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教育师范 > 正文

试论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影响

sansa2025

  试论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影响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高校不断扩招,高职院校毕业生不断增加,学生就业问题日益凸显,大学生自身由于各种原因出现了对职业的模糊,对就业的迷茫,有的对职业存有误区与不正确认识,觉得职业规划没有用,自己走一步看一步,有的对就业心理承受为更好的帮助大学生顺利就业,2011年国务院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对高校加强高校毕业生教育管理工作指明方向,提出了相关要求。各高校根据自身特点和实际情况,纷纷响应文件精神,开设职业教育生涯规划课程,不断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和适应职业发展的规划。

  一、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心理健康教育

  1、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含义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针对大学生职业规划的测定,通过对其主观和客观的认识与理解,通过一定的爱好、兴趣、特征、个性等来不断加深对自我认识了解,从而对自己未来的道理进行设计、实施。

  2、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及心理特征及状况

  (1)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高职院校心理教课教育一般包括对大学生的正确自我认识和客观自我评价、能够很好控制自己的情绪,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人际关系,和谐的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等。

  (2)学生心理特征: ①焦虑心理。面对社会环境复杂多变的环境,一部分刚步入高校的学生从被动学习方式转为主动的学习方式,对学习的认识和改进学习的方式方法不明确,对加强改进自我学习的意识还清晰,出现了焦虑和紧张感,甚至是无所适从,没有目标和动力。 ②自卑心理。 由于高职院校学生未能考入正式的本科院校,从而感觉到自己比别人差,对自己的能力产生了波动,一部分高职院校学生来自偏远的山区和农村,自己的学费和生活费都是靠父母辛苦劳动赚的,而有的学生家庭条件比较富裕,炫耀性的高消费,使得这些贫困学生产生了自卑感。 ③迷茫心理。 由于高职院校大学生处于人生特殊时期,经历少,精力足,对一些事情的看法和处理有时候还不得当,存在着片面化和误区。在看待问题上,存在着富有幻想和理想化,阅历少,出现了对未来的迷茫和不安,从而产生了不平衡心理状态。 ④交往困惑。由于有的学生自身存在孤僻性格,不愿想和别人交往,不想把自己心声与别人表达,还有的学生以自我为中心,不愿意听别人的意见和看法,从而在交往和沟通上存在困惑和问题。

  二、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作用

  1、加强了适应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

  当前在高职院校学生当中,许多心理异常问题存在,比如胆怯、焦虑、逆反、功利、自私等问题,同时在大学生当中也出现了片面追求利益、追星族,攀比风气盛行,这些消极的心理状态必须要以合理的健康积极的心理教育加以改正,加强身体素质,加强认知、感知、情感、意志等多方面的素质,掌握好自己的心理状态,通过积极的心理锻炼,不断提高适应能力和满足感。

  2、实现了自我减压和自我挑战

  当前社会生活节奏快,人们面临的生活压力比较大,有些面对压力出现了躲避、逃脱,不愿意面对等复杂的心理情绪,有的出现了积极偏激的思维和行为,阻碍了人生观、价值观的正常发展,对正确的认识和适应职业发展具有不利影响,因此必须加强自我调节和必要的放松锻炼,通过一些心理健康调节法,比如:呼吸训练、视觉化训练、放松神经锻炼等来不断调节和适应性管理。

  3、强化了科学的职业生涯管理

  心理健康教育不断能够发挥个人专长和自我价值的实现,同时对不断加强心理承受、承担,不断突破自我,通过发展自己的爱好、兴趣,个性来助推发展。首先,强化了个人的理想志向。志向反映了个人的情趣、理想和人生价值观念,职业规划管理首先就是要突出理想志向。其次,强化了职业路径的选择。我想往哪条职业生涯路线发展?是在心理适应基础上来实现的职业路线思考,通过心理不断训练来做出科学的路径。最后,强化了职业规划的计划和实践措施。在确定职业路径之后,实践是一个重要环节,通过心理教育培训来实践工作、教育、训练等方面的措施来做具体的计划和明确的路径。

