生认为在“互联网+”背景下,学生自身是创新能力落后的首要因素,26.9%的学生认为社会环境是影响创新能力落后的首要因素,27.5%的学生认为学校教育是影响创新能力落后的首要因素。在 “互联网+”时代下学生不愿意参与创新实践活动的原因中,有36.8%的学生认为是自身的思想意识,20.2% 的同学认为是经费困难,19.2% 的同学认为缺乏老师指导,16.6% 的同学认为占用课余时间。可见,在“互联网+”时代,高职学生认为影响创新能力最主要的是学生自身思想、技能和意识。

  2.4创新应该具备的能力

  根据调查,大部分高职学生认为,在“互联网+”时代,高职学生要创新,应具备的能力是独特的创新意识(53.9%)、互联网信息知识(16.1%)和良好的专业技能(16.1%)。另外,在“互联网+”时代下高职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中,多数高职学生认为是轻视创新思维的培养(40.9%)、轻视创新技能的培养(19.8%)和轻视课堂创新理论教学(17.6%)。并且,大部分高职学生认为在“互联网+”时代下改善高职学生创新能力最好的办法是培养创新意识(55.4%)和改善教育环境(31.8%)。综上可见,高职学生认为在“互联网+”时代下创新能力培养的关键是创新意识,其中教育环境的作用也十分重要。

  3 “互联网+”背景下培养高职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路径

  的十八大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是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应用人才。他们的技术能力和创新能力直接影响着企业行业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在“互联网+”背景下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高职院校学生需要从学生自身、高职院校、社会和学生团队几方面共同努力。

  3.1“互联网+”学生自我创新能力内化

  “互联网+”的产生给社会各行各业带来巨大冲击。尚处于塑造期的高职学生把握好机遇,能够极大提升自己的创新能力。人类的思维决定了人们的意识和行为,要让学生的自我创新能力内化。首先,学生要对创新有一个清楚认识,懂得不论人类发展还是社会进步都需要不断创新。其次,培养学生的坚强意志。鼓励学生敢于、勇于发现问题,转变传统思维和心理、不墨守成规、敢于亮剑、不害怕失败。鼓励学生学会独立思考问题,在创新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挫折要主动寻求原因,找到解决办法。再次,掌握熟练的互联网技能。在新媒体时代,信息咨讯飞速传播,各行各业都是自媒体使用者。学生熟练掌握APP软件、数据处理、网络贸易销售等技能,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活力。   3.2“互联网+”高职院校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W校是学生生活和学习的主要场所。学校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第一、学校要加强创新课程设置。在调查中发现,诸多高职院校对创新课程并不重视。创新课程只开设9周的选修课,且师资力量不专业。第二、培养创新教育的教师人才。学校可以在新教师入职时开展创新培训,提升新教师的创新能力,在一线思想政治辅导员中举办创新学习班,提升辅导员的创新素质。第三、举办各类“互联网+”学生活动和社会实践。比如:“互联网+”创新创业竞赛、“互联网+”高职学生专业技能竞赛、“互联网+”跳蚤旧货市场、“互联网+”知识竞赛等。在学习活动中引导学生的创新潜能。第四、构建良好的校园环境。学校在制度上、资金上给予学生一定的帮助和帮扶。同时营造自由宽松的校园文化环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3“互联网+”社会对高职学生创新能力提升的帮扶

  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氛围是 “互联网+”时代下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土壤。“互联网+”背景下社会对高职学生创新能力提升的帮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互联网+”时代,充分发挥网络媒体平台公众号的影响力和号召力,鼓励高职院校学生进行创新,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第二,企业行业要发挥中流砥柱的作用,对高职学生创新研究给予资金的支持或方法的引导,为高职学生提供实践场所和设备。第三,社会各行业以身作则,发挥创新能力,让高职学生领悟到创新的魅力,提高学生的创新内驱力。

  3.4“互联网+”学生创新能力团队

  众人拾柴火焰高。在“互联网+”时代,高职学生要积极组建创新团队,集合众人的力量一起,弥补各自的缺陷和不足。在团队中可以有明确的分工合作,比如分别负责技术、财务、资金、设备等。同时创建“互联网+”创新者社团、“互联网+”创新能力提升协会、“互联网+”创新创业小组等团队。抓住团队活动、社团比武,创新能力大赛等契机,走出去,引进来,提升学生创新技能和团队凝聚力。

  基于“互联网+”的高职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路径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学生智力差异研究及与英语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2-012-001 一、存在的问题 在多年的英语教学工作中,老师们碰到了一些难题。难题之最是学生的两极分化现象。刚开始学英语时,学生学...

    sansa2025人文社科
  • 上海市某高职校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学生职业素质认知差异测评

    学校职业素质教育在学生职业素质开发和提升过程中肩负着重要责任。教育部在进入本世纪初的《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指出:“学生应在具备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门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具有...

    sansa2025人文社科
  • 从《课程标准》看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的培养

    赵亚夫先生说:“历史教育是有关人性的教育――自由精神;它关乎国民性的改造――理性批判;它是有关人类文明及民族的演进认识――反省意识;它关乎国民社会态度的养成――社会行动。”历史学科作为人文学科的核心课程之一,充满着生动丰富的深远博大的人文资...

    sansa2025人文社科
  •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创造力是指人在某种动力的推动下,从事创新活动的能力。虽然创造力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一种能力,但并不是每个人的创造力都一样,其高低也与后天培养有关。现代社会是创新社会,社会的发展迫切需要创造性人才,所以学校教育应以培养创造性人才为目标,而语文学科...

    sansa2025人文社科
  • 音乐专业大学生如何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在新形势下,综合院校音乐专业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育人工程,它贯穿着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并渗透到教学、实践过程的各个方面,最终使学生所蕴含的创造潜能得以开发。 如何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这...

    sansa2025人文社科
  • 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学工作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3-0051-03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学工作的重要性分析 1.完善自我,加强德育教育和思想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

    sansa2025人文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