  三、以心理健康教育创新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1、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

  通过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来指导大学生增强职业发展能力。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职业观念和就业观念,不断提高学生了解和适应职业环境,提高在职业环境里的自我认识能力,职业探索能力,职业状况了解能力,把自己所学专长应用到职业管理当中,达到学以致用能力。

  2、开展心理咨询和测试,提高适应职业发展的能力

  在职业规划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问题,对一些问题的解决方法也会存在不解和困惑,这就需要专门的辅导教师进行专们指导,通过一些团体训练、交谈、专门软件辅导,及其应用网络技术等方式来解决存在的问题,提高适应职业发展的能力。同时对大学生开展合理的、科学的心理测试,来进行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了解的能力,从而实现自我管理的手段和目的。

  3、强化职业培养的锻炼,增强适应职业的信念和勇气

  职业培养的锻炼不仅对大学生适应职业能力提供很好基础,同时有提升适应职业的自信心,首先,高职院校要开展相关的模拟培训,通过专门的人员管理模拟培训,把大学生组织起来,利用好相关的信息技术,来创新职业模拟的技术方式,不断提高学生理解职业、发展职业的能力。其次,高职院校要通过勤工俭学方式来不断提升学生适应职业的管理。通过在大学生生活区、娱乐区来开展公益锻炼岗位,不断让学生感受适应职业的能力。最后,高职院校要加大实习基地和锻炼单位,来通过社会锻炼适应职业能力。

  4、夯实管理和服务能力,改进职业发展环境

  高职院校要不断完善大学生就业服务管理机制,提供服务意识,为大学生职业发展搭建平台,及时了解掌握学生就业动态,不断解决学生面临的就业困难,要通过专门指导教师来缓解在职业发展中的压力和负面情绪,营造好环境和氛围提高就业发展的技术和技巧,为学生在求职奠定良好基础。

  试论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影响

sansa2025

sansa2025

这个作者很神秘

猜你喜欢

  • 国际象棋对小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探讨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识码:A 国际象棋具有“智慧体操”的美称,属于当前最为流行的一种棋种。大部分的历史伟人都将国际象棋列入日常喜好中。国际象棋在各方面均具有良好的作用,对培养人的综合素养具有促进性的作用。国际象棋并不像...

    sansa2025教育师范
  • 浅议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职业规划及发展策略

    一、中职学前教育发展困境 最近几年来,我国的职业教育受到了党和国家的重视,职业教育迎来了发展的大好时机,中职学前教育专业也成为历届初中毕业女生的首选专业。目前,很多中职学校已经开设《职业生涯规划》的专业课程,为中职学生毕业之后的就...

    sansa2025教育师范
  • 高职学生学习动机影响因素及动机对策研究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高校的扩招,录取的分数线不断降低,从而导致高职生的生源质量不断下滑。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的学习态度不端正,主要表现为:上课睡觉,玩手机,迟到、旷课等,还有一些学生对学习没有任何兴趣,无论老师怎么引导,都无动于衷,...

    sansa2025教育师范
  • 高校辅导员学生工作的精细化管理模式构建

    高校辅导员最为重要的工作是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学生管理工作的优劣,将会直接影响和决定着今后能否培养出社会所需的优秀人才。在现今新时代的教育背景的变进之下,高校辅导员工作管理模式也随之出现了根本性的变化,体现了从管制化至引导化,从宽广化至精细化...

    sansa2025教育师范
  • 浅议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3-017-01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计算机技术已大范围呈现。社会的不断发展促使各行各业的计算机应用朝着更加方便、快捷的方向延伸,这就对计算机软、硬...

    sansa2025教育师范
  • 新时期我国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作者简介]周静(1980- ),女,贵州遵义人,南京工业大学校长办公室,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高校党建。(江苏 南京 211816)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

    sansa2025教育师范